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01療愈,是獲得心靈開放的基礎


在學心理的時候,我大部分時間能順利的理解相關理論,但唯獨涉及"俄狄浦斯情節"這部分理解起來很有困難。


俄狄浦斯衝突說的是孩子對異性父母的佔有心,和對同性父母的排斥心。也許我的成長環境比較畸形,所以,無論我怎麼覺察,都覺察不到我對我爸有什麼覬覦之心,對我媽有什麼弒母情節。


對父親的感受,始終是個迷。我也很少去深究這個話題,也許在我的潛意識中,自動化的隔離掉了關於父親這部分的期待。最明顯的例子是即使我很長時間不跟我爸見面和聯繫,我也不會想起他,更不要提想念他。


前幾天我回家吃飯,正好趕上過五一,我爸又去超市買便宜貨的時候,買了一些龍蝦和花蛤回家做。吃飯時,他沿用一貫的風格,大力標榜自己如何精明,怎樣精心挑選了每一隻花蛤,確保它們都是活的。在自我標榜的時候,他說:我還是不能死,我要是死了得每個月損失好幾千塊錢(退休金),這樣也會影響生活質量的。我媽在一旁馬上附和道:那當然,你可不能死,你死了不但每個月沒有退休金,而且家裡的活也沒人幹了。採購和搞衛生,這兩大項可是很累人的,這麼大的房子,要是讓我一天擦一次地,我可覺得腿疼。


我爸呵呵一笑。繼續說:你也不能死。你要是死了,33(指的是我)肯定就不來了。一邊說,他還一邊做出嫌棄的表情,模仿我嫌棄他的樣子。


我媽哈哈大笑說:你把銀行卡全都交給33她就來了。想了一下,她又推翻自己:那也不行,你把卡全交出去,33更不來了,哈哈。


我在一旁聽著他倆一唱一和,不置可否。


現在,在我人到中年,父母也接近人生暮年的時候,似乎是我們家的家庭氛圍最和諧的時候。我平時自己居住,週末時過來,雖然他們已年近七十,但仍老驥伏櫪,我在這裡除了吃喝睡玩,什麼都不用幹。


其實嚴格的說,這種狀態並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已經延續了十幾年,從我結婚後就是如此。以至於很多人都無法想象我曾經和我爸勢如水火的場景,在我的朋友們眼裡,我的家庭氛圍非常和諧,父母對我也很寵愛,在他們眼裡,我爸是個和藹的老頭兒,而我媽更是讓人羨慕的理想媽媽。


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看到的也沒錯。我自己也確實在這十幾年中被療愈和滋養。如果說在我童年和少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恰當的愛,甚至還有傷害,那麼在我成年之後這十幾年,家庭的確是給了我很多滋養。


有傷,也有愛。這才是事實的全部。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在學習心理的過程中,我洞見到的其中一個真相就是:我之所以學的快,學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我來學習之前,就已經獲得了來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相當程度的療愈——人的心理,只有在療愈和完整的狀態下,才能具有開放性,吸收和接納更多的新認知。而在受傷狀態下,人的心理是防禦和蜷縮狀態,很難打開自己。洞悉這個真相,也讓我的自戀被打開了很多。我意識到原來不是我多聰明、有悟性,而是因為我已經獲得了療愈,才有這樣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說,一個人只有真正看清了真相,才能打破自戀,這時候,內心的謙卑才會真正的長出來。否則用"超我"要求自己要保持謙虛,那不過是一種虛偽的假象。


不過,雖然這種狀態已經延續了很久,但我還是能感覺出來,在最近幾年似乎更加漸入佳境,除了不再爆發戰爭之外,我和父母之間還多了幾分親密。甚至在很多時候,都讓我有恍若隔世之感,彷彿時光倒流,我重新回到一個小女孩的狀態,而父母也是當年那個年輕的父母。


寫到這,我想起心理學的一個流派"格式塔",格式塔把重點放在我們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上,也許在我的潛意識深處,渴望時光倒流,重新被父母養育的未完成事件一直還有殘存,也許正因為如此,"自我負責"這四個字其實很難做到。我敢說,99.9%的人,都做不到。


所以,仍然需要經常提醒自己。這很重要。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02 人只有一種關係,就是ta在早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剩下所有的關係,都是這種關係的翻版


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深刻而深遠的。所以,客觀上說,人只有一種關係,就是ta在早年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剩下所有的關係,都是這種關係的翻版。


雖然我覺察不到我對我爸的愛,覺察不到我對他有"渴望被父親認同"的未完成事件。但是,從我與別人的關係中,卻可以折射出我與父親的關係的影響。


比如,我喜歡的異性類型。很明顯是和我爸完全相反的類型。我爸焦慮、急躁、仔細謹慎,而我會被寬厚、溫和、不具攻擊性的人所吸引。而我十分討厭大男子主義者,雖然本我爸身上並沒有大男子主義的傾向,但在"控制慾"這方面,他和大男子主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基於對控制的敏感,讓我能迅速判斷出人群中的直男癌。


