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張文宏說不許喝粥就會被罵?

疫情一開始張文宏醫生就火了。他是持續地火,一直火到現在,我感覺影響力不比鍾南山院士差。

之前我在一個小規模群裡還說:他這麼火是因為他比一般科學家“有魅力”——敢講話、能講話、講大眾聽得懂的話,這種魅力一般科學家還真做不到。

但是魅力是有代價的。這不,前兩天張文宏醫生表示,疫情期間一定要讓孩子吃得有營養,不要喝粥。

結果就炸了,一大堆人開始揪著“憑什麼不讓喝粥”說事,典型的比如:


為什麼張文宏說不許喝粥就會被罵?

直接指責他“崇洋媚外”,還“太過頭”。

在一干大V的煽動之下,很多人也開始質疑和不滿,參與到對張文宏的攻擊當中。

不要喝粥、建議喝牛奶就是“崇洋媚外”,我尋思著這牛奶也不是國外專利啊!

普通人日常喝的奶,從奶牛飼養、產奶,到加工、運輸、銷售,基本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在做;張文宏也沒有說讓大家喝外國奶,怎麼就“崇洋媚外”了?

一個“崇洋媚外”,其實暴露了用這頂帽子攻擊他的人內心把什麼當做“洋”,把什麼當做“外”。


把區區牛奶當成“洋”,反映的是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應該喝棒子麵粥、粥更屬於“自己這種土鱉”,“自己不配喝牛奶”的卑賤心態。

但是做不到“不卑不亢”,並不能解釋為什麼他被那麼多人罵。

張文宏的原話是:

這段時間(疫情期間),你家孩子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高營養的三明治也可以,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這段話秉持了張文宏一貫風格:科學、真實、聽得懂。

但問題就在於“聽得懂”。

他這裡用了一個詞:垃圾食品。

如果去掉這個詞,你再讀讀這段話,是不是力度和感染力就小了很多?

受眾實際上是把“垃圾食品”與後面特別強調的粥關聯在一起,也就是:

粥=垃圾

這在喝慣了粥的人心裡肯定難以接受。

否定一個人的飲食習慣,背後否定的東西就多了——

也許喜歡喝粥的人是因為媽媽從小給熬粥,小時候寫作文說不定還寫過媽媽早起熬粥,看到她泛白對鬢角和累彎的腰……

也許粥是當地傳統的食物,包含著文化意蘊,比如廣東海鮮粥……

飲食習慣裹挾了太多情感,容易觸發情緒。

更不用說農耕為主的華夏民族對粥的歷史情感,古代受災了都要“開粥場”,而國外是“排隊領麵包”;

更不用說“吃是國人的樸實情感和政治正確”。

吃虧、吃醋、吃驚、吃回扣、吃力、不是吃素的、吃飯的本事、吃不住、吃裡扒外、吃一塹長一智、吃不了兜著走……各種事情都能跟“吃”關聯在一起。

中國人在吃上特別在意,以至於非常敏感和反感別人要求他們吃或者不吃什麼。

雖然張文宏不一定對上述關於“吃”的東西梳理得這麼清楚,但是他知道受眾是什麼樣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習慣,怎麼說他們更理解。

他當然可以平鋪直敘地說:多補充蛋白質比如奶、蛋、肉;少吃含澱粉高、含糖高的食物,比如粥、米、面。

這樣誰還會罵他?

但是這樣非常無趣。跟之前講了無數遍的“健康飲食科普”沒有什麼區別,受眾還是會按照自己的習慣繼續,該喝粥喝粥。

張文宏是想通過讓大眾明白、又能稍微能刺激到對方的話來讓對方做出必要的改變。

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之前他回答一個女記者提問,他就說你不要糾結一些專有名詞,你沒有醫學知識基礎我還要跟你解釋,解釋了你也不一定懂,你聽我的就好了。

但是要能很好把握這個分寸非常困難,就像在走峽谷之間的鋼絲,更要命的是還有很多大V在煽風點火。


為什麼張文宏說不許喝粥就會被罵?

萬維鋼曾經以赫拉利為例,說明“為什麼大人物往往無趣”?

原因是大人物受關注,有自己的地盤和名譽。

為了護住地盤和名譽,就會在表達上越來越趨於“高度正確”——你從哪個角度都找不出致命缺點,沒法給他扣帽子,受攻擊的風險就小;當然代價就是像一杯白水一樣無趣無味。

而張文宏則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人。他可能是酸辣的,但是遇到不喜歡酸不喜歡辣的人,他就有了原罪;酸辣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缺點。

但他已經是無數科學家中做得非常好的了。

更難得的是他完全可以選擇不說,或者說“白開水”話,面對大眾無趣無味。大眾不關注他,他悶聲發大財就行;但疫情期間,他寧可得罪民眾也要說,頗有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意思。


為什麼張文宏說不許喝粥就會被罵?

相比張文宏,其他科學家或科普工作者就差得比較遠了。

科學家面對普通民眾,往往有一種天然的智力優越感,尤其是看到民眾提出的問題非常幼稚、低級、外行的時候。

因此對民眾的表達也經常會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要麼冷嘲熱諷尖酸刻薄,要麼強勢極端缺乏涵養。

這是中國目前網絡科普的日常。

但大多數人本來就是外行,幼稚、低級不是很正常嘛。我從來沒見過靠鄙視、強勢和嘲諷讓受眾接受的,除非對方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

當然這種“優越感+鄙視”表達方式也有其價值,那就是能吸引共同認知的群體,大家都是“圈內人”就會互相加強認可;代價就是把“圈外人”敵對化,互相站隊互相攻擊。

這種方式用來塑造形象、形成IP牟利是可以的,而用來科普就非常不好。

某種程度上說,長期以來把“圈外人”敵對化的“科普”方式營造了一種詭異的氛圍:

這種氛圍讓圈子內外的人都特別敏感,也讓各種大V有特別多的角度煽動“圈外人”攻擊科學家,受氣的科學家又進一步進行反擊,加強了這種對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