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引言

楚漢相爭是許多歷史愛好者非常熟悉的一段歷史,漢勝楚敗的原因也是讓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其實,歷史的當事人對這個問題也早已給出了他們自己的答案,項羽在垓下突圍戰中曾對自己的部下說"天亡我,非戰之罪也",認為自己失敗的原因是上天要讓自己失敗,而不是自己有何過錯。劉邦則認為自己能夠獲勝的原因則是自己善於使用人才,他有一句名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項羽之所以失敗,在劉邦看來是他不會使用人才。兩相對比,劉邦的見解似乎比項羽要高出許多,然而有句話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們的見解是否完全解釋清楚漢勝楚敗的原因?如果沒有,那麼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本文便來詳細講述這個問題。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十大罪狀?

楚漢相爭的根本原因,是劉邦和項羽要爭奪天下最高統治權,但是在名義上不能說的如此露骨,必須講究所謂的"師出有名",劉邦集團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到位。劉邦起兵反抗項羽,最初的理由是恢復"懷王之約",也就是劉邦要恢復其對關中故秦領土的統治權,所以他從漢中起兵"還定三秦",然而攻佔關中之後,劉邦集團的意圖則是繼續東出,與項羽爭奪天下的統治權,這就已經突破了"懷王之約"的範圍,劉邦集團此時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或者說改變他們的政治口號,從而將他們的行動"合法化"。於是,在漢四年劉邦與項羽於廣武一帶對峙時,劉邦曾歷數項羽的十大罪狀,此可以視為劉邦集團"討伐"項羽集團的正式政治口號。那麼,劉邦細數的項羽這些罪狀是否是導致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呢?我們不妨逐條分析一下。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十大罪狀的原文如下:

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彊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

劉邦認為項羽的第一條罪是違背懷王之約,分封劉邦於蜀漢之地。項羽對待劉邦,的確是有負約之名,但從名義上來看,蜀漢亦屬於故秦領土,項羽對懷王之約並未完全顛覆,只是做了一些改變,將原本應由劉邦獨佔故秦領土的約定改為將故秦領土割裂為漢、雍、塞、翟四國。項羽這麼做的原因是出於對劉邦的忌憚,對劉邦而言這是罪,但是對旁人而言,這不過是雙方鬥爭的一個手段,其實遠遠稱不上"罪"的程度。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第二條罪是說項羽私自殺害了卿子冠軍宋義,並自尊為諸侯之長。項羽殺害宋義的原因是由於宋義遲遲不進兵救援趙國,同時項羽亦不滿懷王對其權力的壓制。如果從懷王的角度來看,項羽擅自殺掉自己任命的最高軍事統帥,這的確是一種不忠之舉,但是在當時人尤其是楚軍眼中,項羽此舉是贏得了眾人的支持的,所以如果硬要說這是"罪"的話,似乎也不太在理。

第三條罪是指責項羽私自入關。因為按照懷王的安排,項羽的任務是北上救趙,劉邦的任務是西入滅秦,項羽完成了救趙的任務後就應該回去向懷王覆命,但項羽卻帶領諸侯一同西入秦關,這是不把懷王放在眼裡,是不忠之舉。和上一條一樣,如果站在懷王的角度來看,項羽的行為的確是"罪",但就當時的局勢而言,項羽大破秦軍,此時正是滅秦的絕佳時期,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項羽為何不可趁勢入關滅秦?所以說,這種指責也是不太在理的。

第四、 五、六條罪都是在指責項羽的暴行,這些指責筆者認為是非常在理的。項羽入關之後,大肆燒殺搶掠,不但焚燬秦國宮殿,還殺掉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有殺降的惡名。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項羽挖掘了秦陵地宮,但對秦始皇陵的破壞肯定是有的,還有就是坑殺了大量投降的秦軍,這都是項羽的暴行。項羽的行為令關中百姓大失所望,也成為讓後人詬病之處,這的確是項羽的罪行。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第八、 八、九條罪是指責項羽的叛逆之舉。項羽在分封諸侯之時,對原來的王侯多有改封,同時分封了許多非貴族出身的人為王,在劉邦看來這是叛逆之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將原來的君主懷王驅逐出彭城,後來還殺害了他,則更是篡逆之舉。項羽的分封之舉是否有誤?這一點下文再詳細論述,單看他對懷王的態度與舉措,我們可知項羽對待懷王的確非常的不地道。懷王再怎麼說也是他的舊主,雖然此時的懷王已無大權,但項羽完全可以採取另一種手段對待他,可結果是項羽不但驅逐了懷王,最後還派人將其殺害,徒留一個殺主的惡名。從一定意義上來看,這的確是項羽的罪。然而從政治鬥爭的角度來看,懷王是項羽登頂霸王之路上的最大障礙,懷王被尊為"義帝",在名義上是要比"西楚霸王"高的,"義帝"是否會成為日後"霸王"的絆腳石?在項羽看來這都是未知數,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上去看項羽除掉懷王之舉,似乎也能夠理解項羽的初衷。但不管怎麼說,項羽確有背主之名,日後的事實也證明他殺害義帝之舉,是百害而無一利。

而最後一條罪則是對前十條罪的總結,然後得出一個終極結論,項羽是一個大逆不道,為天下所不容之人,所以討伐他是合情合理之舉,從而將漢對楚的戰爭合法化。

縱觀這十條罪狀,除了對項羽暴行的指控成立之外,其他的罪狀其實都有可以商討的地步。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項羽為人暴虐,致使其失去天下的大部分民心,可以說是其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分封之誤?

