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個人簡介

吳萬林,1964年7月20日出生於湖北嘉魚,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國家一級美術師,現居武漢。

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美學協會理事,湖北星期七畫會會員,原湖北省咸寧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藝術顧問。

發表作品

多幅作品發表於《中國美術報》、《湖北美術學院報》、《藝術+》、《文藝新觀察》、《現代閱讀》、《國畫家》、《書畫世界》等報刊。

出版作品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惜墨悟禪》吳萬林繪畫作品集。

2020年4月8日,封城了76天后的武漢解封了!這一天,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對於大多數普通的武漢人來說,這難熬的七十多天,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也許千差萬別,但有一些共同的經歷,恐怕是終生難忘的。

在這段封城的日子裡,我是一個親歷者,記下來的點點滴滴、瑣瑣碎碎,終將是一段抹不去的記憶;從緊張、驚恐、不安、害怕、擔心、無奈、悲傷、承受,到接受、面對、淡然、坦然,再到迴歸於平靜,這短短兩個多月,歷經了一段奇特的人生。

1月21日是南方的農曆小年,單位裡有些部門基本上可以放假了,我正在考慮是否回老家嘉魚與大哥一起過春節時,微信朋友圈裡時不時收到一些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不由得讓人心裡漸漸緊張起來。

1月23日早晨醒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傳染越來越嚴重,武漢實施封城了。雖然頭一天已經接到了通知,但是心理仍然不免有些緊張,感到事態已經特別嚴重了。在好幾個微信群中,熱心朋友都在呼籲大家取消春節團圓,減少走親訪友。我只好無奈決定:全家在武漢過年。

我心裡打算著要買些物資在家備著,於是去了小區門口藥店。買了40個口罩,幾盒蓮花清瘟膠囊和顆粒、強力枇杷露和小兒止咳糖漿等常用藥,84消毒液我印象中家裡應該有,沒有買酒精,因為我怕在家裡用這玩意兒。再就盤算著買多少吃的,我當時想了想,年前老家有個好朋友給了我4條青魚,每條青魚大概有10斤,我給醃好了;另外有一個朋友,自己承包的山上有放養的豬,請我們幾個好朋友吃年飯時,友情價給每個人備了20斤豬肉,當時回來紅燒了一大碗,剩下的全部醃成臘肉了。這樣一來,只需要備些蔬菜、水果和大米便可以,我一次性買了兩袋米共40斤,水果蔬菜備了兩週的,還買了雞蛋、佐料和食用油,儲備也算充分了。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過了幾天後就是春節了,擱在平常,這是我們中國人最熱鬧喜慶的日子,但現在完全沒有了一絲節日的氛圍。微信上有關疫情的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節節攀升,一個個完整而幸福的家庭短短几天之內支離破碎,我們一家心裡都很不是滋味。這個疫情怎麼會如此嚴重呢?我們都想知道為什麼。

俗話說,過完年後的初一到十五都是節日,年十五提燈吃元宵的習俗這個時候也顧不上了。每天只是在家盤算著這日子怎麼過,買回來的生活物資怎麼搭配,飲食怎麼調配可以讓一家人提高自身免疫力。再就是,每天關注官方新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可以收治多少病人,建設進度怎麼樣,各個區方艙醫院的擴容情況,床位的增加是否能扭轉疫情擴散的局勢,武漢周邊疫情、全國疫情發展趨勢如何,實時瞭解這些新聞和信息已然成了我們一天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津老哥江南居士打電話來關心,建議我多備些大米、油之類的,想到之前準備的蔬菜和水果基本上快用完了,當時第一反應是,後面事態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種無奈的感覺油然而生。從新聞了解到感染病毒的人還在不斷增多,醫院床位緊張,一床難求,這些信息讓我再次擔心起來。我又趕緊去了小區旁的超市,買了大米、麵條、油、香醋、生抽等生活必需品,這次出門我又採購了將近兩週的生活物資,心理感嘆:日常的平淡生活,如今卻成了奢侈。

