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洋鎮文光村:打好“組合拳”,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長期以來,文光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著力在做好脫貧攻堅、優化產業、鄉風文明、村莊清潔上下真功夫、深功夫、細功夫,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湖洋鎮文光村:打好“組合拳”,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一、堅持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1.夯實戰鬥堡壘作用。嚴格落實“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並帶領村幹部到連城、永定等地學習脫貧致富經驗,豐富脫貧措施,提高黨員素質。抓好“三會一課”等基本組織生活制度的貫徹落實,從嚴教育管理黨員,結合黨員日和村書記聯席會,積極與上級部門共同溝通銜接,爭取上級支持和指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結合換屆選舉,注入新鮮血液,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提振幹部精氣神。

2.構建“支部+”合作模式。村黨支部將集體閒置6000餘畝的山地資源進行流轉,進行規模種植,並構建“黨支部+果業商會+果農+貧困戶”合作模式,成功引進福建省百果園生態農業公司規模種植1000畝梅園。現已成為省級烏梅藥材GAP研究及標準化栽培示範基地和市級農業“五新”技術示範園。2016年,文光村黨支部動員聯合果農大戶成立全市首個果業商會—“觀音井同心果業商會”,將文光村48戶農場凝聚在一起,聯動發展

吸納貧困戶入會,帶動脫貧致富,每戶果農平均純收入達15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近6萬元。

3.發揮黨員傳幫帶作用。文光村建立了黨員幹部創業實踐示範基地3個,通過健全創業幫扶機制,黨員示範戶帶動和加大扶持引導力度,引領臍橙種植、蜜雪梨種植等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利用外出鄉賢人脈、資金等優勢,為貧困戶提供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各類就業崗位;成立鄉土人才教育基地,對貧困戶進行技術扶貧,幫助貧困戶掌握脫貧致富技能。全村共1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惠及其中15戶。


湖洋鎮文光村:打好“組合拳”,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二、優化產業佈局,增強振興活力

1.加大農業主體培育。重點打造觀音井百果園,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於1999年開展打造,現已形成“萬畝果園、千畝梅園”景觀,園內種植品種有臍橙、杭梅、春見、蜜雪梨、葡萄等50餘種水果,其中杭梅1000畝、臍橙3600畝、杭晚蜜柚、紅心柚1000畝、蜜雪梨260畝,形成四季有花有果景觀,是省級烏梅藥材GAP研究及標準化栽培示範基地,獲得市級農業“五新”技術示範園稱號。其中“湖洋幹蒸雞”被列入閩西十大名菜;杭晚蜜柚入選閩西“八大珍”產品;“春見”獲福建省寬皮橙鑑評綜合類銀獎。

2.打造旅遊特色品牌。2018年開始,文光村連續三年在元旦期間舉辦“福建省梅花節”,千畝梅花的壯景,吸引了眾多省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據統計,整個花期遊客數量均超15萬餘人次,其中外省遊客達3萬多人次,旅遊收入達500萬餘元。圍繞“福建省梅花節”這一旅遊品牌,文光村將種植、加工、鄉村旅遊有機結合,把“梅花節”打造成上杭除紅色古田、才溪及梅花山外的又一張旅遊名片。

3.逐步優化產業結構。除農業主體產業發展外,依託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文光村餐飲業也迎來了新天地,鑫華農莊、宏泉山莊等餐飲店年收入均達到100萬元。同時,文光村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支持生態產業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地投產,龍鑫混凝土有限公司、福建百果園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恆欣建材機磚廠等多家企業入駐文光村,讓文光村一二三產齊開花。

湖洋鎮文光村:打好“組合拳”,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三、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振興魅力

1.實行垃圾收費。該村根據縣、鎮有關通知精神,按照“誰汙染、誰治理、誰受益、誰付費”和生活垃圾保潔經費“政府投入公共服務為主,村民繳費參與公共事業為輔助”的原則,結合村級實際,制定了《文光村農村環境衛生保潔費收費制度》,並在全村推行,得到了群眾一致支持。

2.開展農房整治。在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中,掛村領導、包村幹部與村兩委深入組、戶通過比對信息數據與現場查看走訪等形式,對轄區內的企業、居民住房、空心房、裸房等建築物進行摸排,對發現的問題做到一戶一檔,並統一印製房屋安全隱患整治告知書送達當事人,要求限期整改。對摸排出的空心房、裸房共36幢進行梳理,制定整治措施並建立臺賬,目前已拆除裸舊房、空心房10棟,通過牆繪、彩繪完成整治12幢。

3. 提升基礎設施。我鎮高度重視文光村基礎設施建設,把加強文光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從政策、投入等方面給予強力支持。先後實施了文光村道路“白改黑”工程、百果園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周邊環境景觀提升工程、文光村亮化工程等項目,投資超過500萬元,不斷提高文光村村民的生活水平。

來源:上杭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