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土雞搖身變鳳凰

4月14日,春光正好。華鎣市慶華鎮黃桷村村民毛杜鵑自家院壩,一隻只半大的土雞在四處“奔波”,尋找著吃食。

年銷售十萬只雞 月收入上萬

毛杜鵑正忙著將菜葉等切碎,放進一旁的雞舍裡。手上的工作做完,毛杜鵑收拾了一下,就匆匆前往華鎣市農創養殖專業合作社。

記者瞭解到,該合作社創立於2016年,目前擁有6個成雞舍,三個育雛室,育雛室存欄量可達到2萬隻,成雞舍存欄量在8000只左右。由於其優質的產品,該合作社於2017年成功創立了“黃桷地鳳”這一土雞品牌。

而該合作社的法人正是毛杜鵑。“去年一年我們銷售了10萬隻成雞,月收入在萬元以上。”說及此,毛杜鵑臉上的笑容是收也收不住。

貧困戶搖身變為“金鳳凰”

事實上,直到前幾年,毛杜鵑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一度“窮得揭不開鍋”。“以前家裡條件不好,我和丈夫沒有穩定工作,加之母親患有哮喘等急病,在家散養土雞的收入也不高。”毛杜鵑回憶道。

轉變源自於14年。毛杜鵑一家被村裡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扶貧幹部們來到她家,幫助制定幫扶政策,規劃幫扶項目,這才讓她家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扶貧幹部發現我家有養殖土雞的經驗,便幫我們確定了方向,讓我們發展林下養殖。”毛杜鵑說。

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毛杜鵑一邊虛心向幫扶責任人學習脫貧致富的門路,一邊自己勤勞苦幹,學習鑽研研究養殖技術。兩年過去,毛杜鵑便憑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脫貧後的毛杜鵑並未停止腳步,而是組織起村裡的36戶貧困戶成立合作社共同發展家庭雞場。“一人富不算富,眾人富才是富。”毛杜鵑的話語很質樸,“我在扶貧幹部們的幫助下脫了貧,我也希望能成為像扶貧幹部那樣有責任心的人。”

如今,毛杜鵑的合作社,吸納了100多名社員,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擴大養殖規模,貧困戶通過“訂單”模式散養土雞,最後由合作社統一收購、加工、銷售,一戶貧困戶年均散養土雞5000只,可直接增收4萬餘元。

對於未來,毛杜鵑透露,她還打算擴大養殖規模,讓“黃桷地”鳳土雞品牌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