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杭州高新區(濱江) 江浙滬1992 攝

28年,一部改革創新史

高質量發展 且看杭州高新區(濱江)

回望浙江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在科技成果產業化改革中,杭州高新區(濱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杭州高新區設立以來,濱江已歷28年發展,實現了高科技成果產業化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發展——

從文三路199號的一個“高新夢”,成長為擁江發展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從灘塗上的三個傳統鄉鎮,發展成為全省數字經濟強區;從“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如今的“國際濱”“花城濱江”新路徑……

奮鬥結碩果。在最新的全國156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濱江再次躋身全國三甲,僅次於北京中關村和深圳高新區。四年來,濱江始終穩居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

濱江28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也是浙江踐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成績已是過去,不斷前行才是未來。肩負科技孵化使命的濱江,如今正以“產業引領、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民生優先”四大戰略為引領,懷揣產業報國理想,秉持“把人才搞得多多的、把技術搞得棒棒的、把孵化搞得實實的、把企業搞得強強的、把產業搞得大大的、把環境搞得美美的、把改革搞得緊緊的”理念,努力成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支點。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集聚“最強大腦” 成為一個“大孵化器”

最近,濱江高新科技企業妞諾科技剛剛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CU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推動重症監護室內病患腦電波連續實時監測和AI識別的實現。從創立至今,妞諾科技的創業史不過4年。

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產業化——在濱江,以人才為核心的產業發展路徑和項目孵化培育全鏈條服務,讓“最強大腦”的創業夢真正落地,構築起一個個產業的大集群。

一座城市未來的潛力,取決於“集聚了多少腦子”。濱江深諳此理,始終堅持把人才工作擺在經濟工作的第一位置。

在“5050”計劃加持下,過去15年,濱江人才總量增加近20萬人;今年1至9月,引進各類人才26805人,創歷史新高。

從引進人才到實現產業化,在濱江,最為典型的就是數字經濟。馬雲、陳宗年、傅利泉、彭政綱、華桂潮、範淵……這些現在已為眾人所熟知的業界大咖,當時都是懷揣理想、帶著技術、從五湖四海來到濱江的創業者。

政府扶持加上自身奮鬥,誕生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恆生電子、英飛特、安恆信息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帶動了濱江電子商務、智慧安防、網絡金融服務、網絡安全等產業集群崛起,形成一條從關鍵芯片到大數據的相對完整的網絡信息產業鏈,並輻射全省、全國。

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的濱江,已成長為全省數字經濟強區。今年前三季度,該區信息經濟增加值佔了GDP的78.5%。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龍頭企業在深耕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佈局人工智能、芯片、機器人、智能汽車等新興領域,進行第二次創業、第三次創業,持續創新、不斷孵化,強化內生增長動力。

今年初,以華桂潮為法定代表人的四維生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專注於打造高性價比的LED植物工廠、集裝箱種植系統與家庭種植機。“創新永無止境。數字經濟領域瞬息萬變,技術迭代更新非常快。”華桂潮博士說,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創業了。

對濱江來說,作為一個“大孵化器”,其意義更在於向外輻射,成為帶動杭州乃至浙江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比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英飛特,紛紛將產業基地開到桐廬、富陽,帶動了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工廠物聯網代表企業力太科技,將技術輸出到春風動力、德意電器以及全國數百家企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濱江還與建始、丹寨、麻江等地“認親結對”,在產業培植、項目謀劃、人才支撐等方面給予當地全面支持。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濱江已累計向區外輸出科技型企業超過2000家。

“撐腰”企業創新 “小政府”有“大服務”

越來越多的人才願意來濱江創業,是因為這裡的創新創業環境與他們親近——政府會在各個階段為企業“撐腰”。

比如,濱江擁有杭州市級以上科技孵化器35個、眾創空間32個,構建了一條完整的創新技術孵化鏈條,為創新項目和團隊提供技術諮詢、團隊組建、資金尋找、公司架構搭建等一切所需的服務。

此外,完善的政策體系,讓各類企業都能分享濱江發展“紅利”。今年2月底,濱江發佈了新一輪“1+X”產業政策,使得政策體系的扶持重點更加突出,扶持力度更加大,政策覆蓋更加全面,政策體系更加完善。

