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文/凱恆

本文共計1690字,預計閱讀3分鐘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最近,一直在做一些人際關係、行為特質、性格分析等方面的諮詢服務工作。接觸了許多的職場白領的案主,發現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就是不喜歡內向的自己,希望能轉變成一個讓人羨慕的外向之人。原因在於他們認為,現實世界會給外向者更多的機會,而內向者則不具備優勢。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識。美國知名職場人力資源開發專家珍妮弗.康維勒在《安靜的藝術:用內向者思維去影響世界》一書中充分展示內向者的優勢所在。按著我諮詢領域的專業術語來說,所謂的內向代表了這個人的行為特質是偏向S型和C型的。這裡贅述一下S型和C型的表述。

S型,穩健型,又稱“支持者”

溫柔隨和、不善拒絕、謙遜包容,善於傾聽,把每一項任務,看成職責所在,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也習慣遷就和妥協。

C型,謹慎型,又稱“思考者”

習慣三思而行,做事講究條理,追求卓越,行為上細緻謹慎,內斂專注,善於思考,尊重權威,喜歡挑毛病。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和外向型人比起來,內向型人具備自己特有的行為優勢。

1、優秀的傾聽者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不擅言語、善於傾聽的特徵可以使內向型的人成為優秀的傾聽者。如果作為領導,這樣可以更貼近自己的下屬,可以準確把握員工的心理狀態、工作能力以及個人願景,從而能夠合理分配工作、發揮員工所長,下屬的積極性與團隊的凝聚力都會得到加強。如果作為員工,可以充分地理解上級指示,把握領導的訴求,踏實認真、準確完美的完成任務工作。

2、客觀的決策者

內向型的人在面對複雜環境時,決策不會輕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日本文學大師渡邊淳一在新書《鈍感力》中將這種處事性格稱為“遲鈍力”,這是一種慢功,遲鈍而堅強、不為瑣碎小事而產生情緒波動的生活態度,更能讓內向型的人在紛繁的社會中培養良好的定力與耐力。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3、驚人的創造者

內向型的人往往給人安靜沉寂的印象,但內向型的人對外界的敏感細心、做事的執著謹慎同樣是創造者所必備的條件,內向型的人更能對外界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反應,從而快人一步發現機會。內向型的人耐得住寂寞的特徵更能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慎重地做出每一個決策,紮實地思考每一個想法,保證事務的正確性、精準性。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所以,對於有這種問題的案主,我往往會建議TA們可以多維度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把自己變成外向型的人並非不是不可以,每個人身上都有DISC四種行為特質,這四種特質是可以任意調整轉換的。只不過這種轉變是要付出一些特殊努力的,可能要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不斷地逼迫自己才能實現。這樣的過程是否能夠接受和忍耐,需要個人評估。

另外一種做法是接受自己的內向,做回真正的自己,在保持真我的同時根據環境需要進行調整。主要方法有三點。

1、優勢互補

就像上面所說,每個人都有DISC,只是呈現不同。每個個體也都包含內向和外向兩種風格,只是其中的一種性格佔據主導位置,另一種處於潛意識狀態,在必要情況下潛意識裡的風格也可以被激發出來。內向型的人更應該根據自身工作環境與性質發揮自己所長,激發自己的領導潛能,在必要情況下誘發另一種風格的迸發。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2、自我監督

“自我監督”是個體通過自我改變去遷就情境的行為,內向型的人為了更好地融入所處環境,可能會在社交場合中呈現出侃侃而談、幽默風趣的表徵。由於長時間處於“自我監督”過程,內向型的人在公共場合可以長期扮演外向型人。這種“自我監督”可以讓內向型的人在不同社交需要的情境下調整自己行為,使自身更好地融入社會,從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行為特質。

3、恢復壁龕

“恢復壁龕”是指那些當你想回歸真實自我時要去的地方或想做的事情。內向型的人通過“自我監督”進行了調整改變,但本質上是內向型的精神世界。所以在一段“自我監督”後,要創建“恢復壁龕”,讓自己做回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內向型的人才能保持真我,源源不斷地獲取自我發展的能量,否則就會陷入逼迫自己轉變成外向型人的泥潭中,令自己苦不堪言。

不喜歡內向的自己?瞭解這3點,你會發現內向的你竟如此優秀

以上就是給內向型案主的一些建議。希望每個人都能認清自己的優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進行調整。作為諮詢顧問我更多幫助拓寬思路,真正的解決方法還需要每個人自己理解和思考。

如果你也是一名內向型的人,也有同樣的困擾,希望上述所說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