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土地鹽鹼化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在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因為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人類對糧食、蔬勢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斷增長,環境問題更加突出,現有耕地承載的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土地鹽鹼化、荒漠化等現象愈演愈烈。後時,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工礦企業開發用地、社會發展城市用地生態建設綠化用地等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長,導致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如何促進人口一資源一環境和諧發展是一個世界範圍內需要道切解決的問題。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全世界鹽鹼地面積約9.5億hm’。我國的鹽鹼地面積約3.47 x10'hm2,主要集中在華北的黃淮海地區、東北的三江平原和西北地區的大部等乾旱、半乾旱地區,大致在沿淮河一穎河一秦嶺一積石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唐古拉山一喜馬拉雅山一線以北的廣袤地帶,以及東部沿海地區的灘塗、近海土地。鹽鹼地作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的土地資源,應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關鍵是如何認識,如何對待。在2007 年的全國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鄭重承諾,一定要確保全國18億畝(1 畝=1/15hm2)耕地的“紅線” 不能突破,這是一個事關13億人吃飯的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改良利用鹽鹼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鑑於上述狀況,作為科研工作者,有責任將一些認識和研究簡況成冊,以期為鹽鹼地改良利用墊一腳石。本書是站在前輩的肩上,借鑑以往的鹽鹼地改良利用經驗,結合新興的生態學理論與方法,從資源利用、植被恢復的角度考慮,著重闡述生物改良的轉術,而不是採取工程措施、物理改良的方法。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基於此,本書總論部分介紹了鹽鹼地的特點和成因、資源狀況與分佈、改良利用研究進展、生態修復的原理與技術、植物耐鹽機理與耐鹽植物選育、鹽鹼地造林技術,在後面的幾章中,分別從樹木種子、苗木、林木等不同生長階段分析測定了其在鹽分脅迫條件下的生理特性,這是進行植被恢復植物材料選擇的基礎性工作。最後,以白刺為例介紹了濱海重鹽鹼地造林技術及其土壤改良效果。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它可以在ph值達到10,甚至10以上的重度鹽鹼地正常生長,它會吸收土壤中的鹼,把它轉換為生物鹼貯存在它的根,葉,果中。大家都知道酸性體質的人容易得各種疾病,所以食用白刺的葉和果對調節人體酸鹼平衡大有益處。通過種植白刺的重段鹽鹼地,經過6.7年以後土壤就會得到改良,達到種植莊稼的標準。輕度的鹽鹼地經過3.4年就可以達到種植莊稼的標準。在沙漠地區,由於白刺的根系發達,可以扎入地下十三,四米,可以有效吸收地下的水分和養分,所以它可以在沙漠地區正常生長。它是防沙固林、治理荒漠的首選樹種。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白刺吸收水分非常小,蒸發量非常低,白刺能保護地表水,留住地下水,地下根系特別發達,主根向下可以深入十多米,側根也可以橫向伸展十多米,網絡密集,而且枝條挨著土地還繼續向下生成不定根,逐漸形成一個密集的地下地表網絡,從而保持和固定地表水土流失,針對山區、半山區、丘陵地帶有很好的防護作用,同時還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所以白刺適合在任何一種土壤上生長。(沙漠、鹽鹼地、山區、半山區、丘陵、紅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等)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白刺莖杆根系化明顯。枝條不怕沙埋,在受到沙埋以後,枝條向下生成不定根,向上生成不定芽,把流動沙丘緊緊地固定住,形成一個個奇特的白刺沙包。據測算一棵白刺樹可以固定住7立方米沙子。而且白刺樹可以把風沙中刮來的草籽阻擋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生長白刺樹的周圍,野草長的特別茂密。

生態學理論與方法改良鹽鹼地,解決土地鹽鹼化全球性的難題

種植一年後的白刺即可做到防風固沙,形成綠地和成片的綠洲,可以做到多快好省、事半功倍的作用;能改變惡劣的生態環境可以有效遏制狂風,沙塵不飛揚、減少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種植白刺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達到防沙固沙的效果;大面積白刺成林可以製造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大氣環境,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種植白刺,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土地經過種植幾年白刺可以把鹽鹼地變良田,達到種植莊稼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