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死,趙國即走向滅亡

李牧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武將。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此人卻與趙國的另一位名將——廉頗齊名,兩人與秦國的白起、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李牧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多少筆墨或者說我們對這個人知之甚少,他到底有些什麼樣的功績呢?


此人一死,趙國即走向滅亡

李牧


北卻匈奴

李牧前期都在趙國的北方抵抗匈奴,長期駐守在趙國的北部邊境雁門郡。北方匈奴屢屢入侵想要攻打李牧,李牧則嚴令部下,如果發現有匈奴入侵,則全數退入營壘固守,不許出戰,有違令的直接斬首。士兵們都聽從李牧的命令,堅守不出,每有匈奴來犯都退回城內不與匈奴交戰,如此這番過了幾年。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也沒有丟失城池,匈奴在趙國這邊也沒撈到什麼好處。

匈奴發現每次來侵襲,趙國的主將都避而不戰,認為這是李牧膽小不敢與匈奴一戰,於是他們就慢慢變得驕傲自大,甚至有的時候騎在馬背上在趙國的城牆下大罵,說:趙軍膽小如鼠,不如回家種地好了,來什麼邊境!趙國將士們都憋著一口氣,都想要下去與匈奴大戰一場,然而主將李牧明確禁止與匈奴交戰,所以大家都把這口氣憋在心中。


此人一死,趙國即走向滅亡

北卻匈奴


一天,李牧召集眾將士,對他們說道:“如今匈奴以為我趙軍膽小,早就放下了戒備之心,這次我們要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於是對著部下詳細安排作戰計劃。將士們聽說要與匈奴開戰了,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的,終於可以一洗胸中悶氣了。

等到匈奴再次來襲的時候,李牧讓最先與之接觸的部下佯裝失敗,倉皇而逃,這時匈奴的大隊人馬都乘勝追擊,進入到李牧預先設計好的埋伏圈中,等匈奴人馬進入埋伏就一聲令下,全軍出擊,將士們奮勇爭先,勇猛殺敵,匈奴沒有料到趙軍如此的勇猛,一時間都亂了陣腳,被趙軍殺的是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李牧則率兵追擊,殲滅匈奴十多萬兵馬,更是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深入北方匈奴之境,擊敗東胡和林胡。

從此李牧的威名遠播於匈奴各部,此後十多年間,匈奴都不敢接近趙國北境半步。

肥之戰

李牧在平定北方的匈奴之後,回到趙國邯鄲。已經戰國已經來到了晚期,秦國成就了滔滔大勢,趙國長平之戰戰敗之後國力大損,再也折騰不起大的戰爭了。

而秦國在快速地恢復之下,派遣大將桓齮進攻趙國,秦國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趙國的宜安。

趙王派出李牧率領兵馬去抗擊秦軍,李牧率兵來到宜安與秦軍相對峙。李牧看到秦軍連番取勝,士氣正旺,不該與之正面交鋒,於是命令部隊依城堅守,不與秦軍交戰。


此人一死,趙國即走向滅亡

李牧


秦將桓齮認為李牧不出戰是在拖時間,想要讓秦軍勞師遠征,等秦軍疲乏之時再出擊,於是他決定派兵去攻打附近的肥下,想要以此來吸引李牧的注意,讓他分兵去支援,可是李牧看穿了桓齮的用意,宜安城的趙軍根本不為所動。等到秦軍主力前往攻打肥下之後,他率領趙國大軍攻打留下的秦軍,秦軍主力去攻打肥下了,剩下的秦軍根本無法抵抗趙軍的衝擊,很快秦軍陣地就被趙軍佔領了。

李牧佔領秦軍營壘之後,認為桓齮必定要回師救援。於是他留下一小部分兵馬正面迎敵,同時在道路兩側埋伏兩支趙軍待正面交鋒之後從側翼殺出,打秦軍一個措手不及。上將伐謀,李牧的戰事安排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秦軍被擊敗,秦國攻打趙國的計劃破滅了。

李牧回到邯鄲,趙王感念李牧的功勞,冊封李牧為武安君。

攻趙失敗之後,秦王痛定思痛,認為趙國有李牧這樣的名將在,恐怕難以攻打。於是秦將王翦在率領秦軍與李牧交戰之時,實施離間計,利用趙王冤殺了李牧。

李牧一死,趙國再也沒能抵擋住秦軍的進攻,趙軍節節敗退。王翦則乘勝追擊,大敗趙軍,一直打到邯鄲城,攻佔了邯鄲,趙國被滅。

李牧是戰國末期東方六國唯一的名將,然而卻被小人實施離間之計,導致被趙王所殺,最終導致趙國被滅。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誠然,如果六國能夠團結一致,秦國又怎麼會有各個擊破的機會呢?等到六國真正意識到該合縱抗衡秦國的時候,秦國已經勢不可擋了!如果六國君王能夠聽從忠臣良將之言,又怎會招致滅國之禍呢?如果趙王對李牧多些信任,秦軍又怎麼可能這麼輕鬆的攻滅趙國呢?或許結果就會是另一番天地呢。


作者:小城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