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74:孔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72位

孔氏,主要源於子姓,或以人名、祖名為姓。如商朝建立者商湯的後人以其名為姓;宋國大司馬孔父嘉為孔姓的孔姓始祖。子姓。或以人名、祖名為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出自姬姓孔氏,以鄭穆公後人孔張的名為姓;衛國有出自古佶姓孔氏,為黃帝后裔,以祖字為姓;陳國有出自媯姓孔氏,以孔寧之名為姓,乃舜之後裔。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98位的大姓,人口較多,人口約三百三十二萬三千餘,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29%,佔全國人口總數的的0.21%左右。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74:孔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72位


始祖起源


1.源於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湯之後裔,其子孫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湯名字中的「乙」組合起來,為子姓孔氏。


2.源於子姓。出自宋國司馬孔父嘉之後,西周初期,成湯的後裔微子啟被封於宋國,微子啟死後,其弟宋微仲繼位。微仲九世孫孔父嘉為宋國大司馬,遭受迫害,他的後代逃到魯國,以其名字中的「孔」為氏,也是子姓孔氏。 孔父嘉的六世孫為孔子。


3.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姬孔悝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衛國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孔氏。


4.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大夫孔寧,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記載,春秋時陳國(今河南淮陽)有個大夫叫媯孔寧。


5.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穆公姬蘭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鄭國(今河南新鄭)君主鄭穆公姬蘭有後人名姬孔張,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世代相傳至今,史稱鄭國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郡望堂號


郡望


魯郡、京兆郡、河南郡、會稽郡等。


堂號


闋裡堂、至聖堂,這兩個堂都是因孔子而命名的。孔子生於闋裡,是歷史上的“大成至聖”。


品析丨宗祠對聯欣賞74:孔姓,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72位


宗祠對聯


東山振鐸;

北海傾樽。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孔子,《孟子·盡心上》:“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論語·八佾》:“上天將把孔子作為木鐸(子民的導師)。”“木鐸”,謂木舌鈴。“振鐸”,謂搖鈴來警省群眾,引申為從事教育工作。

下聯典指漢天文學家孔融,字文舉,魯國魯縣人,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海,又歷任少府、大中大夫等。為人恃才負氣,喜歡賓客,曾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我沒有什麼憂慮。”


東山世澤;

北海家聲。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教化萬民的孔子。

下聯典指東漢孔融,曾任北海相,喜賓客,嘗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矣。”


五經撰疏;

兩部鼓吹。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孔穎達,撰有《五經正義》。

下聯典指南朝齊國的孔稚珪,文辭工麗詼奇,戲以蛙鳴為兩部鼓吹。


洙源萃秀;

泰嶽鍾靈。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孔子,他的陵墓所在地孔林,在山東曲阜城北。位居泰山之南。洙水源出新泰東北。西至曲阜城東北,與泗水分流。此指孔林地靈人傑之意。


孔女甘同殉難;

丌氏曾受追封。

——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孔融被曹操誅,其七歲小子亦受害。下聯典指春秋時期的孔子娶丌官氏,至宋追封為鄆國夫人。


千秋絕唱桃花扇;

萬古奇文論語篇。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朝戲曲作家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雲亭山人,山東省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孫。原隱居於石門山中,康熙帝南巡經曲阜時,召他去講經,破格授國子監博士,後任戶部主事、員外郎等。經十餘年時間,寫成傳奇劇本《桃花扇》,此後不久即罷官還鄉。另有詩文集《湖海集》、《長留集》等。

下聯典指孔子,現存《論語》一書,記有孔子的談話以及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安富尊榮公府第;

文章禮樂聖人家。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孔府,在山東曲阜城內,為孔子後裔直系子孫“衍聖公”住宅。

下聯典指漢朝的孔僅、孔光、孔融,隋唐的孔穎達等歷史名人。


弱翁釣珊瑚之樹;

衝遠列凌煙之班。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朝冀州人孔巢父,字弱翁,早年與李白、裴政等六人隱居於徂徠山,酣歌縱酒,人稱“竹溪六逸”。後歷官給事中、河中陝華等州招討使、魏博宣慰使,勸藩鎮田悅歸順朝廷。好學而善辯多智,文采似珊瑚鉤明潤。

下聯典指唐初經學家孔穎達,字衝遠,冀州衡水人。隋朝大業初年,任河內郡博士;至唐初,歷官國子博士、國子司業、國子祭酒等。奉唐太宗命主編《五經正義》,融合南北經學家的見解,形成唐朝義疏派,唐朝用其書作為科舉取士的標準,貞觀年間,圖像繪於凌煙閣。


墨蘭飛舞秀而勁;

思孟述賢博且精。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朝畫家孔毓圻,孔子後裔,康熙丁未襲衍聖公。字鍾在,號蘭堂。墨蘭飛麟,筆秀而勁,深得趙文敏之旨趣。

下聯典指戰國初哲學家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孫。“中庸”為其學說的核心。孟子曾授業於他的門人,發揮其學說,形成了“思孟學派”。後被尊為“述賢”。著有《中庸》。


迎春不看東郊信;

賀歲同傾北海樽。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東漢時期的孔融事。


踏遍荒山猶未老;

歷盡千辛更知甜。

此聯為具有“九十年代的焦裕祿”之稱孔繁森的詩句聯。


蓮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儼如尼山。

——臺灣省高雄市孔廟聯。

該聯以當地的蓮潭水、半屏山與山東的泅水和孔子出生的尼山相比,來說明地靈人傑。語言不多,但自豪之情溢於筆端。


北海賢相,名家簪纓繼世;

東魯聖人,嫡派道學開宗。

上聯典指東漢學者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舉,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二十世孫。勤奮博學,官至北海(今山東昌樂)相,世稱孔北海。有《孔北海集》。

下聯典指春秋時魯國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為儒家創始者。


泗水溯淵源,兩字惟傳詩禮;

尼山留苗裔,千秋永享蒸嘗。

此聯為孔氏祠堂聯。“泗水”,古代河流名,流經山東省曲阜;尼山在山東省南部,東麓有夫子洞,相傳孔子的父母在尼丘(尼山)祈禱,而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曲阜舊家風,詩禮相傳,留得麟經昭萬世;

洞庭新廟貌,馨香以祝,綿延鳳德永千秋。

——佚名撰孔姓宗祠通用聯


幸問一龍,詩禮真傳,自周魯以來,理學名儒照青史;

復敦三物,子孫純嘏,遷秋浦而後,瓜綿椒衍遍紅塵。

——安徽省東至縣孔家村孔氏宗祠聯

此聯典指孔子向老子問禮事,孔子曾向弟子說:“我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高深奇妙,如龍那樣變化不可測)邪!”下聯“三物”,指六德(知、仁、聖、義、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秋浦”,河名,說這一枝孔氏的遷徙。




《上庸君》細節徵文之“距離”

【細節,故事之靈魂】

《上庸君》“細節”欄目,意在講述和傳播有細節亮點的小故事。現《上庸君》公眾號面向大眾公開徵集“細節”,每週設置一個話題,若您看到或聽到的故事裡,有契合話題的閃光細節,有令人難忘的精彩瞬間,有以小見大的人生智慧,歡迎推薦給我們,篇幅在500字以內。歡迎來稿!

【本期話題:距離】

一場疫情,名詞“社交距離”一度登頂。你曾在意過與人的距離嗎?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朝夕相處的家裡人,身體的距離,心靈的距離,請寫下那些與“距離”相關的小故事,與我們分享吧。

【參與方式】

1.關注上庸君“shangyongjun1”;2.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徵稿時間:即日起至5月3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