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活中的質變引發量變

論生活中的質變引發量變

今天開始讀一本書《想象力革命》,突然有個點啟發了我,從不合理的角度方式看問題。

而我的思維模式到現在都沒有逃離小時候的桎梏框架,這是非常可怕的東西。讀書真真改變命運,改變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拿小時候做數學題來說,我覺得做的多,錯的多,見得多,就能成績進步很快,因為見過的題型多了,當然小時候我真的很喜歡數學數學成績也非常不錯,當得到了好的結果,我的思維行為模式就陷進來了,繼續做題,到初中高中根本做不完,沒有意識到的是,重複的做同樣的題本身也是在消耗時間精力,雖然解題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如果我會舉一反三,根本就不會沉浸於題海戰術。

而到我現在發現在跳舞方面拍視頻也是的,一開始追求的是數量,拍了二三百個小視頻,但是能看的著實不多,很多的都很敷衍,我重新看都會覺得那時的自己怎麼會拍這樣的視頻完全沒有準備好,到現在就慢慢開始了希望視頻能做的好跳的好,幾年後再看也不會膩,但是現在還是不夠好。就連跳舞本身也是,很多時候就是覺得時間夠多了,不會去沉浸思考如何進步,而簡單的拿時間砸,應該也有很多人一樣,在某些事情上的時間早就超過了一萬個小時吧,但是沒有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還是很普通,很多老師說的練得多自然就會了,但是還有一個老師告訴我要思考,原來我真的是差在了這一點上,除了要上課多練習還要動腦,而我是太依戀上課了。

現在想來我現在和電視劇里人人喊打的總是不停拍爛劇的明星業務能力不強的人是一個樣啊,完全不知道在哪方面應該去精進。而人們總說應該努力提升演技,找一個好劇本,拍一個好作品,把好的作品帶給大家,這才是真正的思維模式啊。

還有除了這個還有我本職工作,我又陷入了這樣一個思維怪圈,依然想的還是大數法則,顧客拒絕我,但是我接觸的顧客夠多,我的業績一定能上去,那我的話術就沒有更加改進,對每一個客戶都是同樣的套路,而如果我在豐富我的話術,在學習領域更加沉浸一點,效果一定會更好,公司裡的top他們都有這樣一段成長曆程,我瞭解的剛開始頭一個月他們每天都第一個來公司聽話術,聽了一兩個月,找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後來他們的業績就再也沒有掉下來過,而我呢剛開始也是有天賦和運氣的,但是後來我太懶了,明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但是不思悔改,又不想去改進,之前就話術完完全全抄了同事的,而這一套對我來說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後來活動更改,話術明明應該更新,我應該每天早點去學的,但我沒有,我發現做銷售的話,工資真的是驗收你這個月是否進步的一個很良性的東西,我發現業績好的時候我整個人有一種拼勁,想努力學,有開單慾望,其他的方面也做的多一點,但是不好的時候,我那個月都是很散漫的狀態,每天能多玩一下就多玩一下,其他想做的事情約等於無。

明明是同樣的時間,人家付出的也沒比你多多少,甚至反而人家更輕鬆,這都是最開始的策略就出錯了。但是我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

還有就連寫作我定的都是要寫多少多少字,其實這麼定是好的,但是要定的更是這些字應當是完完全全有效的有益的有產出的,所以我做事情陷入了一種思維怪圈。

11月份讀了李笑來的《和時間當朋友》,裡面也舉了幾個事例,同樣是學英語,那些學的好的方法都各不一樣,有老式的,新式的,大聲朗讀的,苦背英語單詞的,但是殊途同歸,最後都把英語學好了,他的核心觀點是重在積累。你在這個投入的時間長,付出的多,就有收穫,所以沒有更壞更好的方法,那我這種題海戰術也不應該錯才是啊。可是我卻是感覺到了瓶頸。

就連讀書都是,從10月底到現在,應該過去三個月了,我也讀了幾十本書了,又是這個所謂的數量模式,有些書我不記得名了,《刻意學習》裡說的一萬個小時理論是學習區的一萬個小時理論,而不是舒適區的,所以我每天跟上一天沒有重複的套路都屬於在自己的舒適區,它就不歸屬於這一萬個小時內,所以這是我慢慢了解的內容。有些書要精讀的還是要精讀,至少我比之前進步的是,曾經從來一本書不肯翻第二遍,但是現在看來翻看第二遍是有新東西存在的,但是閱讀速度卻比第一遍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所以拍了很爛很爛的視頻並不是說不好,要看和誰比,和每一支讀製作精良回味無窮的視頻是不能比,但是和那個想象很美好卻無法跨出第一步的人是有了相當多的進步的。

而以後的專注點是要把它拍好。把每一件事情做的符合預期之上,否則每一件事情敷衍著,你成為的就是一個敷衍的你。

曾經說思考先於行動,謀定而後動,現在說唯有先行再思,再指導行動。

人是由行動實實在在的組成的沙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