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戰後38軍戰士不足5000人,50軍軍長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戰後38軍戰士不足5000人,50軍軍長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

文/朱曉明

西線風雪疾

1951年1月8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結束,中朝部隊攻佔南朝鮮首都漢城,並全線進抵三七線。由於志願軍徒步追擊距離過遠,早已疲憊不堪。後方運輸線也由100公里突然拉長至500多公里,既無空中掩護,又缺少地面防空武器,在敵嚴密的空中封鎖下,前線糧彈已無法供應。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果斷下令停止追擊,轉入休整。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準備在兩個月之後發動春季攻勢。

1月中旬,美方判斷中國軍隊運輸線延長,補給更加困難,短時間內不可能發動進攻。為了挽回其失敗的影響,緩和內部矛盾,聯合國軍開始積極準備實施反撲,奪回漢城,將我軍壓回到三八線以北。在迅速地完成了部署調整和補給之後,自1月25日開始,聯合國軍由西至東逐步在全線發起大規模進攻。麥克阿瑟集中了5個軍16個師又3個旅、1個空降團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隊共23萬餘人,以美、英軍主力及南朝軍一部於西線(南漢江以南)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美軍一部及南朝鮮軍主力在東線(南漢江以東)實施輔助突擊。

敵在西線的部署為:美第1軍以土耳其旅、美25師、美3師、英29旅為第一梯隊,在野牧裡、水原、金良場裡地段展開,向漢城方向實施突擊。美第9軍以美騎兵1師、英27旅、美24師為第二梯隊,在金良場裡以東至驪州地段展開,向禮峰山方向實施突擊。另以南朝鮮軍第1、6師分別作為美第9、1軍的預備隊。

面對敵軍展開的攻勢,志願軍很快判明瞭敵人的企圖,決定採取“西頂東放”的作戰部署,即在西線以堅守防禦鉗制敵主要進攻集團,而在東線有計劃地讓敵前進,待敵突出、翼側暴露時,集中主力實施反擊,粉碎敵之進攻。據此,志願軍成立三個戰役集團協同作戰。西線集團由志願軍第38軍、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組成,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簡稱韓集團),在金浦、仁川及野牧裡至驪州以北68公里地段組織防禦,堅決抗擊敵人向漢城方向的進攻。東線由志願軍“鄧華集團”(4個軍)和人民軍“金集團”(2個軍團)組成,在敵進至橫城地區後實施反擊。彭德懷電報中央軍委,說明此次戰役帶有很大的勉強性,部隊尚未得到休息補充,二次戰役受損嚴重的9兵團在後方休整仍不能參戰,如主力出擊受阻,朝鮮戰局可能暫時轉為被動,建議將國內的戰略預備隊第19兵團速調安東,以便隨時參戰。

參加西線防禦作戰的主角是志願軍第38軍和第50軍。38軍是四野王牌軍,攻守兼備,戰鬥力非常強,在第二次戰役中,曾獲得“萬歲軍”的美譽。時任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該軍負責漢江南岸金谷堂裡至南漢江西岸30公里地段的防禦,作戰對象為美第9軍部隊。該軍112師配屬炮兵第27團2個連於堂谷裡、泰華山、廣峴、天德峰地區構築第一線防禦陣地;於旺谷、新岱裡、中悅美、南治峴構築第二線防禦陣地,堅決抗擊由利川沿公路向漢城方向進攻之敵。軍主力集結於漢江北岸磨石隅裡以南地區,相機投入戰鬥。

