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不需要解鎖睡眠,大人需要解鎖育兒知識

今天在尹建莉的微博上看到一個母親參加付費的嬰兒睡眠訓練營進行孩子的睡眠訓練時導致3個月大嬰兒窒息死亡的事情,整個過程媽媽都只是通過監控視頻去觀察孩子,即使孩子哭聲有了變化還只是拍了視頻詢問指導老師是否需要干預,最後的結果是等她2個小時後去給孩子餵奶時發現孩子已經窒息死亡。我不清楚3個月寶寶在窒息時是否有過心裡呼喚媽媽救命的意識,我只想說,不是每個母親都有資格做媽媽,因為她沒有持證上崗,上崗後還不學習新的崗位必備知識,生活中缺少常識,也是一個可怕的媽媽。

嬰兒不需要解鎖睡眠,大人需要解鎖育兒知識

這篇文章我寫了三天,從最初的痛心憤怒到後面的方法指引,我只想讓類似的事情少發生些。

關注自己的內心,在走捷徑之前問問自己是否安心?

在育兒這塊,我看到太多父母推崇歐美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對小孩子進行物質和情感上的“延遲滿足”。深層次想想很正常,因為這些方法立竿見影,可以讓父母更輕鬆,但是我們養育孩子真的只需要照顧自己的心情和便利嗎?難道不需要同時照顧到孩子和我們共同的感受嗎?當孩子孤身一人來到我們身邊時,就像一個客人,我們最開始是否需要更多的關注他的感受,他的需求呢?時間久了,是否能找到一個平衡的方法共存呢?我自己在生完老大後,也是新手,但是內心的愛和對那個軟軟的生活無法自理的嬰兒的同理心,讓我即使娃成了睡渣我也選擇了抱著他睡覺,最困的時候曾經用揹帶把兒子固定在肚皮上睡覺,假設時光能倒流,我希望可以睡得更久。任何捷徑沒有嘗試過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幾萬年人類的進化不是靠一個兩個捷徑完成的。

關於嬰兒睡覺的問題,可能在我過來人覺得挺簡單,但是很多新手媽媽卻並不知道,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普及一下。先普通一個基本概念:嬰兒猝死綜合徵(簡稱SIDS),也稱搖籃死亡,常發生在嬰兒2周~1歲之間。幾乎所有嬰兒猝死綜合徵的死亡都發生在嬰兒睡眠中。所以通過這個百科我們能知道嬰兒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關於嬰兒應該仰臥睡覺這條常識也是從前無數條鮮活的小生命換來的,在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根據澳洲,歐洲的流行病學報告,第一次推薦嬰兒一歲之前不要俯臥,就是這一推薦讓嬰兒在未來10年的猝死綜合徵下降了53%。俯臥為什麼會發生更多的猝死徵呢,這個跟四個月前嬰兒無法翻身決定的,胃管倒流或者旁邊誤吸入東西都容易導致寶寶窒息,而大人無法時刻關注一個睡覺的寶寶,窒息通常幾分鐘之內就無法挽回。

嬰兒睡眠的規律

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幾乎每次的睡眠都要經歷大約20分鐘的淺睡眠過渡到40分鐘的深睡眠,再進入20分鐘的淺睡眠再過渡到40分鐘的深睡眠,如此循環。其實正是因為至關重要的淺睡眠,是對嬰兒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容易在寶寶吐奶,反胃,或者有窒息物的時候醒過來做些本能的反抗。這種保護機制大大降低了嬰兒猝死概率。由於嬰兒會經歷許多個大腦飛速發育的階段,尤其是當寶寶新技能 get 時,我們會發現寶寶經常忽然從夢中“醒”來去大笑去翻滾去手舞足蹈,其實此時他並沒有真的醒來,而是處於淺睡眠狀態,同時還在經歷大腦的快速發育,因此也有一句俗話說“淺睡眠長腦深睡眠長肉”。

嬰兒不需要解鎖睡眠,大人需要解鎖育兒知識

如何正確的訓練嬰兒的睡眠呢?

一般來說,6個月以後,寶寶的睡眠會逐漸減少,白天玩耍的時間變多,甚至有些寶寶可以不吃夜奶了,當然這個因人而異,我家大寶半歲的時候每天晚上還基本要吃一到兩次夜奶,但是妹妹基本上半歲左右就可以不吃夜奶了,所以不強求。即使寶寶吃夜奶的時候,也不用糾結和慌張,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可以使用一個小夜燈,吃完夜奶喂完水輕輕再拍拍也很容易哄睡。這個時間段千萬不能因為休產假不用上班而不給寶寶建立白天黑夜的睡覺機制,白天可以在睡覺與睡覺之間更多的跟寶寶互動,唱歌說話玩玩具等方式吸引寶寶進行白天必要的小運動去消耗寶寶的精力,這樣就更容易收穫一枚晚上更好睡的天使寶寶。

嬰兒不需要解鎖睡眠,大人需要解鎖育兒知識

而我們很多新手媽媽因為不懂嬰兒的睡眠機制,一味的認為寶寶怎麼不像成人一樣兩三個小時睡醒吃一次奶就行而導致過度焦慮。有時候換種心態,好好珍惜觀察寶寶的睡眠還會有新發現多多珍惜跟孩子共處的美好生活,不要做一個寶寶睡覺玩手機,寶寶醒了想睡覺的媽媽。因為寶寶的到來不是他能選擇的,而是我們大人的選擇,既然選擇了讓他們到來,就好好的分辨吸收更多的升級攻略,而不是強行走捷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