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字數 ▍1500字,閱讀約3分鐘

01 管理思想“長在土裡”

華為很多管理的東西,總是讓人一看到,就有種眼前一亮、入木三分的感覺,原因在於,任正非從不迷戀管理教授的課堂管理理論,他更願意在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管理思想與方法論。

即使參閱書籍,任總也是在歷史、軍事、政治實踐中去發掘,把華為的管理思想“埋在土裡”,自然生長出來,讓人能理解,讓這文化、思想長在員工的心裡,而不是在廟堂之上,束之高閣,供人膜拜。

同樣的人才,在華為會變成“狼”,而在其它企業中,卻是溫順得多的動物,起碼攻擊性、奮鬥的程度沒有那麼強,這就是組織的力量。

在華為的組織文化建設中,有這樣三句話:“高層要有使命感,中層要有危機感,基層要有飢餓感。”這話一聽,鞭辟入裡,不但道出了華為組織建設、發展成功的要點,也道出了其他商業組織失敗的原因。

這三句話的背後,是文化的踐行和系統機制的支持。好的東西,往往是看著非常地簡單,就如喬布斯的產品理念一樣,大道至簡。好的管理思想,也是一樣,總結得簡單到家,但背後的提煉和修煉卻不簡單。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02 高層要有使命感

首先大前提,作為公司的高層,如果沒有使命感,是不適合做高層的,胸無大志、小富即安者不適合,這是大多數創始人、CEO都理解的,而這一條的難度不在這裡,難度在於,高層是應當解決了物質需求的人,而不是窮秀才想象著自己當皇上。

只有解決了物質需求之後,還有使命感的人,才是真有使命感,這就剝去了假使命感,太多的人,在窮的時候,都有使命感,覺得自己會為理想奮鬥。而當腰纏萬貫,往往就愛美人、美宅、古玩、旅遊和飲酒了。

所以,華為的高層,是解決了物質需求後還能夠有使命感的人——要麼你自己解決了物質需求,要麼公司為你解決了物質需求。

這對很多公司來說,是最大的誤區,太多的公司,用的是還沒有解決物質需求的人,是由物質危機感而形成的使命感的人,甚至是因飢餓感形成的使命感的人。這些人做了高層,怎麼會有戰略高度,公司的運營怎麼不會屈從短期利益呢?

創始人“不敢”給予高層所需要的物質層面的東西,或者找不到已經解決物質後還有使命感的人。第一條是因為你的格局、信任度不夠,第二條是因為你的個人魅力、你的事業魅力不夠。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03 中層要有危機感

這是個績效獎懲機制的問題,一方面是敢獎勵,獎得人“心疼”,獎得足夠就是罰得足夠,這是人性;一方面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制度。

華為也曾經推行過,幹部考核的標準是績效與關鍵行為相結合,由於人性的原因,人們更願意看過程的行為,覺得你不錯,然後給你個機會去幹

,久而久之,就成了看你行你就行的狀況。

後來,調整為績效排在頭部,前25%的人才有機會,只有在這前25%的人,才去考察你的過程關鍵指標,再去排序,績效不在頭部,就不在幹部選拔之列。

管理幹部能上能下,成為組織文化,而且,華為搞過幾次(包括任正非在內),全員下崗重新競聘上崗,這個危機感堪稱“無出其右”。

這個業績就是“大篩子”,很明顯地,誰為什麼上,誰為什麼下,都擺在那裡,杜絕了憑關係、“擺戰功”的人在幹部崗位。形成文化以後,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大家都一樣,今天上明天下,就是看你的當下的戰功。

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難度在於,不敢拿下曾經有戰功的人,而這些人就會拉攏一些沒有戰功的人,形成“山頭”,一旦形成“潛文化”,危害性極大。公司的發展一定是依賴組織的力量,而不是一夥人的力量。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04 基層要有飢餓感

很多公司的員工,沒有狼一樣的戰鬥力,不是因為員工缺乏“狼性”,人都有這種“狼性”,原因是“狼們”沒有看到肉,沒有聞到肉的血腥味。

對於基層員工,沒有足夠誘惑的薪酬、獎勵,靠講理想、使命,想要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只會被員工恥笑,把你這裡當作跳槽的等待區。早在1997年前後,華為的薪酬水平,就和西方大公司對標,所以,一流人才華為隨便挑。

在工商世界,早已過了商品、資源的時代,甚至創新、戰略也不是根本的驅動力,最根本的是組織的能力,因為戰略與創新依然是人來完成的。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歡迎關注趙貓貓砸職場,專注管理領域。品財經故事,學硬核管理,咱們下期再會。

解讀華為之組織修煉:使命感,危機感,飢餓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