第50軍的前身是國民黨軍滇系第60軍,參加過著名的臺兒莊大戰,具有光榮的抗日傳統,1948年10月在長春起義,經過大力整訓,改編為解放軍部隊。這個軍進步明顯,戰鬥力提升很快,具有豐富的野戰條件下的防禦作戰經驗。該軍入朝以來,相比其他各軍,損失較小,但以全殲英軍皇家坦克營、率先攻佔漢城而名震天下,獲得志願軍首長通令嘉獎。時任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副軍長蔡正國。該軍奉命在野牧裡至安慶川以西地區展開,依託修理山、帽落山、白雲山、光教山、文衡山等要點進行防禦,作戰對象為美第1軍部隊,防禦正面約38公里,是敵進攻的主要方向和重點。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舉行時,朝鮮戰場上氣溫在零下25至30℃,非常寒冷,到處白雪皚皚,冰封大地。志願軍指戰員體力未及恢復,糧彈不濟,困難重重。特別是西線我軍的堅守防禦,一方面要遲滯敵人進攻,保障東線實施反擊,另一方面也要為19兵團入朝參戰爭取時間,在敵重兵壓頂的嚴峻形勢下,註定是一場震天撼地的血戰。

浴血奮戰帽落山

早在1月15日,美軍第3師偵察部隊就對50軍150師金良場裡陣地展開試探性進攻。18日下午美軍又出動80餘人向我449團1營撲來,該營英勇反擊,殲敵50餘人,受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首戰告捷,極大地鼓舞了50軍指戰員。

1月25日,西線美第1軍首先在野牧裡至金良場裡地段上發起進攻,直撲水原至漢城公路、鐵路兩側約20公里的地段。帽落山位於漢江以南,距漢城30公里,海拔380米,山前有一座236.5高地,與主峰毗連,形成天然屏障。在該山周圍有京(漢城)釜(釜山)公路和鐵路,是敵我爭奪的要地。根據50軍首長命令,148師主力443團承擔該地域堅守任務。該團由第3營8連、9連配置於帽落山主陣地及236.5高地,以7連前伸至谷沙川及113.8高地一線佔領前沿警戒陣地,以第2營佔領五全裡一線陣地,執行機動作戰任務。各營迅速進入陣地,構築工事,形成側射和交叉火力。

1月27日11時,美第25師出動200餘人在10餘輛坦克的掩護下,向我443團7連113.8高地進行試探性攻擊。7連沉著應戰,將敵放至50米才猛烈開火,將其擊退。次日10時,美軍出動1個營的兵力,坦克10輛,在8架飛機的配合下,向7連陣地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陣地上到處響起爆炸聲,升起的煙霧什麼也看不清,被炸翻的凍土四處飛揚。當美軍衝到一定距離時,7連的60迫擊炮迅速發射,準確擊中敵群。我陣地上的機槍火力對敵進行交叉猛射,敵死傷無數,亂成一團。7連的勇士們見反擊時機已到,在連長命令下,上好刺刀,乘著煙霧如猛虎下山衝向敵人,與敵來回拉鋸8次,擊斃敵200餘人。

7連的機槍手田文富機智勇敢,一口氣打完5彈夾子彈,在機槍組長和彈藥手均已犧牲的情況下,他選擇好新的陣地,自己裝填彈夾,猛烈射擊,一人打退美軍4次衝鋒。這位孤膽英雄,用800發憤怒的子彈,讓陣地前留下了50多具美軍的屍體。戰後,田文富滿是彈孔的棉衣被送到443團政委手裡,政委流著眼淚數了數,一共有53個彈孔。田文富被50軍授予“英雄機槍手”稱號,並榮獲二等功。

1月29日11時許,美軍約一個團的兵力在坦克、飛機配合下瘋狂地向帽落山236.5高地發動猛烈攻擊。我443團8連連長犧牲,副連長王景鳳大聲喊道:“帽落山陣地是漢江南陣地的一扇大門,無論如何不能丟,我們決心與敵人拼到底,為犧牲的連長報仇。”他指揮戰士們頑強抗擊,與敵反覆爭奪,連續打退了敵人5次衝鋒,彈藥全打光後,就用石頭往下砸。戰鬥異常緊張、激烈,最後陣地上只剩下2個戰士和6個勤雜人員。14時敵終於佔領236.5高地,又集中火力轟擊帽落山主陣地。443團首長提出“決心與帽落山共存亡”的戰鬥口號,團機關勤雜人員都動員起來投入戰鬥保障,冒著敵人炮火往陣地運送彈藥。黃昏時,4連和團警衛連1個排對236.5高地實施反擊,一舉奪回該高地北側兩個陣地,與佔領236.5高地之敵形成對峙。

