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修真文化(八)

學佛修道,是學習佛的思想,學道的廣大;依道自然,不妄無慾,佛不代表個人,佛是覺悟、智慧的代稱;學佛修道的人層境不一,各懷思想,有迷盲者和明心者;修行最上乘是自心達到佛性,而佛性既是道心。乃無識之象,無念無識,無善惡分別,無高低而平等;學佛不是向外尋求什麼,也不是為獲得什麼,而是為明見自性,照見本心,與道合一;大愛如宇宙,大善如海洋,普渡眾生,教化感人之境界。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是空慾望,不空是真心生,空才能生真心,真心生妙有。真心,既是我們本性,如不動之元神,能轉為智慧;智慧生,還要運用於生活,你如果智慧生,就明白了一切道理,就不會被各種假象迷霧。

修行人不看他人過,行好自己人生路,生活既是道場,言、行、舉、止都離不開道,先修正自己的行為,道不遠人。

心乃本性,真心具足

心猿意馬,妄想心飛

到處追求,外尋不安

各繁神說,皆是假心

真心不識,元神既是

清靜在心,不在外境

苦修是妄,慾望難除

守住自心,何需外走

磨練本心,洗減貪休

放下不難,難以放下

一但放下,真是放下

真言不認,迷心自傲

自唱喜歌,自迷道途

人人有真師,真師本是心。道心有一顆,故為本真師。

見性方見真,通照虛假知。真師辨真偽,金鐘法鼓驚。

迷霧盲求尋,慾望覆元神。減丟假人心,覺照醒世人。

自古及今,學道信佛者眾,然,皆盲修瞎煉,何也?不明真道耳。偏執於空虛,貪妄超脫轉境。未明真道機髓,盲目隨波逐流,心外求法,本末倒置;真假不明,次第不分;急功近利,好高騖遠;騎牛找牛,沙粒煮粥,最終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水中撈月;竹籃打水,徒勞無功。迷霧的一直打坐練功,希望能練出點什麼來。這種想法是個妄想,是髒濁之念。

真正的修行人是真誠、善良、無私、尊重、關愛、互助、幫別人從煩惱裡解救出來,而不是去嚇唬、傷害、欺騙別人,更不能給別人帶來恐懼、擔憂和疑問等煩惱。

學道者,須恪守善德仁信,乃修真穩基,道之始。涵養己心,清靜以養之,無為而應之,不迷而通之,順自然而行之,融會貫通,方得圓融。如此,靈臺可登,聖賢矣。如此學行,由淺入深,由外入內,不可貪捷徑,不可自猜。需從基礎入手,日月如梭,織織複復。築堅誠篤信之心,身心同修,善德以為,先成人格。正己身心,改掉習性。若不築此基礎,不能達到知覺之境界,就夢想悟道,痴心妄想,中途必餒。

人之一生,都是在道中運行,有順道而行,有逆道而行,有執中而行,各行其道;然,道不藏情,因果不空,導致人的命運不一,順逆隨同。人的福禍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先聖人曰:“福禍無門,惟人自招”;修行者,掌握此理,既可自知方向行道。

我們修行,是在生活中證悟大道,體悟自然之道,不是去追尋某一種教派宗門,更不是為了成仙成佛的照本宣科的迷執於美言善句,而是修正本心,洗減己欲,順應自然,勿背於道。如果執著一派一教,就落入了道的末枝,並非真道。如果去爭辯誰的教派好不好或者貶低他人抬高自己,就是迷霧的的表現,大道分明在自性,何需執迷外求尋。

一一一一呂正偉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