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語文教學效率哪麼低?提高學生成績的辦法呢?這樣試一試

我的閱讀教學試過很多方法,此前試過的是閱讀方法教學,就是教會孩子們閱讀每一種文體的方法。這種方法很有效,我現在還在用。但是它的侷限性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如果同一類文章每一篇教法都一樣的話,教學內容勢必過於簡單,形勢勢必過於單一,而且教學時間也不夠。這促使我對現代文閱讀教學內容進行新的思考。

我知道二中早就自己動手刪改教材,我最尊敬的應老師,每次拿到課本都會把自己不喜歡的課文刪掉,然後補上自己喜歡的一些時文。我理解,這就是教材的內容整合。我在2013年也開始了教材的整合工作,因為現代文都不考課內的文章,所以在現代文教材整合的力度相對更大些。下面,我向各位同事彙報一下我所進行的教材內容整合工作:

語文課程單元整合的構想

語文老師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提高成績的出路在哪裡?試試下面這個方法,也許是條出路

為什麼語文教學效率哪麼低?提高學生成績的辦法呢?這樣試一試

語文教學要走出無序的泥濘,我想走語文課程單元整合之路是出路之一,只有這樣,才能把有限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教師教時教透,學生練時練足,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經掌握了的,哪些是自己還沒掌握需要加強訓練的。

01

語文課程整合是怎麼回事呢?

借用丁文廣先生的理論來解釋,那就是“學科內的課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結構安排和分化設計,以特定的目標為中心重新組織課程內容。”②

這個定義比較簡明的,我想要進行語文課程的整合,主要就是圍繞著“特定目標”進行。因此定準目標是課程整合的重中之重。下面談談我進行課程整合的思路:因為我們現在的語文課本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編排的,所以我所進行的課程整合也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的。這樣整合的難度稍微低一點。

為什麼語文教學效率哪麼低?提高學生成績的辦法呢?這樣試一試

02

語文課本的單元編排的依據主要是三類:

通過研究,我發現:一是話題,比如七年級下第一單元的課文都屬是以“成長”話題類的文章;二是主題。比如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的課文都屬於以“愛國”主題的文章。三是體裁,比如八年級上冊第三四單元課文都屬於同一種體裁——說明文。這些共同點就是我們進行整合的基礎。

03

不同話題單元的不同整合方法

根據單元構成的不同方式方法,我們進行課程整合時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

“話題”型的單元:它主要呈現的是不同作家對同一話題的不同理解,它有利於提升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認識深度,拓展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認識廣度,把話題型的單元整合成提升學生思維品質深度和廣度的課程是比較合適的。

“主題”型的單元

:它主要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同一個主題。這種單元能供學生學習的有如何把一個大主題細化,具體化,此外還能供學生學習如何用不同的材料來表達同一主題。

體裁”型的單元:它主要是為某種體裁的文章提供範例,讓學生能理解並把握這種體裁文章的文體特點。這種形式的單元,最好把它整合成完善學生知識結構的課程。這是一種基本思路,而具體的課程整合,丁文廣在《語文課程整合淺論》(出處同上)中提出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整合。即:從教學目標的維度進行整合中,從教學內容的維度進行整合,從教學方式的維度上進行整合。我覺得這種理論很有指導意義。但我覺得還是要依據單元中課文的特點,定好教學目標,也就是定好整合的標準,這樣的整合才有實際的操作意義。

為什麼語文教學效率哪麼低?提高學生成績的辦法呢?這樣試一試

04

還可以有哪些整合方法

除這丁文廣提到的三種維度,我以為還可以有以下整合的思路,這也是目前中學課本編排中沒有用到的,但在高等學校中文系教材的編排中是最常見的編排方式,一種是以某個重要作家為核心的作家作品單元,像魯迅,毛澤東,朱自清等,這樣的單元能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到某個重要作家的成長曆程及思想發展過程;另一種是以某種文學樣式的發展為核心編選的單元,我覺得小說,詩歌,散文都可以編成這樣的單元,這樣有利於學生了解某種體裁文章的發展脈絡,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去評價文章。這樣的單元編排不宜多,但也不可以缺少,缺少這種單元組織的形式,至少就缺失了一種看問題,思考問題的角度。目前,我們的初中課本中,還看不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