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大學》為什麼稱為大學,為什麼要位列四書之首?

戀想家


謝謝題主。

其一,為什麼要稱“大學”?

“大學”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小學”是講“詳百訓詁,明句讀”的,即研究字義、音韻、訓詁的一門學科,是做學問的基礎,是小學問;而“大學”則是先秦儒家道德修養及其基本原則、方法的總結和總結,是對儒家政治哲學的系統論述,所以講的是治國安邦“大人之學”,是大學問,因而稱為“大學”,儒學集大成者、宋代的朱熹曾經說過假如要了解儒學的話,得要先讀《大學》, “以定其規模”,就是說,先要了解儒學的整體格局,在此基礎上才能去讀《論語》。

其二,《大學》為什麼被列為四書之首?

朱熹把《大學》從《禮記》中單獨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並列起來,在撰《四書章句集註》時,《大學》成了《四書》之一。按照朱熹和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主要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體系和總綱,儒家君子治世的最高理想之所在,地位極高,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第二位是《論語》,第三位是《孟子》,第四位是《中庸》。千百年來,《大學》成為文人必讀書目之一。

其三,把《大學》列為“四書”之首是實至名歸的

《大學》是啟蒙啟智的重要讀物。《大學》在內容上,文辭簡約,條理清晰,論證嚴密,開篇即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三條綱領,緊接著又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方面,即“八條目”,這“八個條目”是實現三條綱領的途徑,它闡述了人提升自我、融入社會、承擔社稷責任的過程、方法、路徑。對於現在,對於人們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為社稷建功立業等等,都有深刻的實用價值,可以說超過了其它的經典著作。

再次感謝。


劍鋒園子


先來看:“大學”的“學”是什麼意思?

我們一般都把“大學”的“學”字,理解成“讀書學習”的學。儒生都是讀書人,所以,把“學”理解成“讀書學習”的學,看起來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可是,這個解讀,卻是個很關鍵的錯誤。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的語言中有了現代的“修行、修煉”的概念,而在此之前,中國人的語言中好像並沒有這一概念。但是,“修行、修煉”的內涵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卻是一直就有的!

那麼,在“修行、修煉”這個概念出現之前,中國人用什麼文字來表示的呢?

這個字就是“”!

換言之,在孔子的語言中,“”就是修行、修煉的意思。

SO,問題就來了。

修行、修煉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現在認識的修行、修煉,一般都歸於道教、佛教。道教的修行、修煉可以讓人長生不老,而佛教的修行、修煉可以讓人解脫輪迴。

從古至今誰都無法確認有誰,長生不老了。又有誰,解脫輪迴了。修行、修煉在我們的認識中,變成了非常玄乎的概念。

其實,修行、修煉一點都不玄乎,用心理學的語言來說,修行、修煉就是一種心智系統轉換的心理訓練。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古至今,一般的人對“人”的認識,就是“所見既所得”的唯一人體,以及基於這個人體的所有一切。我們用甲骨文來表示,就是下圖,這個“人”字。

(甲骨文“人”字)

而在修行、修煉者的知識背景中,“人”並不是這麼簡單的,那是相當、相當、相當複雜的,借用古漢字來表示“完整的我們”,如下圖:

(“完整的我們”的結構圖)

“完整的我們"包括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體”部分,這個“人體”也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那種“所見既所得”的唯一人體。而是一種重疊結構的“人體”。

這裡,要借用現在很流行的虛擬現實技術(VR)人工智能技術(AI),來幫助我們認識“完整的人”

我們所能感覺到的人體,只是“完整的人體”外在的一部分,就好比,在虛擬現實電子遊戲中,由我們操控的遊戲角色的身體,這個人體並不是“真正我們”的身體。

而且,這是個非常、非常、非常先進的虛擬現實,這個

“我們能感覺到的人體”上還自帶有意識,人的大腦是有意識的,這個大家一定能理解。但是,這個意識屬於“人工智能”式的意識。並不是“真正我們”的意識。

這個意識,弗洛伊德描述為“本我”,佛教唯識學描述為“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道家描述為“欲神”。