1月30日,敵以一個團兵力配屬坦克20餘輛向我帽落山主陣地全面進攻,148師為加強帽落山陣地防禦,由442團抽調一個加強連配屬443團,將敵擊退。2月2日上午8時,敵以一個團兵力,在飛機10餘架、坦克20餘輛配合下,向帽落山主陣地進攻,戰鬥十分激烈。團長朱光雲親自指揮迫擊炮連,以300至500米的近距離射擊,連續打垮敵人5次衝鋒。敵在我陣地前沿遺屍累累,狼狽逃竄。50軍軍長曾澤生得知情況後,即與朱光雲直接通話,表揚443團英勇頑強、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鼓勵他們搶修工事,組織好戰鬥,再堅守一天就完成任務。

2月3日,帽落山正面之敵又以一個團以上的兵力,在大量坦克、飛機配合下,再次向帽落山主陣地發起全面進攻,自上午9時起激戰4小時。下午14時30分,敵又增加兩個營兵力,分別向我左、右翼迂迴,飛機使用大量黃磷彈,步兵在炮火掩護下,三面向我陣地猛攻,陣地上一片焦土。激戰至17時30分,敵突入我陣地,雙方混戰之際,我山頂守軍一個排,突然向敵實施反衝鋒,投彈70餘枚,斃傷敵百餘名,將敵擊退。至晚22時,該團奉命留第8連、第9連堅守帽落山,其餘部隊向鶴峴洞轉移。帽落山阻擊戰為時8晝夜,全團以步槍、手榴彈、十字鎬與敵搏鬥,殲敵1500餘人,勝利完成堅守任務。

在敵向我帽落山陣地發起進攻的同時,148師444團也在修理山陣地與敵展開了8天8夜的激烈戰鬥,共殲敵1800餘人,自身傷亡422人。

白雲山打出英雄團

根據50軍的部署,149師在白雲山、光教山、國主峰地域組織防禦。白雲山位於漢江以南,海拔540米,左側光教山562米,其左前沿高地是兄弟峰。右側為白雲寺,與帽落山相毗連,旁有鐵路通過。山後不遠即是漢江平川,縱深較淺,我軍處於背水作戰的險境。該地域由149師447團負責防守。

1月27日,敵在數十架飛機、數十輛坦克和數十門大炮的轟擊掩護下,以十倍於我的兵力,向我447團防守的白雲山、兄弟峰、東遠裡等陣地發起進攻。該團浴血奮戰,在兄弟峰陣地前與敵反覆爭奪5晝夜,擊退敵人20餘次衝鋒,斃敵300餘名。50軍首長對447團兄弟的表現十分滿意,電話鼓勵該團打得好,要他們繼續搶修工事,準備再戰。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戰後38軍戰士不足5000人,50軍軍長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

◆50軍447團反擊白雲寺。

2月1日拂曉,敵200餘名在飛機20餘架、榴彈炮30餘門掩護下,向光教山447團4連陣地進攻,投下大量燃燒彈,將陣地燒焦。激戰終日,16時陣地被敵佔領。該團迅速命令5連向光教山實施反擊,將陣地奪回。同日,在白雲寺反擊戰中,3營8連幹部全部傷亡,被迫轉移。副營長戴汝吉率一個排趕到,奪回陣地。敵又以坦克10輛、榴彈炮20餘門,猛轟我陣地,隨即步兵發起集團衝鋒,白雲寺被佔領。3營教導員吳友先率7連衝過敵炮火、飛機封鎖區,再次發起反擊,7連指導員率2個班,首先攻下兩個山頭並佔領白雲寺左側一個制高點,以火力側擊來犯之敵,其餘在教導員率領下,向敵猛烈衝擊,恢復了白雲寺陣地。

