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深處的“博物君”

中國氣象報記者 盧健 牛彥元 唐宇琨 通訊員 宋文超

8月30日下午,“綠鏡頭·發現中國”走進陝西活動來到了商洛市洛南縣一處核桃種植園。在向目標地行進的山路上,商洛市氣象局高工趙世髮指著旁邊山坡上的一株一人多高的小樹,為記者科普:“知道這種植物嗎?這就是野生杜仲,秦嶺山區的特產,樹皮入藥,好處很多,能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秦嶺深處的“博物君”

天竺山山頂遠眺。

在商洛市氣象局裡,趙世發憑著學識和經驗,認真做著精準的天氣預報。而如果回到了這片連綿千里的秦嶺森林中,從小上山採藥的他又重新拾起了對這個植物世界的親密與熱愛。

秦嶺,是我國南北地理氣候的分界線,也是我國南北動植物的交匯帶。陝西關中平原海拔在500米左右,而秦嶺主樑高度則超過了3000米。2000多米的相對高差,使秦嶺具備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形成了複雜多樣的動植物生存環境,被稱為我國中部的物種基因庫。據統計,秦嶺地區有高等植物3100餘種,脊椎動物560種,低等動植物和菌類數量也非常可觀。

與趙世發類似,許多從小在秦嶺的山林間奔跑著長大的人,因這裡異常複雜豐富的植物類型,都具備了一種“博物”能力——辨識植物。在這眾多的“博物君”裡,楊義俊和楊靜也是其中一員。

秦嶺深處的“博物君”

天竺山上的蜈蚣草。

9月1日下,“綠鏡頭·發現中國”來到了位於商洛市山陽縣的天竺山。從小在附近村子長大的楊義俊和楊靜,作為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也參與了這次採訪。

天竺山地處秦嶺南坡,山勢高大陡峭,最高海拔2074米,是山陽縣境內最高峰,有1000米左右的相對高差。“山上和山下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天氣,山下只是陰天,山上可能就在下雨。”楊義俊說。

天竺山1000米的高度差,使土壤具有明顯的垂直分佈規律,海拔1400米以下為黃棕壤,海拔1400米到2000米之間為棕色森林土和碳酸鹽棕色森林土。與之對應地,天竺山的植被按海拔由高到低分別是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及落葉闊葉林,同樣呈明顯的垂直分佈。

秦嶺深處的“博物君”

天竺山上的獐牙菜。

在這裡,同樣的一座山上,同是松樹,因為氣候、土壤的垂直變化大,松樹的具體種類也會不同。“比如,在山頂附近的樹形高大,枝展較寬的是華山松,而在山腰及以下則多見樹形低矮的油松。”楊義俊信手拈來。

而楊靜的技能則更多的是分辨“微觀”的野生植物種類。比如,在向主峰攀爬的小路上,楊靜發現了一株長杆有黃色密集花序的植物,辨認出這是一株“汗蓮”。“汗蓮”系菊科草本植物,屬華蟹甲,是我國特有屬,共有4種,主要分佈在我國西部地區的甘肅、寧夏、青海、陝西、四川等省。該屬部分植物在民間可作為傳統中藥,具有祛風鎮靜、清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風溼疼痛、頭痛眩暈、胸腔脹滿、咳嗽痰多、偏癱等疑難雜症。

秦嶺深處的“博物君”

天竺山上的野棉花。

“這有幾棵野棉花!”在幾株白色花瓣、金黃花蕊的植物前,楊靜提醒。這是毛茛科的一種植物,每年7月至10月開花。該種根狀莖供藥用,治跌打損傷、風溼關節痛、腸炎等症。

一路上,在楊靜的講述下,鋸齒狀葉片的伏地植物對上了“蜈蚣草”的名字,主幹纖細、葉片橢圓狀卵形的植物對上了“高山紫杜鵑”的名字,記者還知道了“鐵橿樹“(刺葉櫟)、獐牙菜、莢蒾……

“山上有200多種珍稀植物呢。”楊靜語氣中有一絲自豪,她指著對面的一片石壁山崖,“這裡本來屬於喀斯特地貌,極難存住水,附近許多山上的植被都是後來飛播造林,以保持水土。但經過幾千年的自然演變,竟也有了這座覆蓋2058公頃原始森林的天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