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今夜成都大雨,夜不能寐,青梅煮酒。追思那個群星璀璨的三國時空,緬懷昭烈帝百折不撓的一生,評點夷陵之戰。

常見的哭哭啼啼的劉備影視形象誤導國人久矣,縱觀昭烈帝劉備一生,年少遊學,壯年起兵,戎馬一生,雖屢經挫折,卻“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亂世群雄紛紛謝幕之時,以雄烈之姿成一方霸主,鼎足三分而留名青史。

梟雄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倘若哭哭啼啼就能成就王霸之業,一統六國的應該是孟姜女,而雄霸大清的應該是林妹妹。

《三國志》記載的先主,怒多於哭,而被視為霸道總裁的曹操,其哭泣的次數卻不少,有興趣者可以對比考據。

《三國演義》結尾的詩中對玄德一生亦有點評:


"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願扶主;

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

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

先取荊州後取川,霸業圖王在天府;

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託孤堪痛楚!


讓思緒回到烽火連天的三國時代,我們來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

按:部分網友對蜀漢、季漢稱謂爭議較大,本文按常規稱謂。

一、《隆中對》的戰略高度

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的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到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羅曼-羅蘭

建安十二年,韜晦半生,東奔西走的劉備終於得以請諸葛亮出山,此時可視為劉備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此轉折點不在於被演藝神化的諸葛亮的個人能力,而在於劉備領略了《隆中對》的戰略高度。之後蜀漢君臣也一直在貫徹這一戰略。


赤壁之戰劉備是受益者,獲得了荊州四郡有了實地,進而取西川以為根據地,這是對《隆中對》戰略的執行。之後雙線操作,劉備北取漢中,關羽南攻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

,韜晦多年的劉備在地盤和聲望都達到巔峰,進位漢中王,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此時蜀漢可謂最接近《隆中對》規劃的宏圖:

【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然而,無論對曹魏還是蜀漢,東吳從來就不是一個好盟友,而是一個精通背刺的機會主義者。就在這一年,蜀漢國運忽然由盛轉衰——荊州丟失,關羽慘遭東吳殺害。一時山雨欲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漢稱帝。

晚年的梟雄劉備敏銳地看到了戰機。


二、不得不打的夷陵之戰

戰爭從來只是手段,一般用於轉移國內矛盾,搶奪戰略要地,謀求本國利益最大化。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外交:

曹操死後,劉備遣使弔喪,意圖修好,穩住曹魏以避免兩線作戰,甚至有邀請曹魏滅吳分一杯羹的意思。若是曹操未死,聞絃歌而知雅意,必然看出這是天賜良機。

兩弱相併,這是一統天下的大好機會啊!

從當時魏軍的戰略分佈看,攻擊孫吳更容易,而攻擊蜀漢更可能無功而返。戰略上做出配合蜀軍的態勢,伺機而動,趁火打劫,實為妙策。

但孫權很精明,卑躬屈膝向曹丕稱臣,讓曹丕有些得意——然而孫吳連個人質都不肯派,曹丕的眼光和謀略,去其父甚遠。


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勢也。”《三國志.劉曄傳.裴注》

同樣看出來的還有劉曄,但剛剛稱帝的曹丕否定了這一意見,曹魏的大臣們也不認為劉備會在此時發動戰爭。於是曹魏在這場戰爭中選擇了作壁上觀,當一名觀眾。

這使得劉備的謀劃雖然沒有達到最佳——即聯魏攻吳,但不用擔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魏延等防禦曹魏的兵力從未調動,即使失敗,也不會陷入滅國的地步。


情義:

桃園三結義,誓同生死。

而今卻只剩下自己。

幾十年相伴,萬軍叢中生死與共的交情。

擊破黃巾的從容,聯手大戰呂布的快意,失散於亂軍之中的思念,千里尋兄的決絕,古城重聚的情義。

自劉備引軍取西川,他就再也沒有能同二弟關羽見面。一別數載,陰陽兩隔。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況是非常看重故交的劉備。


