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殷顯樹正在擰緊鐵塔螺栓


涼山,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地處橫斷山脈東部,電力線路橫跨金沙江、雅礱江等河流,穿過錦屏山、犛牛山等高山,雷擊、覆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發。

殷顯樹一身桔色的工作服、一根竹棍、一個鼓鼓囊囊的工具包,一張被曬得黝黑髮亮的臉,常年穿梭於大涼山深處的崇山峻嶺、深溪大河間,31年與鐵塔為伍、與電線相伴,風餐露宿,呵護著電網的安全。

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殷顯樹受邀參加天安門閱兵觀禮活動

業精於勤 敬業奉獻

殷顯樹有個綽號“老鷹”,他是國網涼山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一班班長。

1987年懷揣著老山前線二等功勳章,時年22歲的殷顯樹來到了國網涼山供電公司,從事配網檢修維護工作。剛轉業的殷顯樹深知自己在專業技能上的不足,積極向師傅學、向書本學,更從實踐中學,像海綿吸水一樣,孜孜不倦,很快便從“門外漢”成長為一名技藝嫻熟的線路工人。

面對轄區內輸電線路投運時間長,絕緣老化,沿線雷擊、鳥害、外力破壞嚴重等惡劣環境,殷顯樹無論三九嚴寒,還是三伏酷暑,都堅持白天帶領班員對線路和設備進行巡視檢查、處理缺陷,晚上整理巡視檢修記錄,為電網運行維護提供了準確的現場資料。

2011年6月17日,冕寧縣彝海鄉突發特大泥石流,使220千伏南西線7基鐵塔嚴重受損。凌晨5時,殷顯樹帶領搶險人員抵達受災現場,每人揹負30多公斤的勘察設備,一邊用竹竿探路,一邊在齊腿深的淤泥裡摸索前進,3個多小時後,現場勘察完畢,上百份珍貴影像資料傳回搶險指揮部。在後來的搶險中,殷顯樹和班員們日夜奮戰,在一個月內搶通了線路。

31年來,他翻山越嶺90餘萬公里,總長度相當於繞地球24圈,磨破168雙膠鞋,刮壞50多套工作服;帶領班組連續安全生產10000多天,為123次衛星發射提供可靠的供電保障。

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播撒愛心 電亮彝區

2012年10月裡,殷顯樹像往常一樣翻山越嶺,巡走“南西線”,路過拖烏鄉魯壩小學,結識了一年級的吉莫克機和三年級的普鐵芳芳,兩個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但困難的家庭生活卻讓他們面臨輟學危險。“只要你們能認真讀書,伯伯就供你們上學!”殷顯樹鄭重地對兩個孩子承諾。

2013年5月,殷顯樹攜手國網涼山供電公司團委在拖烏鄉魯壩村小學建立“殷顯樹愛心春蕾活動室”,桌椅、書櫃、電腦、圖書,乒乓球、籃球、音響設備一應俱全,孩子們有了自己的學習室、娛樂室。

為使吉莫克機和普鐵芳芳能夠更加安心地學習,殷顯樹買了種羊專程送到了吉莫克機和普鐵芳芳的家中,希望能通過養羊來改善其窘迫的家庭狀況,讓他們安心上學。目前,兩個孩子都已在冕寧縣民族中學讀書,殷顯樹的幫扶還在繼續。

在2014年的涼山州木裡縣無電地區電力建設中,為確保木裡縣螞蝗溝組29戶彝族老鄉春節前能通上電,殷顯樹率共產黨員服務隊飛赴木裡緊急支援,面對29戶村民,服務隊莊嚴宣誓:誓將光明“抬進”螞蝗溝。

殷顯樹率領國網涼山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連續數日奮戰在冰天雪地裡,開展電力建設,全力為解決藏區用電難題而拼搏。當年1月30日,馬年除夕,螞蝗溝最後一根電線架通,兌現了讓當地群眾在春節前用上電的承諾。

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誨人不倦 持續創新

在大家眼裡,殷顯樹是位可敬的老師傅、可親的老大哥。徒弟汪德才說,為了儘快讓年輕職工掌握製作拉線的技術和要領,殷師傅從鋼絲繩選用到拴繩係扣,一遍遍地講解、示範,手把手地教,並要求班組成員每天工作回來都要寫工作日誌或分析報告,並逐一點評。在日常巡線工作中,殷顯樹更是抓住每一次機會,將自己畢生所學和積累的經驗傳授給每一位徒弟。在國網涼山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副主任孟令川心裡,師傅傳授給他的,除了技術,更是他“認認真真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平平淡淡生活”的精神。在殷顯樹的言傳身教下,所帶班員中有已4人成為中層管理人員,5人成為優秀班組長,9人成為優秀技能人才。

在培養徒弟的同時,殷顯樹也不忘創新巡線方式,提升巡線工作效率。目前,其所在公司正在使用的“輸電運檢智能巡視大數據系統”就是殷顯樹帶領建立起來的。該項目引進後,以智能巡檢為主,人工和無人機巡檢為輔的工作模式,不僅讓巡線人員“兩基鐵塔兩座山,兩個腳板爬一天,山高路險冰雪地,一日巡線過四季”的工作寫照漸漸成為歷史,更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巡線31年,他穿破了168雙鞋

愛心幫扶 情定阿吼村

2016年3月,在殷顯樹得知阿吼村成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定點幫扶村後,他第一個申請加入扶貧隊伍中。從第一次帶領共產黨員服務隊走進這個大涼山深處的彝族貧困村起,他就和阿吼村結下了不解之緣。

“去的前一晚山裡下了雨,進村的路到處是稀泥坑,車輛根本沒法駛入,只能步行進村。”據他回憶,走進阿吼村最先入眼的便是幾個小孩穿著明顯不合身,也看不出本來顏色的破舊衣服在家門口玩耍,路旁的土房看上去很破爛。村民家中沒有燈,四周的牆上因燃燒木柴燻的發黑,仔細望去,家裡除了床,沒一件像樣的傢俱,更別說電器。

殷顯樹出身農民家庭,曾經家裡也很窮困,但隨著國家富民政策實施,老家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而阿吼村的現狀,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很快,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邀請的四川農業大學專家來到阿吼村,對村裡的氣候、溫差、土壤進行考察,就產業發展前期進行可行性研究,確定了百合、貝母、青刺果等種養殖項目,以及 “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的產業發展模式後,殷顯樹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從那以後,他更是經常就往阿吼村跑,幫著村民背種子,尤其是每次發放閹雞苗的時候,老殷都要仔細檢查,擔心村民養到有病的雞苗。

在2016年10月17日的扶貧日當天,殷顯樹和黨員服務隊隊員開著載滿電錶、刀閘、絕緣線、梯子、鉗子等材料和工器具的工程車前往阿吼村,進行室內電線改造。連續三天,他和隊員們為129戶村民更換了3870米線路,安裝了450多個燈泡。

(孫麗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