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田:永遠《閃閃的紅星》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兩岸走。


  雄鷹展翅飛,
  哪怕風雨驟!
  革命重擔挑肩上,
  黨的教導記心頭……”
  每當聽到這首《紅星照我去戰鬥》的紅色經典歌曲時,就想起了中篇小說《閃閃的紅星》,也想起了作者李心田。

李心田:永遠《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作者 李心田

李心田,江蘇省睢寧縣人,1929年出生。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華東軍政大學學習,先後擔任前衛話劇團創作室主任、副團長等職。從1957年起,發表了不少兒童文學作品。1961年,中國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說《兩個小八路》,受到讀者歡迎。責任編輯李小文要求再給孩子們寫一本書,他開始了《閃閃的紅星》的創作。

李心田時任部隊文化速成中學教員。許多學生的父母都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他們在戰爭年代將孩子分送別人養育,等到全國解放後才找到父親。其中,一位老紅軍長征時留給家中的只是綴著一顆紅五星的帽子,還寫著他的名字。後來,這位紅軍的兒子正是拿著這頂帽子才找到了父親。類似真實的故事很多,觸動了李心田的心絃,也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1964年,李心田終於完成創作,起名《戰鬥的童年》,將稿子寄到了北京。不久,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長期深入部隊,1970年任濟南軍區創作室副主任,繼續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當時的出書,審查極為嚴格,後經集體研究決定出版《閃閃的紅星》,但提出了修改意見。李心田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將冬子媽對丈夫的依戀、紅軍走後的失落感、對白軍的恐懼感等都刪去了,增加了毛主席在革命中重要作用等內容。

  1972年5月,《閃閃的紅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一夜爆紅:全國18家出版社聯繫出版,累計印刷數百萬冊。同時,被被譯成英、日、法、越等十幾種文字在全球傳播,法國的麗阿夫人因翻譯此書獲獎。

李心田:永遠《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封面

1974年,《閃閃的紅星》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改編為同名電影在全國上映,引起轟動,贏得下至幾歲孩童、上至領導的喜愛。各地在少年兒童中廣泛開展了“學習潘冬子,爭做黨的好孩子”的活動;朱德委員長看了影片後的翌日,欣然執筆,為外孫女寫下了“閃閃紅星”四個大字。後來,這幅手跡被陳列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一次,北京作家劉厚明遇見李心田時說:1978年,自己參與的代表團去坦桑尼亞的一個鐵路建設工地,晚上放映電影《閃閃的紅星》,群情激盪,掌聲熱烈,氣氛活躍。該工地負責人振臂高呼口號,工人們也大聲高喊。劉厚明問翻譯他們喊什麼,翻譯說:“向潘冬子學習,把鐵路建設好!”劉厚明笑著說:“你的作品已影響到國外了!”

“風雲變幻,春秋更迭”,如今,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但《閃閃的紅星》一直受到廣大少年兒童的歡迎,一印再印,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勵志文學作品,感動、教育、影響了兩代孩子,在心中烙下難以磨滅的紅色印記,甚至產生了“現象”,成為中國文壇的奇蹟,值得後人深入研究、探討、學習和總結。

李心田:永遠《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劇照

《閃閃的紅星》為什麼長期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原因固然不少,但主要的卻是:

1、作者對毛主席的文藝思想理解的深刻,領會的正確,落實的到位,堅持了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文藝創作原則。

2、作者具備了紮實的生活體驗、飽滿的革命激情、深厚的文學功力和嚴肅的創作態度。

3、作品題材重大,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集中反映了土地革命時期特定環境中復辟與復辟的激烈鬥爭,充分彰顯了正義必定戰勝邪惡的客觀規律。

4、作品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既有志向遠大、精神高尚、意志堅強、感情純真的共性,也有鮮明的個性。

5、作品思路清晰,語言樸實,敘事流暢,蘊含豐富,風格明朗,氣勢恢宏。

2019年7月3日,中國著名軍旅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李心田在濟南逝世,但《閃閃的紅星》卻永遠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