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說到養鴨,想必大家第一時間就會和河流,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才能養鴨,否則受到環境制約會影響鴨的各項生產機能。但是現在隨著鴨南禽北養的趨勢,我們北方旱地該如何養好鴨?如何把我們的北方旱地變成鴨樂園呢?今天和大永一起來看看養殖新手吳婷婷是怎麼做的: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座北朝南搭一個鴨棚,門前搞個戲水池鴨棚至戲水池之間保持8—12米距離小鴨購進時,鴨棚應提前消毒待用。小鴨棚應放足夠的飲水器,七天之內合理使用開口藥預防白痢的發生。保證育雛時的溫度溼度。

具體例子:

在佔地5畝、水域面積僅160平方米的場地上飼養6000只鴨子,如果採用以前的模式,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今年32歲的養殖新手——吳婷婷卻在今年開啟了有機循環養殖模式的探索之旅。

進入養殖場,放眼看去,鴨子不僅個頭健碩、產蛋率高,而且養殖場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也成了果蔬種植的天然肥料,這讓吳婷婷的心裡美滋滋的。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吳婷婷的養殖場置身於蔬菜種植基地,4個佔地300平方米的鴨棚圍著一個水池。鴨群都在水池裡游泳嬉戲。

水池就是養殖場的關鍵所在。

吳婷婷說:水池建設一定要科學合理,水池裡插著兩根水管,一根是進水管一根是出水管。池裡的水從養殖場旁的河道里和地下水井直接抽取,給鴨子飲水和沐浴。池水每5-7天就更換一次,每次排出的廢水要先後經過4個儲肥池進行沉澱處理。

“廢水處理後直接引到旁邊的蔬菜基地,用來灌溉,池子裡留下的沉澱物就是肥料,我就把它拉到自己的果園裡施肥。”吳婷婷告訴記者,養殖場平均每天可產生150公斤左右的肥料,僅靠自己的果園完全消化不掉,於是他就把多餘的肥料贈給了當地的其他果蔬種植戶,在當地,她也稱為了最受歡迎的“鴨女皇”。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看她,一個32歲的養鴨新手,如何在旱地養鴨?並實現汙水0排放。

但是為實現排洩物零排放,從修建水池到鋪設管道、安裝設備,吳婷婷已投入了3萬多元。她也沒有抱怨,咱們做好養殖的同時更保護了環境。

吳婷婷還告訴大永,現在,鴨子的下蛋率在高峰期可達95%,蛋的品質也不錯,跟傳統養鴨並沒有明顯區別,主要缺點就是羽毛不太好看,“我現在也是在摸索中,如果效果好,以後還要再擴大規模。”

所以說,旱地養鴨與傳統養鴨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不過旱地養鴨的優勢還是有蠻多的,只是在養殖過程中需要多注意更多的事情,最後大永希望大家都可以在養殖中事事順利。如果您有任何養殖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或私信大永,大永將第一時間為您解決。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