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人們習慣將北京讀作一個“城”,把廣州叫成一個“市”,在廈門之後加個“島”,而說起上海,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個“灘”字。

而在上海話裡,“爺叔”通常是指那些頗有腔調,卻平易近人的中年男性。

用“爺叔”來稱呼如今的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倪建達,再合適不過了。

時光倒回四十年前,透過遠處那個從黃浦江上走來的少年,你將看到的,是兩個波瀾行業,與一段壯闊人生。

“爺叔”養成記

每個角色都瞭然於胸,每個情節都歷歷在目。

沒有十里洋場,不見酒綠燈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還充滿種種未知。這一年,倪建達攥著一張“冒險家的樂園”的門票,踏上這片土地。

先吃飽飯,並有尊嚴地活著,再去實現一些價值。”17歲的倪建達還沒有足夠的底氣對外人說出他的名字,因為在充斥著吳儂軟語的陌生空間裡,他只是個不合群的“鄉巴佬”。

1987年,在與浦東新區隔江相望的徐彙區,倪建達擔任起楓林房管所三產經理的職位。

從此,他與房地產結緣。

接下來的二十七年,倪建達彷彿“開了掛”:

1996年,他毅然接棒上海城開(集團)有限公司,從存量房和壞賬積壓,到賬面資產超60億元,他硬是將上海城開推進了上海房地產開發企業50強;

2007年,他借“徐家彙中心”項目,再次刷新上海城開的“身份”,讓它成為實力雄厚的上實集團旗下子企業;

2010年,他瞄準中新地產,通過收購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二者合體後,上實城開誕生,併成功掛牌香港聯交所主板;

2014年,上實城開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AWI,對華欣大企業進行收購,從而持有上海世貿99%股權。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這一年,倪建達來到了屬於他職場生涯的制高點,穩坐上海地產界第一把交椅。

也是這一年,他有了一個新的名字——“上海爺叔”。

一場沒有勝算的“賭局”

做慣了常勝將軍,我想賭一把。

從17歲到52歲,倪建達在國企度過了異常輝煌的青中年時光。他一度是上海國資委管轄下擁有一定行政級別的“體制內職業經理人”。

2015年,他卻做出一個令人詫異的決定:跳出體制內

“從今往後,毋需想起,總會回影腦際,愈久遠愈清晰——人生一路前行,總需要做出選擇的決定,糾結也好,灑脫也好,在你最美好最成熟的時候,我將要與你告別,開始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

這一天,在上實城開的公司郵箱,倪建達留下名為《同行十八載,你成熟了,而我依然年輕》的長文。

卸下滿身的榮耀與殊榮,倪建達選擇以這樣的方式與35年的光陰,深情告別。

2015年的房地產市場,同樣寒意刺骨。王健林以超低價格賣掉旗下酒店和文旅項目,李嘉誠清掉了在中國境內的最後一處房產,潘石屹出清凌空SOHO......

眾多地產界大咖相繼離席,似乎也在預示著,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即將告終。

“我還要繼續做地產嗎?”,一時間,他陷入沉思。

2015年2月,在易居控股董事局主席周忻的盛情邀約下,倪建達選擇加盟易居,出任旗下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同時出任易居投資的鉅派投資集團聯席董事長兼CEO。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今天他對過去說你成熟了,我依然年輕”,倪建達加入後,周忻發表了《好兄弟,100歲再出發》一文。

從甲方到乙方,邁過知天命的年歲,倪建達做了這麼一個連年輕人都沒有勇氣去想的決定。

然而,倪建達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場從未預見的海嘯。

皇帝的新衣

那些年,野蠻生長的互聯網金融,是在自己騙自己。

2010年3月,鉅派投資集團成立。官網資料顯示,鉅派專注於為國內高淨值機構、個人提供資產配置諮詢、理財產品篩選、企業融資服務、綜合資產管理等多元金融服務。

從搬入陸家嘴金穗大廈到赴美敲鐘上市,鉅派只用了五年。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彼時,火熱的互聯網金融圈,充斥著誘惑和騙局。深入到這個圈子的每一個環節,倪建達逐漸看清了它的全貌。

而談到對於鉅派的原創始人,倪建達更多的是惋惜。“他是一個極具商業頭腦的人,金融履歷豐富,能很敏銳地感知到財富管理的空白市場。可惜雙方價值觀不同。”

“鉅派是帶著光環降生的。”一直以來,業界的目光還不免繞到鉅派身後實力雄厚的三家股東身上: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輕資產地產概念股易居中國,中國資格最老的門戶網站之一新浪,全球最大獨立私人銀行之一瑞士寶盛

好景不長。

今天,在搜索框內敲入“鉅派”二字,彈出的卻是“鉅派是P2P嗎”“鉅派的騙局”“鉅派還有多少產品沒兌付”諸如此類的字眼。

鉅派怎麼了?