2月3日是敵人向白雲山攻擊最猛烈的一天。凌晨5時,敵飛機猛烈向白雲山、光教山、白雲寺投下數不清的炸彈,接下來由近而遠的排炮轟擊,把白雲山頂炸得地動山搖,樹木被削平,到處濃煙滾滾。轟炸、炮擊持續到上午l0時,敵坦克30餘輛掩護其步兵500餘人分三路向白雲山發起猛攻,一路向光教山衝擊;一路由白雲寺向白雲山衝擊;另一路由上光教裡向白雲山衝擊。防守在光教山上的8連英勇抗擊,與進攻之敵血戰死守,堅持戰鬥至14時,終因傷亡過重,彈藥耗盡,陣地被敵佔領。堅守在白雲寺陣地上的7連各小分隊據險抗擊,先後擊退敵多次衝鋒,也因彈盡糧絕,11時白雲寺陣地陷落敵手。下午16時,447團以1營1連向白雲寺發起反擊,於17時恢復了全部陣地。但敵立即以20餘門榴彈炮火急襲,該連指戰員大部傷亡,白雲寺陣地得而復失。另一路敵人,雖連續衝擊多次,均被據守白雲山主陣地的447團2營以沉著的抵近射擊殺傷150餘人,激戰至下午16時,敵倉皇退卻,白雲山陣地巍然屹立。

2月4日上午9時,敵以光教山為依託,在飛機、炮火掩護下,向白雲山陣地連續7次衝鋒,主陣地仍在我手中。翌日,447團集中各連所剩兵力於白雲山主陣地,準備與敵決一死戰,敵整日以飛機、大炮轟擊我陣地,企圖以火力殺傷,困死我於白雲山上。2月5日,447團奉命撤出戰鬥,向江北轉移。

白雲山阻擊戰,447團與敵激戰11晝夜,共斃傷敵1400餘人,在我軍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51年5月28日,經50軍報請志願軍政治部批准,447團被授予“白雲山團”榮譽稱號,這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唯一被志願軍總部授予榮譽稱號的步兵團。根據447團的英雄事蹟,由劉白羽作詞、鄭律成作曲的《歌唱白雲山》在軍內外廣泛傳唱。

西線我軍已連續作戰10晝夜,在敵絕對優勢的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火力猛烈突擊下,傷亡較大。中朝兩軍決定縮小第50軍防禦正面,加強縱深防禦力量,於2月4日將原歸第50軍防守的南泰嶺、果川、軍浦場及其以西14公里正面劃歸人民軍第1軍團防守。西線敵人在佔領我第一線陣地後,繼續猛烈進攻,戰況更為激烈。此時,漢江局部地段已開始解凍,我在漢江南岸之防禦地幅已縮小。為避免背水作戰,2月7日晚,50軍留150師450團控制漢江南岸橋頭陣地,軍主力和人民軍第1軍團撤至漢江北岸組織防禦。

“萬歲軍”的江南22晝夜

38軍奉命在漢江南岸的利川以北地區進行防禦,敵先後投入的兵力有4個師2個旅又1個營。1月26日,38軍當面之敵美24師及英27旅已進至金良場裡、利川、驪州一線,美騎1師在白巖裡以北地區,並以部分兵力附坦克於26、27兩日向我112師防守的各陣地進行試探性攻擊和偵察活動,爾後全線展開猛烈攻擊,企圖以壓倒優勢,迅速突破我軍防禦。

敵根據以往被殲教訓,採取所謂“主力靠攏、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等齊發展”的戰術,以1個營至1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坦克、炮兵直接支援下,分由金魚裡、芳都裡、廣水裡,向我一線陣地實施不間斷的衝擊。敵之衝擊被我打垮後,即以飛機、炮兵火力輪番轟炸,再組織兵力衝擊,如此反覆實施。這對我人少彈缺情況下的寬大正面的堅守防禦極為不利。

在泰華山主陣地的屏障311.6高地防守的我112師336團5連,接連3天打退敵人13次進攻,最後僅剩10餘人,殲敵500餘人。戰後該連被志願軍總部記集體一等功並授予“屢戰屢勝”獎旗。334團防守的鼎蓋山256.4高地,也受到了敵約1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坦克支援下的輪番進攻。該團6連英勇頑強,一次次將敵打退,殺傷敵300餘人。年僅18歲的戰士潘天炎,一人獨當一面,打退1個排敵人的多次衝鋒,以40餘顆手榴彈殺傷敵60餘人。334團3營堅守天德山陣地,也與敵展開激戰。