作為一直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濱江深知,要為人才和企業創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政府必須進行“自我革命”。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我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領域、全方位改革,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便利的辦事服務,為企業營造對標國際先進的營商環境。”濱江行政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今年4月,圖凌(杭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路進峰從濱江市民之家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營業執照。“只用了3天,就能開辦企業了,根本想不到。這為企業發展節約了很多時間。”路進峰說。

今年開始,在商事制度改革領域,濱江推出了“證照分離”“縮短企業開辦時間”等創新舉措,將常態化開辦企業時間從十多天壓縮到3天。

濱江是我省商事制度改革的先行區。2013年,該區成為全省首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單位,一口氣推出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先照後證”等9項改革舉措;2015年,發出全省第一張“五證合一”營業執照,“五證合一”於第二年在全國推廣;2016年,正式開展名稱自主申報改革,實現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全程電子化登記;2017年,在全省唯一試點推行 “1+X”多證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到目前已經實現了38個事項多證合一……

改革激發活力。今年前三季度,濱江新辦工商註冊企業6793家,增長10%。平均每個工作日新增企業數,從2013年的10家增長到了現在的36家。

濱江還全力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提速;比如,落戶濱江的“科博特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化基地”從立項到開工,僅用了59天。便利公民個人辦事;去年濱江市民之家便民服務事項總辦件量與杭州市民中心基本相當,“跨江來辦事”成為新常態。

改革見成效。在省跑改辦組織開展的全省政務環境評估中,濱江政務環境總指數列全省第一。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我們秉持先行先試的改革精神,力求政府自我變革激發市場活力。”高新區(濱江)黨委主要負責人說,“小政府”要為企業提供“大服務”,做企業發展背後堅實的後盾。

“雙濱”合璧 邁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錢塘夜放白蓮花,江流處,水天如畫。

12月11日晚,濱江再次閃耀全球——2018年第14屆FINA世界游泳錦標賽(25米)在該區“小蓮花”場館內舉行,來自全世界17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運動員在這裡展開拼搏。

這是“國際濱”的一個完美註腳。濱江,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企業,還有與國際接軌的城市環境與公建配套。

“要打造全域景區化,把環境搞得美美的。”高新區(濱江)黨委主要負責人多次表達這一理念。在“國際濱”的基礎上,濱江還要打造全域景區化的“花城濱江”,產業規劃與景觀規劃緊密融合。

天氣好的傍晚,濱江信誠社區居民來社風會準時出現在“最美跑道”上,換上跑鞋,開啟1個小時慢跑模式。跑步,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沿著錢塘江全長17.4公里的“最美跑道”,已成為杭州人乃至來杭遊客必去的打卡聖地。

“花城濱江”不僅僅只有花,還是在城市景觀規劃中更重細節、重品質。按照規劃,濱江的每一條道路,將形成“一路一風景,路路不重色”景觀。

不僅要有“硬環境”,還要有“軟環境”:杭州國際學校將在白馬湖畔遷址新建,預計2020年啟用;浙醫二院濱江院區開設國際醫學部,為在杭外籍人士提供健康體檢、醫療保健服務;浙大兒院也將在濱江院區二期設置兩層國際兒童醫療中心;東信社區是杭州國際化社區建設試點,如今已居住了530多位外籍居民……

30年前錯過深圳,20年前錯過浦東,今天,你還想錯過[濱江]嗎?

值得一提的是,在濱江外國人聚集的地區,都可以看到一本藍色的小冊子,封面上印著《Living in BinJiang》(《住在濱江》)。這本政務指南,被印製成多種語言,涵蓋公司登記、工作許可、簽證換髮及海關報檢等內容,成為外國人辦事的說明書。“辦事過程太順暢了,體驗非常棒!”在濱江創業的外國小夥郭荻(Didier)說。

濱江給人的印象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現在,濱江在技術硬實力之外,還努力提升文化軟實力。位於白馬湖畔的“中國網絡作家村”已經開村一週年。1年來,107位網絡作家入駐,24部作品實現周邊產業轉化,部分作品積極“走出去”,較好地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以一流的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城市。所有的一切,迴歸到本源,仍是圍繞著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這是濱江作為國家高新區的歷史使命。

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小目標”已經排定:到2020年,建成6個千億級產業集聚平臺,建成國家“知識產權強區”,形成上市公司、跨國公司集群的“濱江板塊”。

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記得看完關注小編:江浙滬房產19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