再比如,對於權威的逆反,按照分析,應該也來自於我對我爸的投射——父親,是權威形象的根源。


再比如,我的性格里,有頗具"男子氣概"的部分。比如獨立、膽大、理性、爽朗等,這些性格特質讓我在女性中頗受歡迎,嬌滴滴的校花們會靠在我的肩膀上說:"你如果是男的我就嫁給你"。這些偏中性色彩的性格,大概也來自於我對我爸的不認同。我爸有很多地方表現出的是非典型的男性特徵,比如特別仔細、愛乾淨、吝嗇、情緒化等。在我內心深處,我不認可他的這些非典型的性別特徵,以至於自己滋生出來與之相反的特質,來填補內心中對"理想父親"形象的期待。


同樣是性格。我的性格中還有與"男子氣質"完全相反的一面,也就是感性、細膩、女性化的一面。雖然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複雜的,但我性格中的兩極分化更劇烈和明顯一些。這一點,和"父女關係不好"也有直接的關係。


女性化的一面,多表現在獨處和親密關係中。男性化的一面,則更多的表現在社會關係中。相比男性化的一面,女性化的人格面具也許更接近潛意識。


這裡面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因為沒有得到來自父親系統的有效的心理支撐,所以滋生了獨立堅強的一面。同樣,因為缺失,會讓我在親密關係中嚴重退行,冥冥之中尋找缺失的父愛。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曾經讓老公給我買過一個嬰兒的奶瓶喝水。雖然沒用幾天(因為口太小,喝著費勁),但這種心態很明顯是一種退行。因為缺失,所以終生都在尋找。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心智成熟的晚,可能是因為在潛意識裡拒絕成長。不想成為一個成人,更不想負成人的責任。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我認為,父女關係對女兒的影響,在親密關係中體現的最為典型。


可以說,我在父親面前多疏離,多不親密,在愛人面前就有多糾纏。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我對除我自己以及親密關係的人以外的人,均毫無興趣。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典型的"共生"關係。沒有獨立人格的我,依附於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我的眼裡只有他——其實更為準確的說,應該是我的眼裡只有我自己,因為"他"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投射,並被"我"賦予了理想父母的期待。


所以,這並不是真正深入的關係,而是深深的自戀。因為在自戀中,關注的重點是自己,眼裡根本看不見別人,所以,勢必會對另一方造成剝削。


關於親密關心,可能真的要多說兩句。人一生其實有兩次被動成長的機會,一次來自於父母的養育,另一次來自於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好的親密關係(好的愛人)能夠很深的滋養有心靈創傷的一方,所以,從這個角度說,稱愛人為"再生父母"也不為過。


只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帶著各自的傷痕。我們都渴望在對方身上獲得滋養,但卻常常忽視對方和我們一樣,也傷痕累累。所以最終很可能會兩敗俱傷。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能在親密關係裡獲得療愈的人,是非常幸運的。而我們的成長,除了運氣,最終還是要回到自我的"主動成長"之上。


"關係"大於一切。


接著說回我自己。坦白的說,我很容易被一類男人喜歡,。因為我身上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吸引人的特質,不過這部分如果繼續寫下去,恐怕會引發不適,因為有自吹自擂之嫌。畢竟自誇總是一件彆扭的事情。


我分析過,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大概是因為我身上具有一些複雜的特性(正如我前面所說的矛盾綜合體),它們恰好符合了雄性動物底層的邏輯本能:狩獵天性。男人多是單線程生物,他們會被複雜多變的人物形象所吸引,繼而產生想挖掘眼前這個"寶藏girl"的慾望。


我的親密關係基本上都延續同一個模式:最開始對方很喜歡我,喜歡到痴迷的程度,隨著關係的深入,他們開始感覺到和我在一起相處的痛苦,但是又常常因為太喜歡而捨不得分開,進入愛恨交織的階段,到最後,忍無可忍,離我遠去。


所以,在我的婚戀關係裡,我常常扮演一個悲劇的角色:最開始被捧在手心的是我,但最後被對方拋棄的,也是我。


我想如果我不能看清這裡面的邏輯,就會永遠延續同樣的命運。不管換多少個人,內在的命運,都不曾改變。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03 構建"真愛"的關係


愛是療愈一切的方法。但問題是,愛是什麼?


我曾經是一個很缺愛的人,所以我不斷的索取愛。在這個過程中,我無意識變得非常"狡猾"——這個是一個負面評判,但是我想表達的意思是祛除負面評判之後的意思。這種狡猾,可能是一種因為渴望得到愛,而自動滋生出來的天賦。


記得有一個學心理的同學跟我有過這樣的反饋。大概意思就是說我雖然看上去無比率真坦蕩,但其實卻很"狡猾",比如我想要什麼,從來不會主動說,但是我會用很隱晦的方式讓別人明白,並乖乖送到我的手裡。然後我還一臉無辜的傳達一個信號:不是我要的,是你非要給我的。故而,我根本不用為別人的付出感恩。


