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這是老管公眾號的第215篇原創文章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時隔近150年,中國股市恢復“註冊制”



如果不從上市公司的角度考慮投資,股市的一切都是無道理的。這句話來自經典的“杜布贊斯基模板”,讓我們先想清楚一個東西是為誰存在的,後面才能明白“誰應該得利”。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最早的股市都是“註冊制”


清穆宗毅皇帝同治十一年(1872年我國第一張股票發行,比我國的第一套郵票還早6年。(要不是因為這事,載淳那小子就是清朝十二個皇帝裡最廢物的一個。)


1872年12月,“疆臣領袖”直隸總督李鴻章奏呈清廷批准“設局招商”,試辦中國現代輪運業,以求實現“自強求富、振興工商、堵塞漏卮、挽回利權”。


於是,中國近代第一家民族工商企業——輪船招商局(即上海招商局前身),在上海應運而生。


輪船招商局在初期的資本籌集方面,率先啟用了一種新型的工商企業組織形式,即股份制企業組織形式。輪船招商局

向民間發行股票,招股集資,股票以等額劃分,可以買賣轉讓。


你猜定時的“證券交易所”是什麼地方?當然是有錢、有閒人的聚集地“茶樓”啦。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這些最早的“股價”也隨著企業經營狀況的不斷髮展而扶搖直上,例如“輪船招商局股票”十年間,股價由掛牌時的

每股不到白銀100兩升至260兩以上的高位。


接近20%的年回報率就算放在如今,足以讓人眼紅了。普通人還別眼紅,當時一個縣太爺(正七品)公開收入是:年薪45兩銀子,兩年不吃不喝都買不了“打新”時的一股。


日月輪轉到了1921年(民國10年),當時在北平和上海都成立了股票交易所。尤其是1920年7月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僅半年間,就盈利20萬元。


到1921年9月,上海有交易所70家,其後開交易所更是像如今開淘寶店一樣容易,11月份上海就新增38家。當時人描述說,“報紙廣告欄中,幾日間有一交易所出現,十日間必有一信託公司發生。”


其他國內各大商埠,如北平、天津、漢口,也紛紛步上海之後塵。當時在交易所,布、麻、火柴、麻袋、煙、酒、沙土、水泥,什麼都可以交易,市場一片興旺。


人們習慣上把這些清朝、民國時期的股票稱為“老股票”。當時都是直接複製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玩法:都是註冊制。


股市存在的原因是“企業融資”。股市從來都不是為小散、小白準備的提款機。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1.5個世紀之後,註冊制迴歸創業板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4年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決定自2016年3月1日施行,期限為兩年。


2018年2月 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股票發行註冊制授權決定期限延長決定。


2020年4月27日備受市場期待的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方案正式“出爐”。


說是“迴歸”啊,是有點標題黨。清朝那時候之所以沒有“審批制”,主要是因為:沒有監管機構。誰監管呢?吏部?戶部?御史臺?好在當時交易量很小,都是紳商巨賈虧就虧了吧。


上世紀九十年代,現代股市開放交易進場的都是老百姓,只有嚴格監管才能保證“相關知識、技術不強的散戶利益”。


又30過去了,過去說30年就是:一代人。能學會的都學會了,還學不會的就沒辦法了。市場不等人,國家也不可能為了“鐵桿韭菜”而定規則。


這就是:成長。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股票註冊制,給中國“馬斯克”一條出路


咱們再科普一點點“什麼是註冊制”。高大上的解釋看百度,老管負責最簡單的解釋。


眼睛一眨“互聯網時代跨界打劫”來了,子曰: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結賬。像肯德基事實上是“房地產企業”這個概念人們也開始理解了。


本節標題:給中國“馬斯克”一條出路,其實就是國家開始扶植“偉大的創新者”。


這年頭誰還敢說:中國人不如美國人聰明?也不怕被打死。像馬斯克這種人很難講會不會開啟人類科技下一次飛躍。他的特斯拉公司每年穩步虧損8-10億美元,

股票不到十年翻了將近20倍。


說明投資人放棄了對眼前盈利的關注,而是看到了這家公司或者說馬斯克本人在:火箭公司SpaceX、火星計劃、星鏈計劃、超級高鐵等投資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前景。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誰敢說中國沒有可以改變世界的人?如果只讓這些人“單打獨鬥”,他們就會淪

落成“民科”而被人恥笑。


如果開個公司,又不能馬上盈利怎麼融資搞研究?馬斯克前段時間那個火箭公司實驗“逃生艙”時,炸一個火箭那就是損失5000萬美元。誰能保證一次成功?沒有融資,誰掏得起這筆錢?


所以,在中國“製造業全產業鏈”搭建完成,技術研發不輸任何國家的今天,給中國“馬斯克”一條出路,不得不說國家在這個問題上: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股市對散戶剛加不友好了


說了一堆“註冊制”的好話,該吐槽一下了。


新政策一大堆到處都可以找到這裡就不羅列了,捫心自問老政策實行了幾十年了,有幾個散戶說得清楚。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對於股民來說最吸引眼球的是這一條政策:增加新股不設漲跌幅天數,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優化盤中臨時停牌機制,設置30%、60%兩檔停牌指標,各停牌10分鐘。放寬創業板股票漲跌幅至20%。創業板股票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比例放寬為20%。


對於熱衷於“打新股”的散戶來說“不設漲停”簡直就是興奮劑,順便忽略了“不設跌停”這句。同時又忘了“風險與收益共存”這一點。


這還是“對散戶不友好”的第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雖然放寬了“上市條件”,但並不是阿貓阿狗都來IPO。對於上市公司也是有要求的,具體分為:一般企業、紅籌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三種。


國家的意思本來就是:增加上市公司數量。問題是隨著新上市公司數量激增,對於散戶來說新政策扶植的企業,加上傳統老上市公司,選股時更加眼花繚亂。


這是新政策的另一個目的:去散戶化。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去散戶化

股市註冊制只是開始,去散戶化才是目的

△美國股市“去散戶化”進程

中國股市交易量算不得世界第一,但是散戶量絕對世界第一。國際慣例都是散戶把錢交給專業機構,由機構進行投資。


專業的東西交給專業的人肯定沒錯,但就像郭德綱說的:都知道唱京劇的需要學好多年,為什麼都覺得說相聲簡單呢?


套用這句話:都知道“基金經理”需要高學歷和豐富的經驗,為什麼散戶進場時,都覺得自己比受過系統訓練的交易員更專業呢?


而且小散戶們入市的目的不是“投資”而是“投機”,這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是不希望看到的。


一方面增加上市公司數量提振市場活力,另一方面增加散戶自操作的難度。兩手下來,才是真的對風險偏好低的股民,以及需要長期流動性的企業都負責任。


將“散戶市”改造為“機構市”

,有利於極大地提升市場的包容性、定價力及抗風險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市場效率和有效性,有利於促進A股市場健康、穩健、快速發展。


那麼散戶以後怎麼做呢?做好就是“不做”,將資金交給有資金優勢、有信息優勢、有專業優勢的機構,讓機構與機構進行對等博弈才是理智之選。


說到這裡肯定有朋友要用“原油寶”的事情懟一下。澄清一下,原油寶是機構操作嗎?不是吧,還是各位散戶自己下單。


這裡所說的“機構操作”就像現在的“理財產品”,最多普通投資人最多說個方向,比如:我要做原油和黃金,不要做外匯。剩下的交給機構操作。


最終使得:有希望有前途的企業得到應有的流動性。


最後一句話總結:現在開始散戶賺錢越來越難,對機構的監管越來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