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蓮到底是什麼蓮

李雪蓮考

李雪蓮到底是什麼蓮

潘金蓮Vs秦香蓮

《我不是潘金蓮》原著小說沒看過,電影看的也是槍版,趕上偷拍的人不專業,老是晃來晃去,畫面再模糊點,基本上就跟記者暗訪差不多,這時候再看屏幕上的大圓圈,意思是八個字: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管窺是個眾生相,是客觀的視角,看客用誰的視角去理解就是誰的道理,就像是盲人摸象,所以說這個電影挺有味道,也挺危險,正所謂仁者見仁,淫者見淫,要是個齷齪的人,那看到的就是套路,要是個局內人,看到的就是委屈,要是個心懷不滿的人,看到就是暴力,要是個打醬油的,那看到就是個笑話。其實這也符合了一個好故事的標準,但它的危險之處在於,邏輯隱藏的太深了,妥協的又太淺白了,這樣一來,球面體小說的轉動功能就有點不太靈活了,觀眾容易順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我也是犯了這個錯誤,還沒看完就急著去搶白,後來想象挺慚愧的,寫個小文章意思一下。

還是先從潘金蓮說起吧。話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雷,但潘金蓮卻沒那麼多,如今說你不是潘金蓮,那你又是誰?秦香蓮?我覺得單說演技,范冰冰演的應該沒什麼問題,挺努力的演了個秦香蓮,可是這肯定不是秦香蓮的故事,那演的越努力就離人物越遠了。我個人認為,這個故事說的不是潘金蓮,更不是秦香蓮。

是祥林嫂。

一個新社會的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在新時代裡有了新的機遇。

咱們從故事本身去分析,首先說起因,貌似就是兩口子想多分房子鬧假離婚,這樣的事太多了,大多數都復婚了。也有復不了的,還有的假結婚離不了的。要說是假結婚離不了,去找政府趕巧了還能給你解決了,可是你假離婚政府還能強迫判你們復婚嗎?很好想明白的事,所以沒人把事情做大,因為大多數都知道自己理虧了,在這件事上是你先不講究了,法律再怎麼著它也是法律,不能由著你的性子來。因為這個就告狀,還層層上告,其實她心裡不清楚嗎?就算告到國家主席,也沒權利判人家秦玉河離婚,再立即跟她結婚。可是她有個幻覺,就是告的越高,告的越久,委屈就越大。她根本不覺得告狀能告出什麼名堂,要是覺得能搞出名堂,也不至於上來就找殺手解決問題。她就是想搞掉秦玉河,從這一點上看,弟弟,屠夫,政府,都是一碼事,都是一把殺豬刀。

可是她發現搞不掉秦玉河,那就只能洗乾淨自己,那就是用不斷告狀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她這不是告狀,是撒嬌。

這本該是個祥林嫂的故事,可是新社會卻給了祥林嫂新的福利,你只要堅持上訪,就會受到廣泛的關注,也就是說,她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要搭上好多人,而且那些人還都不是死在了潘金蓮上面,看著那些人像蘋果熟了一樣往下掉,她可能又增添了為民除害的幻覺,在新社會的福利中,祥林嫂變成了女俠,領導幹部們越掙扎,廣告效應就越大,她的幻覺也就越嚴重。

其實整件事情當中,直接對不起她的有三個,秦玉河,大頭,局子。前倆都有淵源,先不說,就最後那個,確實是欺負了她,但也算是幫了她,給她在上訪的天平上添加了砝碼,從此她不再提秦玉河了,直接是上訪被迫害,一個孤身女子,被丈夫拋棄了,上訪無門,還被關進去了,這履歷到哪兒都夠用了。

為啥說她撒嬌呢,因為她後來不告了,不告的原因是要跟大頭結婚了,有事幹了,敢情告狀就是個寄託,搞不搞的掉秦玉河都是個副產品,搞掉了那麼多領導幹部更是意外收穫。後來大頭騙了她,她又要去告狀,告不告狀全看心情。

任性啊。

這一任性,把為啥告狀就給弄擰巴了,所有的委屈都可以因為秦玉河死了就釋放了,其實她後來告的狀跟秦玉河死活都沒多大關係了,可是她自己都告糊塗了,也可能開始就沒弄清楚。

所以王公道才低三下四姐呀姐的。

王公道為啥怕她呢,因為王公道明白呀,這裡邊來龍去脈他看的最清楚了,他知道這李雪蓮是個糊塗人,你跟糊塗人講道理肯定是不行,跟她來硬的也不行,再說她那點事你犯不上來硬的呀。