不幾天,政府對居民小區實施了24小時嚴格的封閉管理,一天比一天嚴,連想走出小區買菜都不可能了,只能通過社區團購和網上購物,而且到貨要在兩三天之後,貨到了,志願者叫號領取,排隊時,與別人要隔開一米以上距離。面對疫情,小區防控工作千頭萬緒,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奮鬥在第一線,極為辛苦,每一個居民自覺隔離無疑是為自己防疫負責,也是為小區和社區負責。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英國詩人莎士比亞的一句詩:

“明智的人絕不會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

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

所以我們都要持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其實,每次下樓也是很麻煩,帶著口罩、眼鏡、手套和外套,小心謹慎回到家裡又得洗手,又擔心沒有把手洗乾淨,外出沒有防護好。家住三樓,每次家裡的垃圾都是集中起來,好幾天才下樓倒一次,平時再好的生活習慣到這個時候也顧不得了,總擔心自己沒有防護好,怕影響到家裡人,心理負擔頗有些重。專家說病毒很狡猾,病毒的實際情況充滿不確定性。

過完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這個時候的恐懼與不安怎麼也壓制不住。每天擔心最多的就是家裡小寶寶的防範工作,孩子太小,又不會說話,在防範上,比大人更難。一會兒她擔心衣服穿少了,一會兒又怕她一雙小手亂摸,第一時間給她洗手。小孩子困在家裡時間太長了,有時候她會透過窗戶往外看,看到外面不同的風景,就想下樓去玩,不帶他下去就哭鬧。這時候,我們說外面有病毒,不能下去,其實他是聽不明白的,你只能變花樣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讓他忘記下去玩這件事。有時候也許是自己過度焦慮,只好壓制自己儘量不慌張,做好自我心裡疏導。