項羽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幾件事,第一是指揮了鉅鹿之戰,擊敗了秦國的主力部隊,第二就是主持分封,構建了秦亡之後的一種新的天下秩序。

項羽的分封發生在漢元年的正月,《史記·高祖本紀》載: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趙將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趙王歇徙王代。趙相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九江王,都六。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番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廣不聽,臧荼攻殺之無終。封成安君陳餘河間三縣,居南皮。封梅鋗十萬戶。

再加上原來的韓王與改封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立齊將田都為齊王,立齊將田安為濟北王,項羽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諸侯。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對於項羽的這次分封,就有不少人認為這是項羽的重大失誤,是導致其最終失敗的根源之一,就連劉邦也拿項羽的這次分封做為攻擊項羽的武器之一,指責他驅逐故主,封臣下為王,滋生叛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來看當時人對項羽分封的態度,他們是否認可項羽主持的大分封?據《史記·項羽本紀》載:

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

從這段記載來看,當時的各路諸侯對項羽主持分封是支持的,而他們之所以支持項羽,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反秦戰爭中都立有不可磨滅的軍功。

秦末亂世中,曾經被秦所滅的六國相繼復國,天下再一次恢復到"戰國七雄"的格局。而在亂世鬥爭當中,各諸侯國新興崛起了一大批軍功卓著的將相,例如趙國的陳餘、張耳,楚國的項羽等等,他們在殘酷的軍事鬥爭中逐步掌握了大權,原本以貴族為首的"戰國七雄"格局被新興崛起的軍功將相階層所取代,他們渴望獲得更高的政治與經濟地位,項羽主持的分封也就由此展開。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其次我們來看主持分封的原則。項羽分封的原則有二,一是參加了反秦鬥爭,二是隨同其進入關中,其所立的將相諸侯皆符合這一原則。而項羽實行分封的辦法是將原來七國的領土再行分割,例如秦國被分割為漢、塞、翟、雍四國,趙國被分割為常山與代二國,韓國被分為韓與河南二國,齊國被分為膠東、齊、濟北三國等等。

可以說,項羽的分封是完全秉持著以軍功大小的原則所進行的,他分封的結果也獲得了大多數將相諸侯的支持,唯有對劉邦與陳餘的分封,則有些不公。劉邦有首滅秦國之功,無論如何也不該只得到巴、蜀、漢中三個偏僻郡縣的待遇。陳餘與張耳一同起事,功勞亦很大,只是因為後來賭氣未跟隨項羽入關,結果未獲得分封,只獲封三個縣。除此之外,項羽的分封從總體上來說是較為公平公允的,符合當時大多數人的需求,也絕不像劉邦所言是滋生叛逆之舉。

那麼,項羽主持的公平公允的分封為何僅僅維持了幾個月就再次爆發戰爭,而這場引爆的戰火為何又會最終葬送了項羽的霸業呢?這就需要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解讀項羽的分封了。

失敗之因

從原則與標準上來看,項羽的分封基本無誤,然而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項羽的分封則很有問題。首先,項羽放棄以關中為根基是一個重大失誤。

其實在項羽入關之後,就有人向項羽建言定都關中以制霸天下,但被項羽拒絕。他拒絕的理由是想衣錦還鄉,而且由於項羽本人對秦的厭惡,先前他又有坑殺秦軍降卒,在關中大肆破壞之舉,早已失去關中百姓的民心,所以項羽並不打算在關中定都。然而這十足是一個愚蠢的決定。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秦國為戰國七雄之首,後來更是以一國之力吞滅六國統一天下,其實力是不可小覷的。關中沃野千里,經濟富庶,同時有具有地形之便,有四塞為固,進可攻退可守,在當時可謂極佳的戰略要地。所以當楚懷王拋出"先入關者王之"的懷王之約時,劉邦奮不顧身拼命要第一個進入關中,為的就是佔有這塊戰略要地。滅項之後,劉邦本意定都洛陽,但在婁敬與張良的合力勸說下,毅然西都關中,從而開創西漢二百餘年的統治,這都在說明關中一地是何等的重要。項羽對此沒有經過認真的考慮就輕而易舉的放棄了這個唾手可得的戰略優勢,不可謂不可惜。