你只能等著她自己想明白了。

王公道其實是個既得利益,要是沒有李雪蓮他當不了官,可是他一當官,李雪蓮又隨時可能把他給拉下來,也就是說他當不當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李雪蓮上不上訪,為什麼李雪蓮一上訪他就當不了官呢,因為上邊會不高興,也就是說前任的幾個倒黴蛋下臺的直接原因不是李雪蓮上訪,是李雪蓮上訪讓手掌不高興了。

鬧了半天,王公道們怕的不光是上訪,更怕沒頭腦和不高興。

當然了管的越多怕的越多,王公道的怕跟市長的怕肯定不是一個層面,這個就不說了,大家都懂。

可是李雪蓮不是手錶,不帶就沒事了。他們等李雪蓮不起,誰也沒功夫等她想明白,萬一她想不明白呢?

貌似這個故事就無解了,半路殺出來了個賈聰明,賈聰明跟廚師大頭差點就成了李雪蓮終結者,可這倆人太低層了,光有吳用的陰損,沒有諸葛亮的肚量,事還沒成呢就分贓不均,他們這一出不成則已,成了更麻煩,反正早晚也得露餡,到時候李雪蓮再加一個騙婚的狀子,那可真是動力無限了。所以他倆最大的福利也就是范冰冰的裸背了。

最後終結這件事的是秦玉河的死,縣長跑來告訴李雪蓮秦玉河死了,其實心裡是沒底氣的,因為他也是明白人,李雪蓮要是說一句秦玉河死不死跟告狀沒關係,他也接不上茬,恰恰這句話就好使了。人死為大,任性的源頭沒有了,氣也就沒地方可撒了,這就是李雪蓮的邏輯。

縣長的成功,也就在於轉換成了李雪蓮的邏輯想問題。

至於秦玉河,是個最應該喊冤的人物,不是說他有多冤,是所有的冤都讓李雪蓮喊了,都沒給他申辯的機會,他也不可能有機會,他要是有機會申辯,故事的策略就變了,像這種獨角戲,這頭越是來勁,那頭就越是得繃住了,一個繃不住,這邊的戲就沒了,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這個故事裡秦玉河就是個鈴鐺,系鈴鐺的不願意解,大家只能眼巴巴地等著鈴鐺自己掉下來,所以秦玉河對故事的貢獻就是,死。

至於秦玉河死沒死,這是魂鬥羅裡的水下八關,說有的沒見過,說沒有的還不甘心,結尾李雪蓮又甩出來一句,假離婚是為了要二胎,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前邊的故事就推翻了。

這句話才跟潘金蓮搭上關係了。

沿著這個故事線索下去,就是李雪蓮要二胎,這太複雜了,等於說兩口子假離婚,一個騙房,一個騙人,而這些都沒成立,因為李雪蓮流產了,秦玉河又違約了,秦玉河一違約,李雪蓮,人,房,二胎,一個也沒落著,現有的孩子也跟了秦玉河,她要是帶個孩子也不可能有功夫十年如一日的告狀去,那秦玉河要想過小日子,幹嘛還把孩子給帶過去,所以說一個巴掌拍不響,秦玉河有秦玉河的委屈。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秦玉河就沒死,他很可能是被縣裡作了工作,舉家搬到別的地方去了,要不然的話,秦玉河死了,李雪蓮不把孩子接過來,也尋死覓活的,那是個什麼道理,她八成是發現了秦玉河詐死,鬧得再大也折騰不著秦玉河了,獨角戲不能承受之輕,失衡了。

馮導有點不仗義了,問題都解決了,幹嘛還不給人家個名份,再說講故事也沒有這麼幹的,要說也早說,放後頭沒勁,放前頭又怕鎮不住。

算了,收一收咱們野馬一樣的思維,不加磅了。就當那句臺詞是後加的。

故事其實是終結在了世外高人範偉那,這才是真正的李雪蓮終結者,從頭到尾李雪蓮都是活在一個俠女夢裡頭,這個夢越矚目,就越不容易醒,直到碰上一個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果農,面對她的生死都顯得那麼超脫,這是故事裡唯一一個不配合李雪蓮撒嬌的人,還鼓勵她死到對面的果園去,那樣對他來說更有價值。這才讓李雪蓮的俠女夢徹底破滅了。祥林嫂加堂吉柯德的合體,就還原到真實的李雪蓮了。從這個角度看,美術處理上范冰冰的俠女範就更貼切了。

李雪蓮到底是什麼蓮

俠女範女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