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 經濟寒冬下的製造型企業要做好轉型準備

趨勢 | 經濟寒冬下的製造型企業要做好轉型準備

與早前的一路高歌猛進,在近年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的錢袋子捂得更緊了。

受制於上游煤碳、鋼鐵、造紙等行業的漲價潮,以及降維打擊下,工業製成品環節的企業來日子真的很難熬。

焦煤漲價200%,

玻璃漲價40%,

塑料漲價30%,

鋁材漲價30%,

鋼鐵漲價30%,

不鏽鋼也爆漲40%,

運費漲價33.6%,

工業原紙有錢也買不到了……

在情況最為嚴重的造紙、包裝及印刷行業,紙價一路瘋漲,個別紙業十天內三次提價,但仍然出現了有錢買不到紙的情況,導致大量企業停止接單。

中國實體經濟的生態環境處於沸騰狀態,大量企業被捲入瘋狂的漲價漩渦中,苦苦掙扎,命懸一線。

由於矛盾積累過多、信息不透明、加上人們的恐慌心理,導致工業製成品價格短時間內陷入失控狀態。

蝴蝶效應的樓市

08年來的房地產大躍進,給中國的煤碳、鋼鐵、水泥、建陶、衛浴、傢俱、家電、燈飾、五金、包裝、印刷等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繁榮,也製造了空前的危機。

這些行業的產能被以數倍的倍率放大,如今隨著中國住房的嚴重過剩和年輕人口的銳減,這些行業面臨著清算式危機。

一方面與房地產相關行業的產能淘汰將會非常殘酷,另一方面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反過來又影響到居民消費,導致產能進一步過剩。

實體經濟究竟是被誰打垮的?

當通脹傳導到終端消費品領域,必將導致內需更加疲軟,從而產生新一波產能過剩,有報道曾指出,中國服裝行業就算現在把所有的流水線關掉,衣服也夠中國人穿好幾年。

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細考如今的中國經濟形勢,出口、內需、投資三架馬車齊齊趴窩,科技創新還沒有形成新的動能,全民創業不過是延後了就業危機。

中國實體經濟和製造業走到今天的十字路口,這是一種宿命和輪迴。

以製造業為例,過去中國製造能夠異軍突起,關鍵在於勞動力成本的廉價,因此中國在產業政策上選擇了全球產業鏈最低端的加工製造,也就是給世界打工的模式。

這一切源於1978年7月29日那個晚上,香港商人張子彌來到東莞虎門的太平服裝廠,拿出一個黑色人造革手袋和一些毛料,問工廠師傅,你們能不能做出來?

幾位從沒做過手袋的師傅在燈下趕工,第二天一大早拿出了一模一樣的產品。

這奠定了中國的“為世界工廠”,而非“世界工廠”。

中國企業經常疲於價格戰,剛剛達成和解的王老吉和加多寶就是如此。

當年鏖戰最兇的時候,單箱24罐裝的加多寶批發進貨價最低只有40元左右,這一役打得加多寶喝再多加多寶也沒能降下火,最後落了個賠錢和解。

這種模式既成就了中國過去的成功,但這也是今天中國製造和實體經濟陷入尷尬和困境的主要原因。

如今,面對人口紅的利結束,這種模式的各種弊端就會顯示出來。

製造業的“高光時刻”

以聯想為例,聯想去年的報表非常不好看,楊元慶辯解說不要看一年的。

事實上,聯想多年來報表已經在不好看了,這是聯想這種在研發上投入不夠的公司必然面臨的結果。

聯想過去靠併購別人的品牌,靠給別人組裝電腦就可以活得很好。

聯想在過去總是扮演著一個跟隨的巨人,很少開闢出自己的賽道,擁抱新的藍海,所以在這條路上走的磕磕絆絆的。

可以說,聯想的衰落,事實上代表過去那個時代中國代表性企業在退出歷史舞臺,未來屬於華為這樣的真正做研發的企業。

現在是中國需要重構競爭力模式的關鍵時刻,重塑競爭力模式的關鍵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

拋開中國的製造業不論,中國經濟在過去40多年的成功,不外乎“改革、開放、包容”六個字,讓想賺錢的去賺錢,承認企業家在社會中的地位。

這六個字可以詮釋中國的過去,也決定中國的未來。

除了四萬億對中國經濟的巨大影響,沒有一個國家的富裕不是因為製造業,包括現在的美國。

當我們傻乎乎的以為美國人不玩製造業的時候,美國的製造業的競爭力仍然雄踞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美國的製造業規模仍然是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不是製造業強國。

一方面中國的製造業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世界製造業的產業鏈中處於最低端。

另一方面,中國的製造型企業對產品研發的投入嚴重不足,很多企業幾乎沒有產品研發,有的只是急功近利的“山寨”,並且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多表現為打“價格戰”的低級層面。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製造幾乎成了 “廉價”的代名詞,產品售價上漲乏力。

最戲劇性一幕就發生在AirPods Pro身上,售價1999的蘋果新一代無線耳機AirPods Pro,在被華強北山寨後,只需400左右就能夠提回家。

這種純追趕競品行為,也慢慢讓企業喪失掉了自身的核心優勢。

中國製造業當今環境是惡劣的,市場經濟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

最先消失的企業一定是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它們因為沒有在暴風雨來臨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而消失。

製造型企業只有不斷提高精益生產管理水平,優化產業結構企業具備未來觀、全球觀、全局觀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