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漢陰:250歲古梯田長出“新農業”

新華社西安4月20日電(記者張伯達、雷肖霄)蜿蜒如春螺,披嵐似雲塔。穀雨過後,陝西省漢陰縣漩渦鎮250歲的鳳堰梯田已基本完成了水稻育秧,漩渦鎮田鳳村六組的熊哲貴望著自家蓄滿水的水田,準備大幹一場。

鳳堰梯田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由於其沿鳳凰山南麓呈點塊狀分佈且交通不便,200多年來一直依靠人畜耕種,效率低下,收益甚微。加上過度使用農藥和化肥,土壤肥力衰減,中低產田比重逐漸增多。

“一年忙到頭,也就是萬把來塊錢,勉強夠一家7口人的吃喝,根本不敢想存錢的事情。”59歲的熊哲貴回憶說。

有機種植技術的引進成了保障梯田農戶增收的重要舉措。據漢陰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趙萬康介紹,鳳堰梯田現已採用有機種植替代早期施化肥、灑農藥的耕種模式,種子和有機肥均由政府統一免費發放,農戶的種植成本與從前相差無幾。

熊哲貴也掰著手指算了筆賬:“畝產雖由900多斤降到了650斤,價格卻從每斤2塊賣到了8塊,還供不應求。”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她已陸續通過互聯網賣出了1萬多斤有機大米。這個十幾年前還幾乎沒出過山的女人,如今憑藉在梯田景區做電商、開辦農家樂,年收入已達60餘萬元。

農民腰包鼓鼓,種植理念也隨之發生轉變。種莊稼的同時,也開始享受“種”風景帶來的紅利。隨著鄉村旅遊的興起,傳統農業走向了多業態融合發展之路。

吳大松是漢陰縣鳳堰茶葉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感慨道:“從種茶,到加工成品茶,再到茶旅融合,業態更豐富,利潤更可觀。”2019年他的茶園年銷售額達千萬餘元。

近4年,漩渦鎮在農旅結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持續投入,道路、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6億多元。2019年,漩渦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萬餘元,比2018年上漲11%。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漢陰縣委書記周永鑫說:“鳳堰梯田的開發與保護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真正惠及百姓。”

2019年10月,國務院公佈鳳堰梯田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片萬畝古梯田正在綻放新的活力,生生不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