在虛擬現實電子遊戲中,遊戲裝備是很重要的。現階段的虛擬現實的裝備還比較初級,一般的配置是,VR頭盔、立體聲耳機,加上兩個操控手柄。

在未來,更高級的虛擬現實裝備,可能就是一件把人體感官全覆蓋的“體感衣”。穿上這件“體感衣”,對於遊戲玩家來說,“虛擬現實電子遊戲中角色的身體”與“遊戲玩家自己的身體”,兩邊的感覺與行為

是完全一致的!!!(大家體會一下這種感覺……)

遊戲玩家感受到的所有感覺,都來自於“虛擬現實電子遊戲中角色身體”上的感覺,而行為都發動於“遊戲玩家在現實世界中的身體”

這裡需要大家感受一下:遊戲玩家穿上這件把人體感官全覆蓋的“體感衣”以後,是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TA自己身體上的感覺都被“體感衣”給覆蓋了)。

這件人形的“體感衣”,就是我們感覺不到的另一個身體,既下圖中間,那個甲骨文“身”字。

這個“身”體,只是“真正我們”操控外在人體(左邊那個“人”字)的工具,也不是“真正我們”。

但是,這個“身”體上也自帶有“人工智能”式的意識。這個意識,弗洛伊德描述為“自我”,佛教唯識學描述為“末那識”第七識,道家描述為“識神”。

第二部分是“真正我們”的部分。就是下圖右邊這個古漢字“思”字。

在“真正我們”中,也不都是我們,“真正我們”不是一個生命,而是

一支生命團隊!其中,包含了“真正的我們”以及另外兩部分生命團隊的成員。

“真正的我們”,是“思”字的上半部分,頭頂骨囟門的象形。弗洛伊德描述為“超我”,佛教唯識學描述為“阿賴耶識、阿摩羅識”第八、九識,道家描述為“真君、元”。

另外兩部分生命團隊的成員,是“思”字的下半部分,無意識(心)的象形。弗洛伊德描述為“前意識、潛意識”,佛教、道家都描述為“”。

在這麼複雜的“完整的我們”的結構中,還存在著兩套截然不同的心智系統

“完整的我們"包括了兩套心智系統:

第一套心智系統,由重疊結構“人體”上,兩個“人工智能”式的意識為主導,與前意識組成。這套心智系統是人平時所使用的心智系統。

在這套心智系統中,在人體成熟之後,“真正的我們”是不怎麼發揮作用的。如果按照道家的說法“真正的我們”是真君,那麼,在這個心智系統中,真君是個“昏君”。

第二套心智系統,由“真正的我們”的意識為主導,與潛意識組成的。在這套心智系統中,“真正的我們”成了真正的主人,是個“明君”。

……

把“完整的我們”的結構都認識清楚了,修行、修煉的內涵就很清楚了。

修行、修煉就是一種心智系統轉換的心理訓練,讓人學會:從日常所用的第一套心智系統,轉換到第二套心智系統。如下圖所示:

(“心智系統轉換”示意圖)

《大學》的“學”就是心智系統轉換的心理訓練

孔子說的“君子”,就是指:進行心智系統轉換訓練,讓真正自己(真君)做主的人。



再來看:"大學",大在哪裡?

既然,“學”是修煉、修行的意思。那麼,“大學”就是大修行、大修煉!就是心智系統最徹底、最高水平的轉換!

SO ,問題又來了……

最徹底、最高水平的心智系統轉換後是什麼樣的?

我們還是用“心智系統轉換”示意圖來解答這個問題:

最徹底、最高水平的心智系統轉換,就是讓“重疊結構”人體上的,兩個“人工智能”式的意識以及前意識,統統進入一種類似“休眠”的狀態。而讓“真正的我們”(真君)的意識與潛意識,開始發揮主導作用。

通俗的說,就是讓上圖左邊方框內的,統統休眠!而讓右邊的生命團隊發揮作用。

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靜態方法

靜態方法的策略是:“由外而內”,讓“重疊結構”的人體進入一種高度靜止的狀態,通過這種高度靜止,讓“重疊結構”人體上,所有的“人工智能”式的意識統統“休眠”。

由於“重疊結構”的人體進入高度靜止的狀態,生命團隊中前意識自然也不用發揮作用了。

在靜態方法中,不但前意識不用發揮作用,就連潛意識也不用發揮任何作用,TA們都跟著人體一起進入高度靜止的狀態。

在這種高度靜止的狀態中,只有”真正的我們“(真君)能感受到自己,其他的都進入了一種定(高度靜止)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佛教《心經》中所描述的“五蘊皆空”。佛教所採用的,主要就是這種靜態的方式,稱之為:入定,這種入定屬於“靜態入定”。

