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差距”方可始終

很多人說,每次各年齡段的國家隊落敗,總是會談到差距,但是“差距”到底是什麼,這個“差距”還有多大,每一個人應該都有不同的意見。從最簡單最容易想到的當值教練組的問題,到管理單位的問題,到深層一點的青少年培訓問題,各個層次都各有人進行分析。自然,也有更偏激的人說,這種差距是天生的,是不可以彌補的,不如將各級國家隊直接“解散”。對球隊成績不好而產生的焦慮情緒是很容易就可以理解的,這是因為對於這項運動的關注,也是對於這些球員的熱愛。但焦慮帶來的不能是一味的指責,就像關愛帶去的也不應該全是容忍。面對失敗,瞭解差距,正視差距,這雖然是一系列老生常談,但所有成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循環往復的討論中前行。

正視“差距”方可始終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任何人都不是生來就會一項技能,所以,無論是學業還是技術的學習,都需要有老師的教導。而學習的過程又飽含著技術的成長和人品、人格的塑造,所以一個好的老師或事教練就尤為重要了。在青少年的訓練培養中,教練需要清楚的掌握每一個運動員的生理、心理特徵,適時的對他各方面的發展和成長進行把控。在過去的訓練中,有很多基層的教練,只注重對青少年在技術上的追求,而忽視他們在心理和生理發展上的需求;更有甚者,將青少年在足球上的興趣培養當作攬錢的手段,這使得我們的青少年培養存在了先天的不足。近些年來,我們在教練員的培訓方面有了一些提高,越來越多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教練員進入基層,開始青少年訓練。不過,新的訓練理念及訓練方法需要時間去影響青少年球員,絕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到的。

正視“差距”方可始終

百鍊方可成器,青少年球員的成長自然也需要無數次的歷練。無論平時的訓練有多麼的刻苦,在某方面展現出了多麼高的天賦,在面對一場重要的比賽時,他都有可能表現出緊張、驚慌的情緒,導致他的技術動作等發生變形,在逆境中無法重拾信心。而這一切只能依靠青少年運動員從小參與的比賽進行積累,而所謂的冠軍氣質,其實就是在比賽中獲取經驗,知道如何在逆境和順境中獲得勝利。我們的青少年球員在過去能夠參與的比賽很少,除了錦標賽和一些小型的杯賽,幾乎很少能夠參賽。而在青訓成熟的國家,青少年每年有可能可以參與上百場高水平的比賽。日積月累,同樣年齡的球員,就會在賽場上表現出不同的狀態。儘管這些年,我國的青少年培訓無論是參與民間賽事,還是今年開始的青超聯賽、各個年齡段的青少年足協盃均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都還只是剛剛開始的初級階段,一切還需要時間來幫助我們雕塑每一個青少年球員的心理。

正視“差距”方可始終

“勝““敗”只是結果,“差距”是表象,真正想要彌補差距,獲得勝利。除了優秀的選材配以好的教練團隊,實施正確的技戰術外,根基才是最為重要的。十年樹木百年方能樹人,只有時間才是球員成長真正的試金石。

正視“差距”方可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