至30日,我311.6、211、256.4等高地因陣地被毀,守備部隊傷亡殆盡已不宜堅守。是夜,轉守群山浦陣地。38軍命113師337團進入京安裡地區,轉屬112師指揮,加強正面防禦,同時對113師和114師集結地域進行調整,以相機投入戰鬥。

美軍以絕對優勢兵力、火力實施連續攻擊近10日,在我軍堅決抵抗下進展甚微。為改變態勢,敵軍除加大正面攻擊壓力、繼續向我主陣地衝擊外,於2月3日,以第19聯隊從南漢江東岸迂迴,進入38軍左翼側後,佔據了洗月裡以北的高地,威脅該軍防禦縱深。38軍發現有變後,當即組織338團等進行反擊,激戰一天,殲敵409人,將敵驅出我軍縱深,恢復了我之防禦態勢。

2月4日,337團3連在堅守西官廳戰鬥中,在連長郭忠田的率領下,充分運用了入朝以來所取得的戰鬥經驗,以敵炮擊我隱蔽、敵衝擊我反擊、近戰等手段,連續3天擊退美軍幾個連到3個營的進攻,擊斃其260人。戰士姜士福雙腿負傷後,仍然堅持戰鬥,最後拉響手榴彈,與衝上來的美國兵同歸於盡。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戰後38軍戰士不足5000人,50軍軍長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

◆38軍112師部隊在漢江南岸堅守防禦。

38軍112師在漢江南岸激戰10多天,傷亡很大,師教導隊和勤雜人員也投入了戰鬥,許多陣地只有幾個人扼守。在此危急時刻,廣大指戰員沉著堅定地守衛陣地,頑強堅持戰鬥。軍預備隊114師於2月4日從江北進到江南投入戰鬥,繼續堅守陣地。

在我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撤至漢江北岸後,自2月8日起,美第1軍積極向漢江逼近,並於2月10日佔領仁川;美第9軍則在大量炮兵、坦克、飛機的配合下,猛攻我38軍陣地。38軍在上樊川裡、回德里、京安裡、武甲山、長深裡、南治峴、外杜陵裡一線,英勇戰鬥,堅決抗擊敵人進攻,戰鬥空前激烈。每一陣地我均與敵人進行反覆爭奪。敵人的空地火力異常猛烈,我一夜修築的工事,一小時內即被敵摧毀。我防守部隊在缺少工事依託、缺少炮兵支援的異常艱苦條件下,前仆後繼,不畏犧牲,堅守陣地。

2月12日拂曉,美軍騎1師1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50餘門火炮的支援下,向我114師342團1營扼守的350.3高地連續進攻。這時,該營營長曹玉海已經7個晝夜沒有休息。當美軍第5次衝擊時,他跑到前沿陣地和戰士一起頑強拼搏。在他的影響下,部隊越戰越勇,有的戰士幾次負傷成了“血人”,仍堅持戰鬥。戰士申德恩左眼負了傷,連長叫他撤下去,他說:“右眼還是好的,可以瞄準,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堅持到底!”當右臂和左腿又被打斷後,仍然堅持不下火線。班長塗金的頭部負傷,血流滿面,仍然端著衝鋒槍射擊,一直戰鬥到犧牲。不久,營長曹玉海壯烈犧牲,彈藥也耗盡了。15時,該營3連陣地上只剩下4個人。在打擊美軍的第7次衝擊時,連長趙連山提著沒有子彈的駁殼槍帶頭反衝擊,將陣地上的敵人嚇得滾下了山。戰至最後,陣地上只剩下趙連山和一名副班長。