2018年,P2P接連暴雷,也蔓延到私募、甚至信託行業,金融行業監管趨嚴,“獨善其身”成為所有圈內人的座右銘,鉅派也未能倖免。

有疑為鉅派投資者整理的信息顯示,40餘隻鉅派銷售的產品或延期,或出現兌付問題,“鉅增寶璀璨穩盈”、“鉅洲麒麟影視”、“中恆合A演唱會”等項目均位列其中。

作為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一起,以下三名鉅派老員工的對話,都指向三年前沸騰一時的“新湃項目”。

員工A:我印象裡,足足有兩年的時間,這個基金的投資人代表每週三下午一點都會準時出現在公司。

員工B:為了給對方施加更多的刑事壓力,我帶著投資人跑了國內的五個城市。

員工C:那段時間我對新湃底層六個項目挨個走訪核實信息,其中還包括一家韓國的公司。

2017年4月,鉅派推出一款名叫鉅影新湃演藝的私募投資基金,進入市場後十分搶手,先後通過合夥企業投資了7位知名藝人(團)的近30場演唱會,規模達1.6億元。

沒想到的是,眼看就要到基金存續期後期,這些演唱會的主辦方卻相繼出現違約現象,一場兌付危機隨之而來。

“表面上演唱會是順利結束了,但票務等回款卻遲遲沒有回來。”

初見端倪,鉅派的投後管理部開始緊急處理。在對方拒絕提出的穿透調查後,鉅派只好通過拜訪每個涉及公司搜尋證據,再以民事和刑事的手段追溯資金流向。

2019年,通過刑事立案+民事訴訟+半年長期談判等多重手段,最終達成和解,累計最終可回款60%,最大限度降低了投資人的損失。

股權投資的投後管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但是隻要出現問題,危害最先波及的,永遠是投資人。

“不問前因,只想後果”。倪建達表示,其實這只是鉅派接手前資產產品團隊遺留下來的眾多問題案例之一。

“這些年來,只要產品出現風險,我們就會第一時間成立處置小組,與交易對手進行交涉談判或是進行後續的追責。”

倪建達說,他進入鉅派的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任務,就是“打掃屋子”。

自我革命

鉅派不是“壞孩子”,它只是生病了。

今天看來“爺叔”不老,最多是“阿哥”。在他加盟鉅派時,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曾這樣說。

“只有做新人才有價值。”回憶起剛來到鉅派的第一年,倪建達說,他幾乎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在了“感受”二字上。

“陪基層員工去面見新客戶,同理財師處理風險項目的客戶投訴,感受市場溫度,感受員工壓力,這是一堂必修課。”

面對行業內的種種亂象,倪建達從地產商的角度這樣進行解讀:人多,錢多,但聰明人不多。

“只有懂得為客戶賺錢的人,才是聰明人。”

2017年8月11日,倪建達收到了前創始人的辭職信。當倪建達再聽到他的消息,已是“失聯”“被帶走”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等。

“雖然這些出問題項目和產品都來自上一屆創業班子,但它們都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空穴來風。”即便在體制內多年,接下這塊燙手山芋的倪建達後知後覺,卻清晰可見一股國企領導人少有的曠達。

“鉅派的原創始團隊永遠停在了1.0時代,隨著這批人的離開,鉅派陷入了巨大的輿論與信任危機,但也讓讓我們這些‘新人’痛定思痛。”

在倪建達看來,這個行業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挑戰性,這不正是果斷離開舒適圈的他想要的嗎?

沒什麼好委屈的。

“正面來看待這件事情,這堂課早晚都要上,我們比別人早上了,最早經歷了風險,也就最先開始懂得轉變了。”

所有的騙子在招搖撞騙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全新的經濟團體,但這些沒有來龍去脈的東西都是騙局。

“我們不會用新的產品去覆蓋老的產品,不會讓下一波無辜的投資人成為填坑的沙土。”

此外,過往的財富管理行業還存在“多層嵌套”的現象,多餘的產品結構不僅增加了產品的費用,還成為了透明化的阻礙。

當機立斷。在2019年,鉅派提出了“三個升級、兩個透明、一個目標

”:

三個升級分別是指交易對手升級、風險管理升級、理財師的專業能力和客戶的風險管理意識升級,兩個透明分別是指資金透明化和資產透明化。

“金融不應該是搶地盤,比的是專業能力。”2019年,鉅派更是聚焦於提升理財師專業度,提倡精兵制,並大幅削減不必要的線下門店。

就在不久前,2020年7月16日,鉅派召開上市5週年3.0戰略升級發佈會。會上,專注於房地產投資業務的易德資本宣佈成立,同時,易德資本與克而瑞共同打造的業內首個數字化智管系統正式啟用。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據瞭解,該系統可實現投前(部分)標準化、投中穿透式監測、投後立體化管理,推進資產透明化服務升級,持續圍繞投前、投中、投後各環節推出相匹配的“資產透明化”措施。

“客戶可以接受的是投資風險,不能接受的是道德風險。”倪建達在發佈會上表示,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賽末點在於對投資標的的判斷能力及資產管理能力。

數據不會撒謊。2018年以來,年報上迅速收窄的淨虧損,強有力地佐證了倪建達的判斷。

“這是一個螺旋式進階的過程。”正如鉅派投資集團執行總裁兼鉅派資產事業部董事長兼CEO吳綺敏概括,每個企業面臨著的內外部挑戰是不同的,因此存在階段性的波動,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穩”。

“鉅派上市後的一段時間,我們總是牢牢地抱住行業內的標杆企業,而在過去兩年,鉅派不再盯著規模,而是聚焦在質量上,等到對內部、對交易對手升級,儘可能規避道德風險後,再去打破原有產品的架構。”

截至2020年6月30日,鉅派的PE股權產品存續規模超200億元,完成退出近100億元,累計超300億元,已與約45家合作管理人開展項目合作。

大刀闊斧後的鉅派,終於得到了一顆糖。

“爭取不再響一聲雷。”倪建達也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財富管理“第二春”

“把錢變得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走正道。”

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國內金融穿透式監管正式起步。

2019年8月21日,基金業協會公佈了下半年的工作計劃,提出要重點解決私募機構登記中“全牌照”“集團化”、股權代持問題,和產品備案中名為基金、實為存款、先備後募、變相自融等問題,堅決抑制私募基金“偽資管”和利益衝突風險。

2020年2月28日,基金業協會發布《關於便利申請辦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相關事宜的通知》,提高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審核要求及程序的標準化;增設申請機構登記流程公示欄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進度及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進一步公開透明。

上海灘“爺叔”的後半生:推倒重來

希望政府給予我們這個行業更多的監督與管理。”倪建達坦言,財富管理想真正變成令人尊敬的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用信息不對稱賺錢是不可持續的。”倪建達說,在他原來的思維模式裡,重銷售始終是王道,但如今的財富管理行業,為投資人創造價值才是最應該擺在首位的。

最缺的還是信任

”,吳綺敏指出,而信任的基礎就是讓投資人,在辨清方向的前提下,去並尋找更有前景的資產。

現階段,國內的財富管理行業正處大浪淘沙的“出清”中,行業大考仍在繼續,這意味著,財富管理行業的轉型壓力期可能只進行到一半。

“千萬不要想著在強監管的過程之下,還能夠不斷的擴張規模。活著,在痛苦的過程中間,讓更多的投資人瞭解和喜歡資產透明化制度,這是我最看重的。”

倪建達強調,財富管理機構要做到資產透明化一定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是一家合規的持牌機構;

第二,必須沒有資金池,“一旦有資金池永遠無法透明”;

第三,不能自融,“如果自融根本做不了資產透明化”。

“也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吳綺敏特別提醒那些體量較小的財富管理公司,一上來就去做太廣的內容是事倍功半的。總結下來,結合自有的資源稟賦不斷擴大能力圈,提高識別資產的能力,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才是未來滲出的決定因素。

倪建達相信,未來的十年,中國財富及資產管理行業,將漸漸步入正軌。

寫在最後

“我們將不遺餘力地把鉅派建設成財富管理行業的百年老店。”直到今天,當“爺叔”再次說起這句話,不再會有反駁與質疑的聲音傳來。

“其實我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在奮力防守罷了。”

簡單幹淨的平頭,西裝革履配上顏色鮮亮的領帶,金絲框的圓鏡片後,露出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在57歲的倪建達臉上,不見滄桑。

相反,他的人生,有滋有味。

因篇幅限制未能將所有內容附上,但感謝多位專業人士在本文寫作過程中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觀點及豐富案例,特別緻謝(排名不分先後):

感謝鉅派投資集團董事長兼CEO倪建達,鉅派投資集團執行總裁兼鉅派資產事業部董事長兼CEO吳綺敏,基於本文接受的採訪及表達的觀點。

推薦閱讀:

我的醫美貸款還不上了

港股“回鍋肉”,餵飽了誰?

個人隱私有望告別“裸奔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