總感覺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特別多,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燒兩瓶開水,負責泡茶和安排早點,讓家裡通風,地板、衛生間消殺,有時還要飯後洗碗。哄孫子睡午覺也成了我的必修課。還有就是時時關注新聞和手機裡有關疫情發展的消息,這些都成了我似乎做不完的工作,自己畫畫寫寫的功課反而做少了。說真的,這個時候本來應該是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開心過節的日子,但就是莫名地讓你的心靜不下來,不爽,更不快。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日子在這樣的不安中一天天逝去。一家人由開始的諸多不安和不適應,慢慢地平靜下來,逐步調試心情,調試生活,調試自己在封城、封小區狀態下的思維方式。總之,大家都一天天的無奈中,漸漸適應了這樣一種看似歲月靜好的生活。每天寫字、畫畫、泡茶、養花,忙著一天的生活,讓我覺得宅在家裡也不那麼難過了,有時候抄心經還能讓人靜下來,為那些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可親可敬的醫護工作者和志願者們祈禱,祈求大家都平安。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我每天都能固定三個鐘點拿筆練習書法和畫畫。早晨吃完早餐就泡茶,喝上幾口茶以後感覺精神來了,就拿起毛筆練習書法,一般練習一個多小時,書法練習最多的是顏真卿《禮碑》,有時候練習《孫過庭書譜》和王義之《聖教序》。興趣來了有時候也會脫帖,試著創作。午休後,一般都是在二點左右練習一個多小時的中國畫,有時臨《石濤》或《八大山人》,有時也隨意即興。宅在家裡,沒有赴約之請,心真的很靜,只要人在畫桌前,基本上沒有坐立不安的時候。我慢慢發現,其實自己真的是喜歡宅在家裡的,跟隨自己的愛好,即興寫意,讓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潤澤著自己。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二個月中旬之後,反倒沒有覺得閒得慌的時候,晚上更安靜了,看完新聞聯播以後,開始翻翻書和各種古人畫冊,試試家裡的各種毛筆,看看之前買回來不值錢的古玩,再就是侍弄侍弄小魚,每天重複著自己喜歡的樣子。我養著十幾條小魚,魚缸平時一年難得洗兩次,這回在疫情期間竟然洗乾淨了二次,魚也用上了新水,小魚兒們開心了。我對給魚換新水,先要把水存放一個晚上倒是很早就清楚了,但對魚本身的一些習性,魚餌投放密度,缺不缺氧,水溫改變,水質是否惡化,其它疾病等等一些知識,平時卻沒有研究。聽朋友說小魚比大魚要好養一些,因此,我養了小魚,也特別喜歡看小魚。朋友還說懶人不能養魚,因為養魚的人,必須養成每日檢測水質和魚生活狀況的良好習慣。這個我估計難得做到,但是,年前還是專門去了魚市場買了一個空氣泵和過濾器,當時忘記了買魚食,疫情期間的前一個月家裡便沒有了魚食,只能給小魚喂麵條。這期間,至少把魚的生存環境搞好了,十幾條魚活蹦亂跳的,顏色也非常的鮮豔,游來游去,健康而充滿了活力。可惜的是,年前沒有買到水草和浮萍,要不然,魚缸裡會更加生動,不過,這已經給我的家增添了濃厚的活潑氣息了。也有朋友說,有很多人養魚,是出於風水緣故,招財進寶,轉轉運什麼的,但就我而言,我是一看到魚兒,就會自然地讓整個人松馳下來,心情舒服愉悅!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在這期間,還有有二盆花,一直相繼盛開著伴隨我。年初是水仙花,現在是茶花,這盆茶花我養了十多年了。我其實不懂得怎麼去養花,特別是怎麼注意它的水分、肥料,以及陽光、土壤除蟲害等等,這些我都不怎麼會,實際上就是心裡喜歡,隨意搗鼓。不過,在修剪枝葉上,我的審美觀還是起了一些作用的,也算我的一個強項吧,據說,這也是一般養花人的必修課。早先,我一起買了幾盆茶花,但其他幾株都先後不在了,唯獨就這盆茶花卻越長越茂盛,開花也特別多,並且是花一朵接著一朵慢慢開,有的時候一天同時開幾朵,花期一個多月時間。我最喜歡在陽光的照射下欣賞著它,感受花兒發芽、含苞、綻放,包括凋謝等每一個過程的變化。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這盆茶花更讓我以平和的心態去接受現實,面對生活,它給我以舒適、快樂!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有時候學習之餘高興了,也玩玩菸斗,感覺抽菸鬥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既能滿足自己的煙癮,又能體驗那種香香的感覺,思考並填滿著自己的生活。這次疫情宅家家裡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以前忽略了很多簡單而又樸實的東西。比如畫畫、寫字,比如聽音樂、喝茶,比如養花、玩菸斗,這些簡單的東西都可以成為生活中快樂的源泉,快樂就在眼前,人生苦短,知足常樂!其實這樣簡單的快樂才是我最想去追求的。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之前有規律的每日三餐,慢慢被晚上不想睡,早上懶得起的壞習慣改變了,一日三餐變成了一日兩餐,竟然就這麼地堅守了兩個多月,直到武漢解封。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吹開武漢人民心中陰霾的時間,是在武漢封城一個多月後,各個方艙醫院病人漸次清零,重症死亡率明顯下跌,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讓我們在恐懼與絕望中看到一線曙光。期間,感人的事蹟眾多,給武漢老百姓以精神支柱。兩個多月過去,所見所感太多太多,看到了武漢人民高度的行動自覺;看到了青年人要麼選擇奮鬥在一線,要麼聽話在家裡宅著;看到了第73天4月4日全國哀悼對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全國下半旗默哀!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現代詩人汪國真有一首詩寫的真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不論有多困難,一定要堅持到底。這世界上沒有平坦的陽關大道,想要看到山頂的風景就必須登上山頂,就必須克服攀登的艱難。面對當前的疫情,我們要心安平安,消除恐懼,相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疫情一定會早日被消滅掉。


封城,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