梟雄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內部:

劉備並不是同三國演義描寫的那樣,舉傾國之力伐吳,這是一位久經戰陣的老將,是一位一刀一槍篳路藍縷積攢半生才立國的梟雄。不是感情用事的莽夫。

他只帶了四萬兵力,後面還有五溪蠻夷(少數民族)軍隊約一萬。魏延等要盯著曹魏,不動。

趙雲反對伐吳,在江州帶兵策應。黃權獨立引一軍,曾建言自己為先鋒試探吳國,劉備殿後的穩重戰術——但沒有被採納。

劉備的戰略意圖很明顯:情義上為關羽、張飛報仇,戰略上前出壓迫吳軍,通過速戰讓吳國震恐,至少也要讓吳國求和,重新奪回荊州。內部安撫荊州派官員,平衡荊州、益州勢力。

戰術上:速戰,取得前期優勢,之後相持等待吳國外患內亂,再通過談判,拿回荊州部分或全部。

畢竟蜀漢前後四相,基本都出自荊州派。在荊州丟失後,這一派系的主戰情緒必然達到巔峰。而荊州經營多年,剛剛被孫吳佔據,民心浮動,如果戰事順利,荊州郡縣發生民變和內應的情況很可能發生。

這種情況下,要劉備關起門來在缺乏戰略空間的益州安度晚年,忍下關羽和荊州的仇不報,劉禪或許可以,劉備不可能——梟雄在晚年要做一次最後的搏擊——為了打出一個更好的局面,為了後續的安定。

此時的劉備很應老對手曹操的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至此,夷陵之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三、戰爭之外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敗了,還敗得很慘。

順水而攻,順流而下容易。棄舟登岸相持不利,退卻就很難了。

夷陵之戰的失敗,嚴重動搖了蜀漢國運。但不能以此就推斷劉備晚年一意孤行,不該打這場戰役。曹魏也有赤壁之戰的失敗,但未傷其中原根本,曹操也還未老邁,所以曹魏還能捲土重來,並不能說曹操就不該打赤壁(烏林)戰役。

劉備的戰略意圖吻合梟雄的本質,但在戰術執行上輸了,直接造成了潰敗。在將領和士兵捨身忘死的拼殺下,得以撤退——有了趙雲的兵力策應,到了永安便不再撤退。

此時劉備非常清醒——儘管在打敗痛悔之後,他依然知道不能再退。大敗之後,劉備的身體和精神垮了,但眼光依然毒辣——敗也要敗得有底線,有趙雲的兵力,據守永安,如果孫吳乘勝來犯——未必不能反擊,不能就這麼退回去。

客觀上說,劉備此時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也不再適合長途跋涉,據守是一個相對好的策略。

而孫權也非常恐懼——老對手居然還停在戰線附近不走,這是極大的戰略威懾。

陸遜也沒有冒進,而是準備改變防禦方向——會背刺的不止是孫家,此時曹丕終於醒悟過來積極伐吳了,雖然有點晚。


梟雄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俗話說最懂自己的,其實是敵人。

曹操一生,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所向披靡,不負大丈夫之志!

他很傲氣亦有眼光,評點四方英雄皆認為不是自己敵手。唯對劉備青眼有加,一直加以防備。這位百折不撓的老對手,在漢中之戰後,兩人就再也未謀面。

若曹操多活幾年,夷陵之戰的歷史會否改寫?聯手伐吳後,兩人一定再度對決。曹魏贏面更大,而梟雄劉備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英雄相惜,倘地下相見,會不會舉杯痛飲,而後相對長嘆一聲:

豎子,孫仲謀!


梟雄的最後一戰:影響蜀漢國運的夷陵之戰是戰略失誤嗎?

往期精彩:


英國人用1分15秒影片講述劉備半生:百折不撓與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