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100细节之生活细节第八篇(试着打理自己的生活)

孩子成长100细节之生活细节第八篇(试着打理自己的生活)

打理自己的生活就是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优秀品质。简单来说,打理自己的生活就是不依赖别人,而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做事。我们必须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发展自己。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头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这几头小狮子慢慢长大了。有一天,一不小心,一头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他几头还在受着保护。

有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头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故事中狮子和猎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我们和父母的影子。我们就像是备受宠爱,没有受过伤害的小狮子。但是,请不要忘记,猎人总有离去的那一天。当猎人离去时,当初拥有不同选择选择的小狮子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

当我们在赞叹那头有勇气逃跑的小狮子时,也在为其余的拥有不幸的命运小狮子感到惋惜。同时,也在为我们自己祈祷,希望我们都能认识到打理生活对于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虽然我们不会有像那些小狮子一样的待遇,但是,一个能打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总是令人赞叹的,也总是生存能力最强的一个。

遗憾的是,现在能打理自己生活的孩子实在太少了。北京某大学新生,从小就被父母娇生惯养,考取大学后,因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而被迫离开梦寐以求的学府。

曾经有一位博士说,他从小的时候,父母就教他洗衣、做饭,当时他很不开心。上初中的时候,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忙得不可开交,他就自己照顾自己,在母亲生病的日子里他还学会了自己做饭。从那以后,他知道了生活自理对一个青少年的重要,直到最终事业有成,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所以说,要想提高自理能力,那就得多做身边小事,从而总结出经验,并运用于实际。

我们将来要走向社会,绝不仅仅会面对知识和智能的较量,面对的是综合能力的较量,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我们在起跑线上就会满盘皆输。所以,从小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能不能打理好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人生成长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也就很难做好其他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自己去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会积累经验,培养自理能力。平时,要注意培养打理生活的意识,比如,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作业做完后收拾书包等,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养成良好的打理生活的习惯。

在美国,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12岁以后就通过剪草、送报等零工方式赚些零用钱,女孩则做小保姆去赚钱。在日本,有句名言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由自己安排。”在加拿大,高中生必须做30个小时义工。

相比之下,我们打理生活的能力让人担忧。其实,我们必须放开父母的手,要凭自己的能力应付事情,要独立承担生活的责任。能够打理自己的生活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从现在开始,锻炼我们的打理生活的能力吧,它将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增添绚烂的光彩!

我们这样做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衣服并摆放整齐,保持日用品的清洁,吃完饭及时收拾并清洗碗筷,等等。

2.培养一片真诚的孝心。真诚的孝心可以让我们体会父母的深情和对我们的呵护,希望这种真诚的小心可以激发起我们承担责任、分担父母忧愁的赤子之心。

3.勇于去帮助别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生存能力,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处于与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中,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培养了自己的爱心和自立能力。

4.克服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自己独立人格的完善,制约自己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而阻碍自己自立能力的发展。

智慧满行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可以说,这首小诗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自立做了最精辟的解释。用陶行知自己的话说:“……写这首诗,志在勉励青年打破依赖性,不再做那贪图享福之少爷小姐。”

一位哲人曾这样说:“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而发展,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凡是天性刚强的人,必定有自强不息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就不会是一个能自立的真正强者。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承载着父母的殷切盼望,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行动起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