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有什麼用——如何利用心理學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心理學有什麼用——如何利用心理學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說很多“別人家的故事”,從別人家的孩子每天自覺完成作業到別人家的孩子每天能背誦50個英文單詞……於是放下手頭根本看不進去的書或者做不完的題唉聲嘆氣。

等稍微長大一些,別人家的故事內容又變成工作三年有車有房之類的目標,看著手頭的30天學會做PPT等職場必備手冊又覺得自己成為“職場達人”的那天遙遙無期。

有時候我們會想,我也想變成別人那樣……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明天我一定要好好努力!認真做事情,認真學習!

結局就是明天又是第二天的重複,就這樣一天一天日子過去了,不少人在明天一定要做什麼的誓言中蹉跎終生。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因為我們的智商、能力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心理學有什麼用——如何利用心理學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當然不是!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S.Dweck)提出一個概念,認為一些人相信智力、性格是不能改變的,傾向於從自己的智商、性格角度看待任務的挑戰;另一些人則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前者德韋克稱之為僵固型心智;後者德韋克稱之為成長型心智

僵固型心智的人往往炫耀自己的智力與既定成果,因為這類人認為“這是不可改變的註定結果,原因在於自身生來註定成就這些事情”。這種自尊與自信如果不遭遇挫折反倒是比較好的,但如果出現挫折,那麼對於僵固型心智的人來說往往意味著”不可避免的、註定的失敗。“

在充滿偶然與挑戰的現實生活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經歷挫折,在心智暗示之下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將會認定自己的失敗是”必然與註定的,甚至都不嘗試反抗或者解決問題。完全的屈服於他們心中的命運“。

與此相反,成長型心智的人則更加靈活,也更勇於嘗試,因為從他們的認知來看,挫折與困難並不意味完全失去機會,甚至反而幫助他們發現了自己的弱點和短處。

這次失敗不代表什麼,重整旗鼓之後終究會取得成功。

當然,這話可不是我信口開河,而是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命運實踐得到的結果。

因為自己解決了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我比別人聰明

因為別人輕鬆的解決了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別人比我聰明

這種思維方式是相當有害的,不但扼殺了自身成長的可能,而且將自身的能力等同於”天生的智商“之上,相當於掐滅了學習的積極性。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據傳還有後面一句說:"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可是真的嗎?愛迪生作為一名以勤奮著稱的大發明家,難道真的是一名“僵固型心智”的人嗎?

相反,愛迪生這句話沒有確切的出處,反而可能是國內教育者狗尾續貂的傑作

心理學有什麼用——如何利用心理學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但正是這樣的狗尾續貂,給了多少人不努力的藉口?

實際上從那位“高智商”知乎回答來看,我倒是真的覺得他缺乏的不是智商這種迄今為止尚未出現統一可信的測量方案的玄學數據,而是方法論與練習。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

且不論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的一萬小時定律,單單從結題來說就有針對不同的題目思路解析的方法論。

舉個例子,很多大學教授尚且被小學數學奧賽題難倒,反而是經過奧賽班培訓的小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解答出題目。

我們知道,人類的大腦在小學階段(7~12歲)尚未發育完成,難道說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在尚未完全發育的情況下就比過大學教授了嗎?

當然不是,大學教授的智商或者說解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面對的問題也更復雜、更抽象,對數學的學習與研究時間也更長。

唯一限制大學教授做出小學數學奧賽題的原因就是——對於奧賽題的思路不夠了解!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已經很明白心智帶給我們的影響,如果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不光需要努力,也需要甩開心裡的包袱。

畢竟,這個世界已經夠難了,別用無所謂的事情給自己添加心裡壓力啦~!

#情感寫作小能手##生活中的心理學##實用心理學##今日頭條情感寫作小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