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張騫,我們什麼時候會吃上這麼多的好吃的!


黃瓜又名胡瓜、王瓜,

原產地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熱帶雨林。

全球栽培面積僅次於番茄、甘藍和洋蔥,名列第四,我國約佔全球栽培面積的三分之一。

英國植物學家Hooker首次在喜馬拉雅山麓不丹至錫金地區發現了一種野生黃瓜類型,因其與栽培種雜交親和力很高,故確認它為黃瓜的原生種。

黃瓜在印度已有3000年的栽培歷史。

在史前亞利安族的遷徙和入侵印度後,黃瓜得以在埃及傳播。

古埃及在公元前1750年已有栽培記錄,後傳播到古羅馬和希臘。

公元1世紀傳入小亞細亞和北非。

9世紀傳入法國和俄羅斯。

漢朝時期的張騫將黃瓜從中亞地區引進中原。

當時的人們把外國人統稱為“胡人”,黃瓜稱為“胡瓜”。

後趙王朝(公元319年)的建立者石勒,是五胡之一的羯族人。他對自己國家的人稱呼羯族人為胡人大為惱火。制定了一條法令:無論說話寫文章,一律嚴禁出現“胡”字,違者問斬。

有一天,石勒在單于庭召見地方官員,在和官員吃中午飯的時候,石勒指著一盤胡瓜問其中一位叫樊坦的官員,這盤胡瓜叫什麼名,樊坦看出這是石勒故意在考問他,回答說:“紫案佳餚,銀盃綠茶,金樽甘露,玉盤黃瓜。”石勒聽後很滿意。

自此,胡瓜才更名為黃瓜。

後趙國滅亡之後,人們又恢復了胡瓜的叫法。

隋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九月,隋煬帝把胡瓜改為為白露黃瓜。

因為楊廣的生母獨孤皇后是鮮卑化匈奴人,楊廣對“胡”字很忌諱。


唐朝時,黃瓜並沒有大量栽種。

在皇家內園裡,用溫泉水加溫在溫室種植的黃瓜,用來供應宮廷的貢品。

宋朝時期,黃瓜開始在民間逐漸普及。

南宋詩人陸游是一個“黃瓜控”,超級喜歡吃黃瓜,自然為黃瓜寫了好多詩。

在清朝的時候,黃瓜還是很貴的。

曾經有一根黃瓜賣過五十兩銀子。

乾隆皇帝還專門寫過一首關於黃瓜的詩: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