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影響海洋生物,加速物種進化,更多問題隨之而來

一則刊登在《科學》雜誌的最新調查顯示:

從1930年來,全球的漁場已經減產4%以上,約140萬噸。

不少漁民將因此而失業,陷入經濟危機,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過度捕撈一直被認為是導致海洋資源日益枯竭的主要原因。這也和調查相吻合,在愛吃魚的國家,我們身邊就有一個——日本,北海道漁場以及北歐的漁場的漁業資源銳減,海洋生態愈發脆弱,漁業減產8%,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全球變暖影響海洋生物,加速物種進化,更多問題隨之而來

難道日本宣佈退出國際捕鯨協議,也是因為發現了這一問題?北歐的挪威、丹麥也是捕鯨大國,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但是,今天美國羅格斯大學的魚類研究科學家克里斯·弗雷正式宣告:全球變暖對海洋生物以及漁業的災難性影響。

事實上情況可能會比上述4%的數據更糟糕,因為弗雷教授所選擇的樣本地點在熱帶比較少。熱帶魚類本身就生活較熱的環水中,但是隨著海水溫度的上升,水中的含氧量會下降,會導致大量魚類窒息。

適者生存,新的撕殺上演

海水溫度的上升,給魚類這個種族帶來了新的威脅與機遇。

例如美國西海岸出現一種“斑點”現象:當太平洋的海水升溫,鮭魚的主要食物——浮游生物就會大量死亡,從而導致鮭魚數量的減少。

全球變暖影響海洋生物,加速物種進化,更多問題隨之而來

如果某一海域的魚類因為海水變暖而得利,可以大量繁殖,那必然會侵佔該海域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

一些魚類適合在較冷的海水中生活,他們會因此往更北或更南的海域遊行,或者因此而死亡,或者進化了。這也適應於生活在較熱海水中的魚類,進化不得不開始。當威脅到基因的存在時,基因會強迫作出改變,這就是自私的基因。

在英格蘭的海域,黑魚的數量成指數型暴漲。

對人類的影響

魚類是人類的主要蛋白質來源,而這個主要來源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威脅。

如果當前的人口變化趨勢不變,到2050年人類所需的糧食產量將翻一番。

2016年,海洋捕撈魚類為1.71億噸,到2026年,將突破2億噸,是全球30億人的主要蛋白質來源。營養的補充或存在威脅,合成蛋白質將大有可為嗎??雪白飽滿,紋理清晰,小心翼翼夾起一塊魚肉,怕不小心就滑走,讓鮮美嫩滑的魚肉在口腔中爆炸。這一刻,極致!

吃魚的人受到影響,對那些捕魚的當地人而言,更是滅頂之災。世代傳承捕魚,卻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或者,冒著更大的風險,到更遠的海域去尋找生計。

目前,對於這一塊,人類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執行嚴格的海洋管理條例和捕魚規範。

海平面溫度上升0.5度,已經對漁業資源產生了巨大的負能量。目前,到本世紀末,樂觀預測海平面溫度將上升1.5度(全球政府通力協作減排的情況下),海洋熱浪頻發,魚兒們也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