342團1營用鮮血和生命打退了敵人十幾次衝擊,守住了350.3高地,殲敵680餘人。他們的英雄事蹟,震撼了整個戰場,激勵著倖存下來的每個指戰員。戰後,志願軍總部給該營記集體一等功,營長曹玉海追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在西線我軍頑強防禦的同時,我東線反擊部隊完成了集結,於2月12日向敵出擊,在橫城地區殲滅南朝鮮軍第8師及美2師一部,取得重大勝利,前出至原州地區,但在圍殲砥平裡之敵時,遭受挫折,未能殲滅該敵。鑑於整個戰役發展情況,我軍於16日停止進攻。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即告結束。

38軍在漢江南岸防禦戰中,堅韌頑強,浴血奮戰22天,完成配合東線友軍取得反擊勝利後,軍主力也於2月16日17時轉移到江北,在上八堂至曹佐裡31公里正面上繼續組織防禦。

繼續戰鬥在漢江北岸

50軍主力撤到江北後,繼續抗擊敵人北犯。148師在廣北里、三碑裡、東九陵地區,149師在素島、浮裡島、龍馬峰等地區,150師在禮峰山、金谷裡地區分別佔領陣地。當時,50軍損耗極大,極度疲勞,北渡漢江之時,能成建制投入作戰的兵力只有4個營另4個連,還不到半個師。

88.3高地的背水戰是50軍轉移到漢江北岸組織防禦的第一場戰鬥,該高地緊靠漢江南岸,雄踞江南,俯瞰江北平原,像一顆釘子,釘在敵我陣地面前。軍命令148師堅決守住這個灘頭陣地,148師把這個艱鉅任務交給442團1連。在這個三面臨敵、一面背水的高地,2月14日起,1連血戰36小時,擊退兩倍於己的敵陸空聯合多次攻擊,陣地被毀,人員大部傷亡,陣地仍巋然不動。

149師447團在浮裡島的戰鬥也打得很精彩,該島是漢江江心的一個沙洲島嶼,是敵北犯的必爭之地。447團命1營3連帶團偵察排堅守防禦。2月18日起,美3師15團百餘人渡江分兩路來犯,被我粉碎。敵加大火力準備,欲將浮裡島炸平,島上一片火海,但我英勇頑強的勇士們依然堅守住了這個孤立無援的島嶼。強攻不成,美軍改變戰術,2月21日晨組織一支百餘人的特務隊趁江面濃霧前來偷襲,3連潛伏哨發現後及時報警,戰士們放下早飯,一鼓作氣將敵特務隊趕回江南。此後,3連又與敵多次展開激戰,累計殲敵130餘人,3月14日夜奉命撤離。該連在浮裡島堅守25晝夜,勝利完成了任務,被50軍授予“浮裡島連”稱號。

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38軍也撤向漢江北岸。當時,我戰略預備隊除第19兵團已於2月15日入朝正向預定地區開進外,第3、9兵團要在4月初才能到達三八線以北地區集結。中朝兩軍於2月17日決定:全線轉入運動防禦,準備爭取兩個月時間,以集結兵力、改善交通運輸、囤積作戰物資,待引敵深入,置漢江於敵背後,再行反擊。

在我西線部隊全部北撤後,敵進攻部隊於2月20日才基本佔領漢江南岸陣地,在火力偵察和干擾下,進行渡江準備。同50軍相比,38軍的實力也有相當削弱,已減少到該軍入朝以來的最低限度,許多班排在堅守中與陣地同歸於盡。每個步兵連的戰鬥員,在40人以下的佔了1/2,槍彈損耗無補。儘管如此,部隊士氣仍高,許多單位表示要在最艱苦最嚴酷的考驗中,創造英雄部隊。根據江南守備經驗,細緻勘察防禦地形,在火器配備上,採取了兵力前輕後重,火力前重後輕等方式作戰。

3月7日,美第8集團軍總司令李奇微指揮部隊發起全線進攻。美25師、24師分別向我38軍114師陵內裡、合甲山等陣地和113師楊村裡、玉泉裡、上谷裡等陣地猛攻,在敵強大火力轟擊下,我傷亡較大,不少營連已不成建制,予敵重大殺傷後,我主動放棄部分陣地。採取節節抗擊,機動防禦的戰術,於3月16日在友軍形成議政府、清平裡防禦地域之時,奉命北上,4月初進至順川、肅川地區休整。

