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曾經的玻璃塔拆除後,楊家坪商圈新地標即將建成。

從上個世紀起到今天,楊家坪商圈地標經歷了第一次開建-拆除、第二次重建-又推倒、第三次再建過程。

三次商圈地標累計投入多少財政,一般百姓不清楚。清楚的是,即將建成的第三次商圈地標---九龍門,未來結局將會重蹈覆轍:拆除。

楊家坪,我為商圈地標哭泣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楊轉時代的銅製地標

第一次商圈地標,始建於上世紀楊家坪轉盤時代,習慣簡稱“楊轉”時代。

如果不是上網搜圖查找,已經記不起楊轉時代那個銅製塑像。當看到老照片時,既看不明白銅製地標與那個時代的關聯,更看不明白一個城市地標該有的長遠意義。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伴隨楊家坪步行街廣場開街、重慶第一個輕軌/地鐵開通時代的玻璃塔地標

第二次商圈地標,重建於楊家坪步行廣場時代,也是重慶首條輕軌/地鐵開通時代。

與其說是地標,不如說是輕軌建築配套。第二次商圈地標,看不出代表的城市文化,從建築本身看,也實在看不出地標建築科技含量、地標建築科技藝術之美。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即將建成的楊家坪第三次地標-九龍門

即將落成的第三次商圈地標---九龍門,無疑將重蹈前兩次覆轍:拆除

首先,九龍門整體組合造型不美。

九龍門四根立柱,取義取形繁體字“門”;四根立柱守護中間,龍鳳圖案組成一個大圓。新地標想表達“龍”、“ 門”含義,但整體組合造型,卻被市民吐槽為煤氣灶、火鍋灶。另外,九龍門外方內圓的造型組合,也與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外圓內方相背逆。

第二,九龍門地標與周圍環境風格不合。

新地標運用中國傳統元素、古典主義表現風格;上方橫穿而過的輕軌,顯而易見的現代主義風格;楊家坪商圈內城市建築,一律為現代主義風格。

不是任何風格的組合都可以叫做Art-Deco.裝飾主義。九龍門新地標,與楊家坪商圈環境、城市建築、現代輕軌,在風格上顯得格格不入,古典主義地標矗立商圈中心,顯得不倫不類。

第三,九龍門地標缺乏時代主題。

九龍坡區名,就跟觀音橋地名一樣,僅僅是一個名字符號而已,嚴格講,是沒有文化內涵支撐的。退一步講,即使有,也沒能在重慶人心中,建立起“觀音”、“九龍”文化認同。因此,硬生生從“九龍”文化出發塑造一個新地標,至少不討巧。

長期以來,解放碑的商業、沙坪壩的教育文化、九龍坡的工業製造深入人心。當面對現代製造業的今天,在面對馬雲提出的新制造時代,在面對2019重慶智博會結束不久的當下,如果從九龍坡歷史以及未來產業角度出發,楊家坪商圈地標是否可以表現新制造時代主題?

如果不立足於產業,而立足在商業商圈層面考慮,那麼新商業、新零售時代,新商業、新零售時代智慧商業街,這樣的時代主題,是不是楊家坪商圈地標可以考慮表現的方向,並搶先重慶各大商圈推出?

楊家坪,我為商圈市容市貌哭泣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樓上住宅,樓下商業成為楊家坪步行廣場普遍現象

首先得承認,楊家坪商圈的“商”、“住”混合現狀,是制約商圈市容市貌的根本。

今日解放碑商圈走過的“商”、“ 住”分離之路,是楊家坪未來必然的經歷,也是改變現狀的根本措施。

雖有客觀現實制約,但楊家坪商圈三大亂狀,硬是將一個都市中央商圈,活生生搞成了一個趕集的巨型鄉場。

1、步行廣場內主要街道中央,設置長期經營的臨時店鋪,別的壞處不說,視覺上產生的雜亂城市印象是存在的。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楊家坪商圈內主要街道中央的長期經營臨時商業門面

2、不加數量控制的各種戶外商業招牌,已經不適於中國進入休閒時代的商業時尚標準;大量戶外招牌停留在簡單製作工藝,對比解放碑、觀音橋新材料、新工藝戶外展示,楊家坪商圈太LOW,九龍區本地人也不得不承認。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裸露在外的大量招牌,是楊家坪商圈雜亂的突出現象

3、商圈噪音,趕得上傳統制造業時代工廠機器聲。商圈內街鋪,無論是電器賣場,還是百貨小店,各種高功率音響每日此起彼伏;遇到節假日或週末商圈設展,噪音分貝進一步加大。最恐怖的是,每日傍晚廣場舞噪音,從新世紀門口、建設影院門口、國際金融大廈正對廣場……哪裡有步行廣場空地,哪裡就有廣場舞噪音。行人經過,或者聽不見聽筒聲音,或者就是扯起嗓音電話,害怕對方聽不見。

楊家坪,我為你哭泣:九龍門新商圈地標將重蹈“拆除”覆轍

楊家坪最大噪音製造地

楊家坪,我為商圈缺乏超前意識哭泣

楊家坪就象一個補鍋匠,哪裡有漏哪裡補,缺乏一個超前、長遠眼光。

轉盤不行了,就簡單跟著上一個步行廣場。作為重慶傳統五大核心商圈之一,唯一擁有地上輕軌穿過的核心商圈,有沒有考慮打造一個輕軌商圈的別樣城市風景?

步行街廣場擴容,在已經擁有龍湖西城天街購物中心後,有沒有考慮過引入國際國內頂尖商業,推動商圈時尚進步,而非停留在原來水平?

曾經楊家坪轉盤時代,團結路個體戶一條街,以及後來的楊轉時代地洞,全市最大規模的地下商場個體戶經濟,雖然商業簡陋,但楊轉時代跳動的強而有力時代感,反而是楊家坪商圈自步行廣場起到今天所缺乏的。

楊轉時代,團結路個體商業闖出了“小香港”美名;楊家坪地下商場經濟,走出了全市最大規模、最具知名影響力。

那是夾在兩個國營大廠下的(當年建設廠、當年空壓廠)計劃經濟與個體戶經濟的火花碰撞,那種內陸重慶改革初期的時代震盪、那種敢於向前的闖勁活力,因楊家坪商圈改變九龍坡一代人。

組團城市重慶,一個商圈代表並推動一個區域。楊家坪商圈,需要繼承楊轉時代敢闖精神,走出當下重慶商圈競爭時代自我個性與活力,找回屬於九龍坡人的自信,讓九龍坡人為你驕傲著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