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聖壽寺--位於沁源縣城西40公里處的靈空山景區核心地帶,2013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沁源縣誌》及碑文載,該寺創建於唐景福二年(893),明正德九年(1514)清嘉慶十六年(1811)兩次重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補修。寺院座北向南,因地勢橫排五院,殿堂共六十五間,佔地面積3010平方米。中大殿為主體建築,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柱頭科五踩單抄單昂。除寺院之外,靈空山還有茅庵、仙橋、巒橋,東鐘樓等建築,佈局錯落,互相呼應。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聖壽寺坐落在靈空山半山腰的臺地上,據《聖壽寺碑記》和《沁源縣誌》記載,晚期時期,唐懿宗第四子李侃為避黃巢起義流落到此,見山景奇峻秀麗,不願離去,欣然削髮為僧。這位皇太子死後,被封為“先師菩薩”,景福二年在山中創建“先師禪院”,後北宋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欽命禪院改名《聖壽寺》一直至今。聖壽寺古建築經唐、宋、元、明、清、民國等歷代修繕擴建,近年來更多次維護修繕,現保存完好。

聖壽寺古建築群因地勢而建,左右五院橫向排列,居中大殿建在石砌臺座之上,面寬五間,進深六架椽。殿內為金代遺存的減柱造格局,殿內樑架四椽袱上加二椽袱,簷柱加小袱,出廊柱。柱頭普柏坊上為一斗二升造斗拱,圓形瓜稜大斗上施雙抄雙下昂雲形拱,鋪間斗拱出四十五度翼形斜拱,昂頭為龍頭形、耍頭為象鼻式。大殿內第三排柱頭通枋上所施斗拱如前簷,通枋上至後牆為佛翕暖閣。殿內外共計斗拱三層,大殿上為封山式瓦頂,正脊下左右四條垂脊,施陶質脊獸、獅象寶瓶、角獸套獸等。整個大殿氣勢雄偉壯觀。中大殿院左右配殿為閣樓式封山頂建築,進深四架椽,施一斗二升單抄單下昂雲形斗拱。南殿為面闊三間的單簷建築,進深四架椽,單抄雙下昂斗拱。左右建仿歐式山門及鐘鼓樓,為一九三三年維修時改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中大殿一院左右兩側為觀音、地藏菩薩供殿兩院,大殿為窯樓式古建築,配有廂房,其中東院前建過亭名“祈雨亭”。東西窯樓院外西為羅漢堂院、東為關聖帝君廟,均屬清代建築,雲形一斗二升斗拱單下昂。

圍繞聖壽外的古建築有殿後懸崖畔的淨身窯石室、西崖畔茅庵,寺西木結構巒橋,寺東單拱石橋上建長廊的仙橋、東山頂有四方形東中樓(亭)。大殿後淨身窯石室傳為李侃主持寺廟時顧用安澤縣石工開鑿,室高2米餘,進升寬窄亦2米餘,呈四方形,內壁有北宗大中祥符三年石刻浮雕菩薩像四尊,亦屬罕見之北宋石刻。

茅庵建於寺東崖畔石洞之中,曲階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淨塵絕。這裡是遊者最感興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頓覺神清氣爽。

巒橋--位於聖壽寺西南一百多米處。創建於何時,因何得巒橋,傳說種種,無文字記載,有待考察。橋上現有題字為清嘉慶十三重修,據民間傳說和橋基分析,此橋約在明代中期建造。孩橋橫跨懸崖之上,貫通南北兩山,全長14.5米,橋面寬4米,橋樑部分高3米,距地面13米,橋上木結構建築為歇山單簷長廊,內頂長17.3米,闊6.3米。下部長廊五間,鼓鏡式木雕柱礎,木板間柱遮欄,雕花圈口,柱間施欄額,普桕枕通長貫連全橋。欄頭斗拱一斗二升,七鋪作雙抄單下昂,豬咀形昂頭,鋪間斗拱假昂內聯垂蓮柱,耍頭呈雲形,橋兩頭轉角鬥柱與鋪間斗拱成雕龍形。昂頭為龍頭,耍頭為象鼻,四簷挑角加插飛,屋頂原為筒瓦,滴水,民間年間維修時換成板瓦。屋脊旋蓮花牡丹灰陶脊獸,脊剎裝獅,象寶瓶,四角裝套獸,顯神,風鈴垂掛。橋上雕刻工巧精細,雄偉壯觀,在現存的古代建築中,巒橋十分罕見。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仙橋“仙”在其險,下臨數十丈深的峽谷,底寬上窄、峽端僅隔三尺多,一條一尺多寬的石條拱懸其上。相傳,從前仙橋腳下對峙的懸崖相距甚遠,溝內風景迷人。靈空山住著位五龍王,其母見此處景美,常來賞玩。後來她與山廟中的老和尚相識,彼此就在這裡對弈。五龍王對此十分不滿,一天趁其母與和尚下棋之際,運用法力將靈空山上的第一川、韓洪川、貓尾川、水洞川、五龍川等五川的河水聚攏而來,企圖淹死其母。其母聽到水聲,抬頭見洪水已洶湧而來,忙取頭帕一蘸,便將洪水吸盡。所以現今五道川水貴如油。五龍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將相隔千尺的兩座高山迅猛擠來。其母取下頭上金簪向空―揚,金簪立刻化作現在仙橋底下的巨大石條頂住兩山。其母見兒子如此殘毒,一把抓住龍身扯得四分五裂。龍頭、龍背、龍尾均化為山丘之石,成為靈空山一處處名勝。仙橋絕壁下一塊石頭上至今還留有棋盤的痕跡。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沁源縣靈空山的聖壽寺


跨過巒橋,穿林海沿小路東行,再過仙橋,就到了東峰腳下。從山腳到峰頂的東鐘樓,要攀援陡峭曲折、宛如飄帶的“十八盤”。人言“不上十八盤,未到靈空山”。由於日久天長,岩石風化,路址更遷,至今山路已變成整30盤、555個臺階。登盤觀山、盤盤有景,景景各異,一盤勝似一盤,一景強似一景。登上盤頂,隱約可見沁水南奔。聳立於峰頂的東鐘樓,亭閣由四根丹柱支立,飛簷翹角,古色古香。中梁懸一口大鐘,撞之轟鳴,聲震四方,餘音不絕。

《遊靈空山》

張震(清)

闊步靈空上絕巔,始知名勝不虛傳。

奇峰路險才通鳥,古寺雲深別有天。

戶外松風濤處處,窗中溪雨霧綿綿。

鬚眉前後真如畫,看到濃時萬慮捐。

來源:長治市文化和旅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