可以說,這位同學相當目光如炬。當然,她的觀察也必然帶著她的主觀性。但是她給出的視角,卻並非無跡可尋。


我最開始對她的反饋很氣憤,覺得她是無中生有。後來我仔細覺察,發現自己好像的確如此。我想,這也是一個人在"索愛"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本能。因為不確定能得到愛,所以選擇不開口,但是又想得到愛,所以會萌生出很多"本事",吸引別人乖乖送上。同時,兩不相欠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不想負責。


隨著成長的深入,我逐漸看清一個真相:愛是在一個人的心靈被療愈之後才能滋生出來的產物。很多愛是自我投射,在自我奉獻中找到價值感,也有很多愛,是以愛為名進行的操控,滿足的是自己安全感的需要。它們都不是真正的愛。


以上關於愛的解釋,不僅限於親密關係,在親子關係中,道理也是一樣的。


真正的愛,是"利他"——這同時也是"愛"與"喜歡"的區別。所謂利他,就是你能真正做到尊重ta的節奏,按照ta的規律賦予愛——從這個角度說,那些親子關係不好的父母,往往是因為他們給出的不是"真愛",而是滿足自己某種缺失的、自以為的愛。因為如果是真愛,就必然帶有利他性。


這句話也可以簡單的解釋為,所謂真愛,就是如其所是。


聽上去很簡單,但做到很難。


我們所說的所有與"真愛"有關的一切,比如尊重、接納、共情、理解,都與之相關。


我曾經用無數的方法,比如暗戳戳的展現自己的優勢(聰明,機靈,撒嬌賣萌與理性才華並存)、扮演"倔強又引人同情的人設"博取對方人性中的憐憫等等,來吸引對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很難分清自己是出於愛還是依賴,是出於愛還是操控,就這樣在自我折磨與折磨對方中,延續著關係。


比如我會不斷的告訴對方:除了你,我對別人都很理智。其實當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同樣使用了"操控"的手段,我的潛臺詞是:我如此依賴你,信任你,所以,你要為我負責,你要按照我要的方式,證明對我的愛。甚至,你應該感覺到"榮幸",因為你是如此的與眾不同。


看來,雖然我沒學過pua,但卻無師自通的掌握了其中的邏輯。


我想,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證明一件事:我是可愛的、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是應該被愛的。用無意識的試探,來刺探自己的安全感。


不過這種方式肯定會失敗。因為它不是真愛。那些被操控和矇蔽的"傻子"也終於會在某一天清醒過來,絕塵而去。


事實上,因為善於自省,所以我很早(在接觸心理之前)就看清了自己,但是卻沒有改變。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看清和選擇自我負責之間,還有漫長的心路要走。


"自我負責"可不是說說這麼容易。


內心的療愈來自於覺知,所謂覺察即療愈。但是覺知之後,還有表達,表達之後,還有正向體驗。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當我不斷的確立"正確的方向"之後,不知什麼時候,就放下了對"索愛"的執著。我開始從心裡(而不是從道理)上相信,我是一個能夠自我負責的成年人,能夠自己給自己安全感,而不用再去依賴別人的施捨。


這種想象,不同於往日"倔強而孤勇"的獨立,而是一種更具"成人化"的方式:我相信我自己可以給自己安全感,但同時,也不排斥別人給我的善意。


心智化的成熟,大概就是這樣的過程。當一個人願意並且能夠自我負責之後,ta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愛流動——也就是願意在"關係"中如其所是,尊重對方本來的樣子,而不試圖通過操控和改變對方來獲得安全感。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安全感"的需要排在第二層,是僅次於生理需要的需要。對此,我最開始非常驚訝,後來釋然。我想很多人也許一生之中都沒有活出這一層次的限定,一生之中都在尋找安全感。所以,也就不可能繼續往上一層攀登。


"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這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的接受它,卻有漫長的路要走,幸好,我已經在這條路上開始前行了。


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札記(3):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的安全感


寫在最後


曾奇峰曾經說過,人格不健全的人,是沒資格談戀愛的。因為給出的往往是不恰當的愛,傷人害己。但是越是缺愛的人,卻往往越需要在關係中尋找靠山,填補自己內心的空白。於是這就形成了一對難解的矛盾。


人格在關係中形成,在關係中展現,同時也在關係中療愈——這也是我在過往的文章中經常引用的句子。對這句話,我感受頗深。


其實從來沒有完全準備好再去做的事,就像從來不存在"完美"一樣,我們所要做的,是在不完美的過程中,頂住"傷害感",學習構建新的、不同於過去的經驗,應對新的關係。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關係中不斷捶打、修煉。直到現在,構建起"我能夠自我負責"的信念。


如果這世界上只能選擇一件事堅持到底,那我就選擇"成長"吧。在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看清了很多真相,修復了和我爸的關係,不再抱著自己的創傷不肯往前走,甚至,還能夠真的如其所是,從心底裡願意尊重別人。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心理學的終生學習者與踐行者。歡迎關注,互動,點贊,評論,打賞...

你的評論,可能會成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

我為自己寫作,而產生共鳴的讀者,只是剛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