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只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孩子不會說家鄉話真的好嗎?

兜兜裡某有錢


這個問題怎麼說都行,站的角度不同,想法和做法也不同,後悔不後悔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我個人而言,是站在語言多樣化發展的角度來考慮這件事的。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在普通話語言環境長大的,真不用太擔心他不會說普通話,更不用擔心講不好,但是方言,沒有上一輩的傳承和教育,孩子真的就不會。有人說,說普通話多好,方言還影響交流溝通,但也僅僅是影響交流溝通,如果同時會普通話,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所以,方言不是歷史糟粕,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語言藝術,一種多樣性的美。是值得傳承下去的,可以在過幾代人,估計方言就只有在影像和視頻資料裡才能聽到了。我自己還能說比較正宗的方言,但我的孩子雖然也會說,但已經是改良過的,二非是那種地方特色極強的老家話了。我覺得普通話要學,但方言如果丟掉了,才可惜。不是說一個人的可惜,是整個社會的可惜!我倡議,大家一定要把方言傳承下去,讓文化保持多樣化的美。


im卡卡


曾經也擔心這樣的問題,我們夫妻城鄉結合,妻子廣州人,我是汕尾人,工作的緣故留在廣州,所以兩個孩子最初學習的是廣州話,對汕尾話一竅不通。

每逢回到家鄉,就會產生這樣的尷尬:親戚朋友問孩子會不會說家鄉話,孩子一臉懵逼,大家就會笑話孩子“忘本”。

01 別讓“執念”左右,語言的本質是溝通

執念是一種很可怕的情緒,在家鄉話這一點上,也曾經歷了不少因為執念而起的事件,最終受損的是孩子。

表姐和表姐夫是我們本地人,但是在深圳經商,表姐夫認為孩子不懂家鄉話就不算家鄉人,這種執念使然,他一直堅持用家鄉話教育孩子,但孩子生存的環境中,卻經常要接觸普通話、粵語。

這就讓孩子在多語言環境中形成了語言障礙,直到4歲還不會說話。上不了幼兒園,也與小區內的其他小朋友無法交流。

夫妻兩還以為小孩得了什麼病,到處尋醫問藥無果,花費醫藥費無數。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統一語言環境,因為幼兒園普遍要求講普通話,所以全家人強制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很快孩子就說得很流利了。

別讓這份執念左右自己,比起語言,血脈的傳承才是證據。語言的本質是溝通,如果語言無法溝通,那麼它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義。

02 首先,我們是中國人

不管處於哪個地區,說著什麼樣的家鄉話,首先我們是中國人,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

多年前很尷尬的一幕,當年小學生時代,跟著父母去廣州,因為不會說粵語用普通話問路,客運站的人態度極差,回到完還伴隨一句“死撈頭”;坐出租車,講普通話還要被宰...

現在就很少這樣的情況,大家都已經清楚的意識到,普通話是我們的根,在有了根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茁壯成長,最終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地域語言,同樣如此。

03 不要以此逗弄孩子

強調一下,不要用孩子不會說家鄉話,來逗弄孩子。

就如我們家的情況,一些不注意的親戚,有意無意的告訴孩子“你不會說家鄉話,就不是這裡人。趕緊回廣州去”,而同樣,回去妻子家鄉也是如此“你不會說這裡話,就不是這裡人,趕緊回汕尾去。”(妻子的家鄉話是帶地域口音的粵語,跟標準粵語略有不同)

這讓孩子很難受,女兒曾經問我,他們是不是因為我不會說他們的話就不喜歡我?

孩子很難分辨什麼是玩笑,什麼是認真,但他們能感受到被傷害。


淅爸育兒記


許多家長只用家鄉話和孩子交流。孩子不會說家鄉話真的好嗎?

我認為家長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是正確的,因為國家提倡普通話,你想想中國這麼大,南北相差這麼遠,有時候南北真的不像一個國度了。如果不用普通話交流,那會是一個什麼情況?那互相還能交流嗎?你比如說我住在廣東,我也過來十五六年了,有時候出去買東西,碰到那種不會講普通話的老人,真的很著急,所以國家提倡說普通話。老師授課的時候也要用普通話,這樣我們的語言比較統一,方言的話,孩子能聽懂就好。兒童最好不要學方言。因為普通話字正腔圓。能表達的更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