第二種:動態方法

相對於靜態方式“由外而內”的策略。動態方式的策略是“由內而外”。

在動態的方式中,“重疊結構”的人體不需要靜止,依然處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動態中。直接訓練內在“真正的我們”(真君)與前意識,從而達到剋制“人工智能”式的意識與前意識的作用,讓“人工智能”式的意識與前意識也進入類似“入定”的休眠狀態。所以,這種動態的方式,可以稱之為:“動態入定”。

《大學》的“學”,就是訓練“動態入定”的方法。可是,為什麼要稱為“大”學呢?

現在,讓我們來對比一下:“靜態入定”與“動態入定”。

在人類社會中,是沒法全民普及“靜態入定”的。“靜態入定”訓練需要長時間進行高強度靜態訓練,大家如果都去練習了,社會到是安寧了,不過這社會也要停擺了。

而“動態入定”的方式,卻可以在人類社會中,全民普及。因為"動態入定"就是在動態的人類社會中進行訓練的,而且,也不用迴避社會中的矛盾與惡劣的社會環境。

從某種角度來看,社會環境越是複雜,矛盾越是激烈,對訓練“動態入定”的效果越是好。“動態入定”最後要練成“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境界。一個人越是要在社會上承擔一定的責任,要為人類社會貢獻自身價值,越是需要訓練“動態入定”。

從這種對比中,我們也許能體悟到孔子的這個“學”,為什麼會被稱為”大“學了吧?

“動態入定”真的是一種了不起的大修行!

“大學之道”,就是這種大修行的體系、步驟與方法。

心智玩家:還原人類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大學》原本只是《禮記》的一章。

而《禮記》相傳是孔子的弟子學生們所作,由西漢的禮學家戴聖所編制的。


編著者

宋光宗紹熙元年,61歲的朱熹在臨漳做官,用公費刊行了“四經”和“四子”兩套書。

“四子”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四書”,朱熹原本是它們作為“子書”的。(中國的讀物分為經、史、子、集。)


朱熹對四部書做了註釋,《大學》、《中庸》的註釋原創性很強,叫做“章句”(“章句”就是對古籍做分章分段和語句停頓);

《論語》、《孟子》的註釋引用了程顥、程頤兄弟和其他人的一些意見,所以叫做“集註”(“集註”就是集中、彙集前人對某書的註釋,有時附上自己的見解。)


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這就是標準的教材。


“四書”順序

朱熹原本給“四書”排的順序,是由淺入深,先後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但是《大學》和《中庸》篇幅很短,後人為了編排方便,就把這兩部書排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順序。


《大學》說了啥?

“大學”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大人”是誰呢?“大人”就是統治者,也就是說《大學》是給古代的統治階層學習的讀物。


《大學》的第一句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學之道”的三項: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可以統稱為“三綱領”。

然後就是八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統稱為“八條目”。

《大學》所說的“三綱八目”就是這些。


朱熹的“理”

《大學》裡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比較好理解,就是說統治者應該彰明美好的品德,善待百姓,把善發揮到極致。


朱熹認為,“明德”就是天理,是一個人天生就具備的。

朱熹這一派最強調的就是天理,所以他們的學問叫作理學。

朱熹就是從“天理”的角度來解釋“三綱八目”的。


朱熹做過一個比喻:水好比是“天命之性”,容器就好比“氣質之性”,彼此依存。

水在哪裡都是一樣的,但是容器各有各的樣子,所以人在“天命之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各有各的氣質。

《大學》的“明德”就是天理,就是“天命之性”,所謂“明明德”就是要去除私慾,或者所排除“氣質之性”的干擾,讓“天命之性”充分展示自己。

簡而言之,這就是朱熹最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好反人性啊~)





回到題目本身,《大學》是朱熹編著的,來源於《禮記》的一章。

朱熹原本給“四書”排的順序,是由淺入深,先後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但是《大學》和《中庸》篇幅很短,後人為了編排方便,就把這兩部書排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順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