50軍150師在3月7日晚至8日拂曉,由450團7連對佔領禮峰山西南側部分高地進行反擊,擊潰美24師一個營的兵力,奪回失去的陣地,殲敵250餘人。3月9日,50軍按照志司命令,為縮短供應線,等待後續部隊接防,在漢江以北亦採取運動防禦,邊打邊向三八線以北撤退。3月14日,我軍主動撤離漢城。次日黃昏,當9兵團26軍趕到接替防務後,50軍在高浪浦裡渡過臨津江,進至金川、白川、沙裡院、平壤以北地區整補待命。4月中旬,該軍搭乘火車回到祖國安東、鳳城地區休整。

艱苦卓絕的壯舉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中的漢江南北守備戰,從1951年1月25日至3月15日,整整50個晝夜,志願軍38軍和50軍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漢江兩岸。特別是漢江南岸20多天的堅守防禦,艱苦卓絕,氣壯山河!面對擁有飛機、大炮、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敵人,兩軍指戰員依託臨時構築的簡陋工事,在嚴寒季節,一把炒麵一把雪,用機步槍、手榴彈、鐵鍬、十字鎬、石塊與敵人殊死拼搏,以無比堅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用血肉之軀,戰勝重重困難,以重大犧牲,抗擊敵人的逐點進攻。漢江南北守備戰沉重打擊和消耗了敵有生力量,鉗制了敵主要進攻集團,保證了主力的休整、集結和物資彈藥補充以及我軍後續兵團的開進,為準備實施戰略反擊爭取了時間。毛澤東曾說,志願軍抗美援朝,“我們方面發生的問題,最初是能不能打,後來是能不能守,再後是能不能保證給養,最後是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四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都解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的奇蹟,由第50軍和38軍在第四次戰役肩並肩在漢江50天阻擊戰中率先創造。

據軍史記載,此役38軍共斃傷敵10747人,俘敵86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自身傷亡慘重,戰鬥員所剩不到5000人。50軍在1950年10月倉促入朝之時,人數僅3萬餘人,裝備亦差,前三次戰役繳獲甚少,尤其缺乏反坦克武器。在漢江防禦戰中,該軍斃傷敵11000人,俘敵61人,繳獲各種槍支1800支,汽車17輛,炮34門,擊落擊傷敵機15架,擊毀擊傷敵坦克37輛,取得不俗戰績。50軍也付出較大代價,僅戰鬥減員就達6256人,加上非戰鬥減員,全軍損失超過1萬人。

漢江防禦戰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一次大規模的防禦作戰,其激烈程度和全新的特點,都在我軍戰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在面臨美軍空地配合的立體進攻下,志願軍迅速轉變以往國內戰爭時打阻擊的戰術觀念,認真吸取教訓,積累寶貴有效的防禦經驗,初步摸索出在現代戰爭條件下進行堅守防禦和運動防禦的新戰術,這對以後的作戰產生了積極的借鑑作用。

漢江防禦戰,抗美援朝我軍第一次大規模阻擊作戰,戰後38軍戰士不足5000人,50軍軍長兩次受到毛主席接見

◆指揮漢江防禦戰的50軍軍長曾澤生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50軍447團被授予“白雲山團”榮譽稱號。

參加漢江防禦戰的50軍,其英勇頑強,戰鬥期間數次受到志願軍總部的通令表揚。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也高度讚揚50軍,表示要給予優先換裝。軍長曾澤生回國受到毛澤東主席的兩次親切接見,毛澤東鼓勵他說:“你們在朝鮮戰場打得還是蠻漂亮的嘛。”這讓曾澤生激動不已,作為起義部隊出身的50軍獲得了最高統帥的肯定。50軍在解放軍序列裡,一直保留到1985年百萬大裁軍才撤消番號和建制。“白雲山團”所在師改編為西藏軍區某山地步兵旅,是目前我軍序列中保留建制最大的一支原國民黨軍起義部隊。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