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正廳級官員倒了:微博數十萬粉絲,人前儒雅、人後齷齪

近日,最高檢發佈消息:廣東江門市原市長(正廳級)鄧偉根已被提起公訴,起訴書稱其自1995年開始斂財,“數額特別巨大”。

鄧偉根的微博有數十萬粉絲,堪稱“網紅”官員。

幾日前,貴州的一位“70後”廳官黃秋斌落馬,清華大學畢業,34歲當縣長,是媒體鏡頭下的明星,曾在央視上侃侃而談,向全國人民介紹黔東南。

“網紅”正廳級官員倒了:微博數十萬粉絲,人前儒雅、人後齷齪

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如果不去踏實幹事,不去嚴於律己,不重視自己的“內部建設”,反而把精力放在權力運作、關係運作、文字運作上面,不僅運作不出好形象,只會被揭去畫皮,露出醜陋的真面目。

人前塑造“親民”“文藝”網紅形象

人後收受鉅額財務、搞迷信活動

在微博上,鄧偉根有不少光鮮的頭銜:學者博導、曲藝愛好者、攝影發燒友等,一直給公眾製造出“親民官員”、“明星市長”的模樣,忽然其因貪腐落馬,令人愕然。

1962年出生的鄧偉根在暨南大學學習、工作了14年,1995年離開暨南大學,進入順德市政壇。誰知,1995年也成為他貪腐犯罪的起點。

在網上,鄧偉根給自己打造了三張標籤——

其一是學者、博導。他從政前長期在大學任教,而且即使當官後也一直在帶暨南大學的研究生,並且自稱“學術研究是人生中最大樂趣”。10年從政生涯中,他出版了《產業生態學導論》、《產業經濟學研究》等書籍。

其二是攝影發燒友。2009年以佛山副市長身份與網友在線交流時,鄧偉根就披露稱照相機基本上帶在身上,走到哪裡拍到哪裡。為了拍一組照片,他用一年時間往返祖廟50多次。

其三是曲藝愛好者。他是南海區曲協會員,在2014年某個文化交流演出中,他還與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一起登臺獻唱,有人評價他“唱功很專業”。

在微博上面對網友,鄧偉根感嘆季節變換,“千古高風說到今,春之華,秋之實”,週末“聽兒子彈鋼琴《春江花月夜》,女兒彈古箏《戰颱風》,享受極其幸福的天倫之樂”。

然而,“親民”、“網紅”的背後,卻是齷齪與不堪。檢方指控,1995年至2017年,被告人鄧偉根在擔任順德區委常委、高明區區長、高明區委書記、佛山市副市長、南海區委書記、江門市委副書記、江門市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獲取工程項目、變更土地性質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之前的處分通報中更是披露,鄧偉根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長期搞迷信活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多次接受他人安排的打高爾夫球活動;違反組織紀律,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利用職權在幹部職務晉升方面違規為他人謀取利益;違反廉潔紀律,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金,長期無償佔用管理和服務對象提供的車輛;違反生活紀律。

紀委評論此人為“理想信念喪失,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淡漠,經濟貪婪,道德敗壞……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所謂“網紅”面孔,不過畫皮一張。

“兩面人”的演技再好終會落幕

要說近年來落馬的“網紅”官員,有必要提一提安徽出版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亞非(正廳級)。

這位中紀委機關報點名批評的“網紅”,社交賬號上有400多萬粉絲,而且經常發表一些勵志的文字,一副充滿正能量的樣子。

他曾介紹說,自己一度平均每天發四條微博,早上一條勵志,中午一條關於企業管理,晚上一條聚焦生活情趣,睡前一條涉及文化思考。

人們可能料不到,此人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安徽紀委的通報顯示,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集政治上蛻變、經濟上貪婪、生活上腐化於一身,把江湖義氣帶到組織生活,搞“小圈子”和“一言堂”。此人毫無黨性原則和組織觀念,長期搞迷信活動,不但違規公款發放拜年紅包,還大肆斂財、違規兼職取酬、濫發津補貼。被開除黨籍並取消退休待遇後,其因涉嫌受賄犯罪,被移送司法。

檢方起訴書顯示,王亞非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他人所送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522.3萬餘元及美元4.75萬元、金條400克,為他人在業務承攬、資產重組、職務提拔等方面謀取利益;個人決定將單位公款借給其他個人使用、或以單位名義借給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合計挪用人民幣8150萬元歸個人使用,進行營利活動。檢察機關認為,應當以受賄罪、挪用公款罪追究王亞非刑事責任。

中紀委機關報評論道,“表面陽光,背後陰暗;人前儒雅,人後貪腐。王亞非可以說是一個‘兩面人’的典型。近年來查處的案例中,這樣的官員不在少數。

不少腐敗分子在任時,常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對腐敗深惡痛絕,聲色俱厲要求下屬要廉潔自律,聽起來慷慨激昂,實則是口是心非。”

與官場上大部分幹部低調的作風不同,確有一些官員反其道而行之,樂於、善於在媒體和網絡上亮相,這對拉近官民距離、樹立為政者親民形象很有幫助。但是,也有人是在藉機演戲。有的腐敗分子深諳宣傳之道,定期要在報紙上露個臉,去哪裡都要求記者隨同。還有的喜歡給自己冠上文人雅士的頭銜,“雅好”雖則不少,卻不是真正用來陶冶情操的,而是以此文過飾非、製造假象。

不過,這樣的表象之下,醜陋的真相難以掩飾。中紀委機關報評論指出,心裡越是發虛便越想掩飾,行為越是貪婪便越想通過各種方式製造良好形象。可假的畢竟是假的。戲演得再好也終要落幕,妝化得再濃也有卸下的時候,臺詞再精美也不能代表客觀事實。言不由衷、虛與委蛇終究是沒有內裡支撐的花架子,如同一株植物,根子腐爛了不去治理,只在花朵上澆水明顯是捨本逐末。

十八大以來,“零容忍、零界限、零死角”的反腐風暴,導演了一場場“貪官現形記”,“網紅”官員們發雞湯文的“偽裝”,終難逃“東窗事發”的悲慘結局,就是最好的警示與告誡:

演技再好終會落幕。

來源: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