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電影《奪冠》在院線的上映已經快接近尾聲,票房一路攀升,已經突破了7億大關,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比較少見的體育類型電影,已經很不容易;甚至中國男足都要集體觀看這部震撼人心的影片,受受教育。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然而,這部曾經被命名為《中國女排》的電影,不管名字叫什麼,都是以整個女排為背景進行拍攝;在幾十年的漫長時間裡,中國女排有太多瞬間值得記住,值得記錄,一部電影無論用多長時間都不可能放下所有內容,只能做出取捨,也因此很難還原中國女排的全貌。

那麼,就以現在《奪冠》的劇本為基礎,有哪些真實的細節可以增加或者改變?會讓電影變得更好嗎?

中國女排真實細節1:郎平學英語很波折,完全可以更生動

在電影《奪冠》中,對於年輕時代的郎平的刻畫很細緻,而且一開始就由“教練”大聲喊出了她未來的目標,那就是摸高達到3米32的美國運動員海曼。等到老女排戰勝日本女排奪得世界冠軍時,海曼主動找到郎平用英語祝賀,郎平也說出了流利的英語回答。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這段設計烘托了郎平不光努力、勤奮、排球技術出色,還會流利的英語口語,為未來出國打下基礎。如果真實還原到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中小學還沒普及英語教育之前,國內會英語的人、能跟外國人正常交流的人其實少之又少,略顯出戲。

但是郎平說英語學英語的情節,需要有嗎?答案是一定要。

在真實的生活中,郎平因為經常出國比賽,退役前已經具備了一點點英語的基礎。而她退役後就選擇了去北師大學英語;半年後,美國華僑建立了一個教育基金會,郎平成為享受這個基金會提供獎學金的第一個留學生,公派去美國留學,為期兩年。剛到美國時,她的英語水平還差很多,既無法達到正常交流的水平,在勤工儉學、指導排球隊時也無法正常表達自己。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郎平確實在學語言上吃過一些苦頭,但也讓她深深理解了為什麼要學外語,最終她很快掌握了流利的英語才能,後來在執教意大利球隊時面對著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運動員,都能自如交流。

更重要的是,等到迴歸中國女排執教,郎平上任之後首先要求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讓所有女排姑娘學外語。在後來女排的幾次奪冠時,不光郎平可以用外語純熟地接受採訪,包括朱婷、張常寧、曾春蕾等在內的女排姑娘也都有非常好的英語水平。

可以說,與女排奪冠相比,女排姑娘們的英語能力同樣是值得展現的,值得所有人學習的,電影中應該對這個情節做更好的設計。像朱婷因為英語出色,出國參加聯賽已經沒有任何障礙;相比之下,不管是男足球員還是女足的王霜等人,很多球員因為外語能力太弱,轉會歐洲時無法交流最終黯然回國,實在可惜。

中國女排真實細節2:對勝利的渴望有轉變,是郎平身上的烙印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在電影《奪冠》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探討。那就是郎平在確定回國執教中國女排時,與體育局的領導有過一次公開的針鋒相對的對話和交流。在交流中,郎平強調了大國家隊部署的策略,展現出了她一如既往的爭強好勝的特點,但同時,又強調比賽不止有勝負之分;這個細節沒有過多展開,但其實在後面她批評和與球員交流時,一直在展現她對勝負的理解的轉變。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郎平在球員時代腦子裡只有贏下比賽,非常決絕,甚至不惜代價,為何當教練後會發生改變,這種思想上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說,才是她在中國女排成功的關鍵。

在現實中,郎平85年退役,86年開始擔任中國女排的助理教練,88年漢城奧運會,女排只拿到銅牌,結果回國後遭遇到猛烈的批評;而在1996年,郎平曾經短暫地回國執教過,當時的中國女排已經非常低谷,甚至連亞洲冠軍都丟了,在郎平的執教下,女排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拿到銀牌非常艱難,但卻又一次遭遇到指責。

這些真實的經歷帶給了郎平深刻的反思,讓她真正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是勝負,怎麼理解勝負,怎麼理解排球和尊重。最終才是電影中的展現,她可以輸掉很多比賽去磨練球隊,可以質問球員們是否真的愛排球,可以真正理解球員們的壓力在哪兒。

可以說,電影對郎平的轉變的細節描述缺少一點轉折,如果增加一些,郎平的形象和中國女排的轉變會更深刻,更感人。

中國女排真實細節3:郎平對窮的理解,讓她更能激發朱婷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在電影《奪冠》中,還有一個細節很感人,那就是郎平與朱婷的對談。當時年輕的朱婷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家庭的經濟狀況不佳讓她猶豫不決;而郎平一方面用語言感化她,一方面又在訓練中不斷刺激她,最終徹底激活了朱婷,讓她成為新女排的代表人物。

可以說,中國女排這麼多年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傳承,從郎平到朱婷,一代代女排核心的傳承最珍貴。

但是,郎平到底是怎麼激活朱婷的?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其實在現實中,年輕的郎平更加辛苦,比朱婷當初的生存情況更差。她去美國留學後,由於當時的特殊時期,只能選擇公派留學,因此不能自由地打工賺錢,導致她的生活非常拮据,甚至一度自嘲自己是一無所有的“國際農民”。

在她後來的自傳裡寫道:

白天讀書時的那頓午飯,我不捨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面包一夾,這樣,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我可以吃一個星期。但吃到後來,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而到了1989年,郎平為了錢選擇去意大利打球,結果很快舊傷復發,尤其右膝關節嚴重受傷,同時又崴了腳,不得不動手術。一旦沒了郎平,球隊開始連續輸球,老闆臉色難看、故意拖著不發工資,而且經常質問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上場。

拼了命的郎平一邊吃止疼片一邊出場,膝蓋裡全是積液,上場前都得由隊醫先把積液抽出,再纏上厚厚的繃帶才能出場;而比賽結束後,還需要再抽一次積液。

長期這種反覆,讓郎平的身體狀況不斷下滑,才有了後來電影中拍攝的她在美國被普通路人質疑為何要佔“特殊停車位”時,主動亮出了殘疾證;才有了鞏俐故意模仿她的有點奇怪的走路姿勢。

中國女排不該被遺忘的3段細節:電影《奪冠》這樣拍會更好

也正是因為有過感同身受的經歷,郎平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朱婷的困擾,才能更真實地激活她。因此,電影《奪冠》如果再增加一些這種細節,或許會變得更好。

不管怎樣,《奪冠》這部電影給中國體育電影帶來了一次新的嘗試,超過7億的票房也值得祝賀。就像好萊塢的體育電影一樣,細節的刻畫越真實、越接地氣,對體育精神的轉折和傳達會越到位。未來的中國體育電影,可以做到更多,也可以做到更好。

相信如果再有類似的電影不斷出現,有一天中國體育電影也會變成一個重要的分類,不斷像世界展現中國體育背後不為人知的那一面,展現中國體育最好的精神是怎麼產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