其次,定都彭城,戰略上處於被動。項羽自封西楚霸王,王梁楚九郡之地,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為眾諸侯中實力最強的。但彭城是一個無險可守之地,其交通甚為便利,極易受到軍事圍攻。劉邦曾趁著項羽攻打齊國之時率領諸侯聯軍輕而易舉攻入過彭城,而後項羽率領三萬起兵也是輕而易舉就成功偷襲了彭城可為證明,項羽定都彭城,無疑給自己的統治增添了麻煩,如果自己的大本營都如此容易丟失的話,那霸業又談何穩固呢?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更何況,西楚國的地理位置也很不利,雖然項羽佔據了天下最為富庶的地區之一,然而西楚西臨關中,北臨齊國,這都是非常強大的外部力量。在分封的時候,項羽對此也是有所考慮的,所以他最終的決定是將秦國割裂為四國,其中關中三王由他信任的三個投降秦將擔任,而齊國則被分為三國,剝奪和他有仇的田榮的大權。通過割裂秦齊兩大國的領土,扶持親楚的王侯,從而達到他制馭秦齊的目的。然而,項羽的如此算盤很快就落了空,劉邦僅僅歷時四個月就攻滅了三秦,田榮亦是很快就攻滅三個齊王,統一了齊國,天下在數月間橫空冒出了兩個與項羽為敵的大國,迫使項羽不得不分身去對付他們。

如果項羽先攻劉邦,那麼齊國則可能趁勢南下,攻打彭城,如果項羽先攻齊國,那麼劉邦也可能東出攻打他,但從地理位置上來考慮,攻打劉邦的風險更大,畢竟齊國離的更近,所以項羽選擇先打齊國,從而給了劉邦充足的發展時間。項羽之所以會有如此兩難的處境,不得不說就是他在分封時的戰略考慮失誤所致。

而在楚漢相爭之時,項羽在戰略上亦有很大的失誤。首先是與劉邦的交戰並無詳細戰略可言,戰爭與戰略其實是兩碼事,項羽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家,但並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更多的是關注如果打贏某一場戰爭,但忽略了對整個戰局的把控。楚漢戰爭時,項羽可以說是一路追著劉邦打,也確實把劉邦打的很慘,然而劉邦在面對戰局的不利時會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例如,漢三年時劉邦有個下屬曾向其建言:"漢與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原君王出武關,項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間且得休。使韓信等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復走滎陽,未晚也。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復與之戰,破楚必矣。"這個戰略的意思其實就是讓劉邦改變與項羽交戰的中心位置,將戰鬥地點改為距離關中較近的地方,這樣可以縮短漢軍的補給線,拉長楚軍的補給線從而令楚軍疲勞,同時亦能留給韓信收復河北諸國足夠的空間,從而完成對項羽北部的包圍。劉邦採納了這個建議,從南部的武關出關,進駐宛城,結果項羽毫不思索就徑直率軍來宛城與劉邦交戰,不自覺的陷入了戰略被動之中。

楚霸王不自知:人為而非天意,深入解讀項羽失敗的真正原因

其次,項羽對諸侯的拉攏亦很被動。項羽自號霸王,能制馭天下諸侯,然而這一切其實都建立在項羽絕對的軍事霸權之上,一旦項羽失去這個軍事霸權,那麼他對天下的制馭就會鬆動。楚漢相爭,天下已經出現了另一個能與項羽爭鋒的對手,項羽對天下絕對的制霸權其實已經失去,僅僅依靠軍事威懾控制諸侯已經不可能實現,所以必須採用更多手段拉攏天下諸侯站在自己一邊。然而在整個楚漢相爭時期,我們幾乎看不到項羽對天下諸侯有何拉攏之舉,相反更多的是劉邦在拉攏。劉邦先後成功策動黥布、彭越、魏豹等人投漢,而後更是派遣韓信積極收復天下諸侯,項羽則並無更多舉動,唯有當韓信拿下齊國之後,深感局勢不妙的項羽這次動用軍事外交手段意圖拿下齊國,可為時已晚。

由此看來,戰略上的嚴重失誤是導致項羽失敗的重要原因。項羽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戰略失誤,與他身邊缺乏必要的戰略人才有很大的關係,劉邦也做出過很多戰略失誤的措施,但好在他身邊有許多謀士幫他出謀劃策,劉邦也能聽進去。反觀項羽,除了史書中記載的一個范增外,幾乎看不到有何戰略人才向其獻策,而且就連范增,最終也被反間計中傷而棄之不用。在這一點上,劉邦確實做得要比項羽出色。

其實,項羽的失敗並不是某一個原因造成,它其實是眾多原因綜合而成的結果。項羽為人暴虐,不懂得使用人才,在分封時的戰略短視,楚漢相爭時缺乏正確的戰略決策等等都是導致他失敗的最終原因。但這些原因歸結起來在項羽看來,竟然是一個"天亡我,非戰之罪也"的結論,項羽的失敗,也許早就在他的性格中就已然註定了吧。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