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靠海吃海,是海邊人獨有的資源優勢。八月酷暑難耐,但是漁民們每天趁著潮汐的節奏去趕海。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當潮水退盡,裸露出大片的海灘時,也到了捕捉蝦蟹魚類、撿拾螺貝的最佳時機。

褲口卷至大腿上,袖口捲到上臂,外衣全圍攏在褲帶內,脫下的解放鞋拴在後腰上,一看這就是初來乍到的下海人。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對於那些經驗老道的漁民來說,早就配備好了一身行頭。短袖短褲,幾個塑料筐,拎一隻特製的尖頭小木船。他們都保持著彎腰弓背,埋頭緊撿的標準姿勢,一會兒騰出一隻手來,挪動一下身邊的籮筐。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趕海的漁民有男有女,男人輕裝簡從,婦女戴著斗笠,圍著圍巾,使用原始的工具,按照世世代代傳承的捕撈方式來耕作,有時候漁獲頗豐,有時候差強人意,撈不到好的漁獲。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有些人把趕海叫做“趕小海兒”,因為趕海的人或挑著水桶,或揹著柳條簍子來撿拾海灘上的海鮮,工具簡單,容量也不大,屬於“小打小鬧”。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雖是小打小鬧,但是很多人都是靠趕海為生,標配是一輛“鈴木王”摩托車,後座上架著幾個編織框,幾乎每天兩次的趕潮,因為長年的烈日暴曬,再加上鹹澀海風的洗禮,皮膚曬得黝黑,跟他們聊天逗樂時,哈哈大笑,露出一排大白牙,這可能是他們身上唯一還沾點白的地方。


雖然很辛苦,但是他們天性樂觀,這可能也是廣袤無邊的海塗所給予他們的性情。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除了 “小打小鬧”的趕海人,上點規模的就是開著漁船、迎著旭日出海的打漁人,但是因為設備簡陋,也無法進入藍水作業,只能在淺海打撈。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一艘船大概兩三人,船長、大副、水手,多種角色集於一身。每年除了三兩個月的冬季和休漁期,還有颱風天,幾乎天天出海。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那天十二點多,他們已經開始在船上做著出海前的準備工作,給船加滿油,穿上膠衣,在“轟隆隆”的馬達啟動聲裡,木船漸漸駛離碼頭,開往遠處。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等兩點多回來的時候,甲板上的漁獲已經按照品種、大小分類沖洗,青蟹等值錢的已經放在魚艙裡暫養。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木船停靠在碼頭以後,趕海人把這些漁獲放入自己的小貨車裡,然後分秒必爭地拉到市場上去賣。對他們來說,趕海兒是個搶時間的活,要想賣個好價錢,運到市場上去也容不得半點耽擱。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下海塗的時間也不是由自己來決定的,先得掌握海潮漲落,一開始是牢記先人留下的俗語:初三十八晝平潮,十二對廿七潮平日頭出,初五二十天光澤……到後來,自己心裡就有了一張海潮漲落的“時間表”,每次都在潮水將要退落時趕到海堤。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海塗上的痕跡,有大自然的,也有趕海人踏出來的。潮漲潮落,起起伏伏,海水日復一日地衝刷,在海邊留下了縱橫交錯的溝坎和痕跡。

在燦爛的陽光下,神奇鬼魅的灘塗,波光粼粼的水面,一隻擱淺的小船,一串造型別致的圍網,一兩個趕海的漁民,對我們來說是一幅如此詩意的灘塗風景畫。


風味江浙|他們是被鹹澀海風洗禮的趕海人

而對靠趕海為生的打漁人來說,這些他們早已司空見慣,他們每天來這裡,不是為了欣賞美景,而是在為生計奔波,他們希望每天的潮漲潮落可以給自己送來豐腴的漁獲,他們憧憬著這樣的辛勤勞作可以給生活帶來些起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