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三觀是什麼樣的?

鵲·鷂丶


水滸傳中的三觀與現代人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不一樣的,只是在內容上有本質的區別,今天只談水滸傳中的三觀。

首先是世界觀:

水滸傳中神佛思想貫穿始終,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詳見水滸傳第一回)到"宋公明神聚蓼兒窪,微宗帝夢遊梁山泊"(第一百二十回)其中花和尚魯智深,六和寺坐化尤其充滿了神秘感。(詳見水滸傳第一百一十九回)水滸傳通過神佛的宣傳,展現了天地萬物皆有定數的世界觀。

價值觀:

水滸傳同時通過宋江等人,官逼民反,替天行道為主題,描寫了宋江等人,儘管是被逼上梁山,但仍然心懷家國,時刻不忘對君盡忠。有為君分憂的忠君思想。心心念念等待招安,終於成其所願。徵遼,徵田虎,徵方臘等,也算是努力為趙氏王朝效過命,展示了當年那個侷限時代忠君愛國的價值觀。

人生觀:

水滸傳通過對梁山泊主要人物的描述,讓宋江、柴進、武松、魯智深等眾位好漢的個性鮮明如畫,宋江、柴進仗義疏財,視金錢如糞土,武松、魯智深等人快意恩仇。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展示了放飛自我,快意恩仇,豁達的人生觀。


揚韓若鑫


水滸傳的三觀無非也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而已。但最近網傳水滸三觀不正匪氣十足,並舉出惡劣事件種種,還有水滸不配進四大名著之說。反正我個人不這麼認為,問題出在三觀我就從三觀談起,梁山眾好漢聚義之初他們的三觀基本一致替天行道.殺富濟貧.除暴安良為宗旨。只是提到招安才產生了分歧當中有,堅持的.中立的.退出的,就不一一點名了。至於每個人是怎麼上的梁山又做了怎樣的事就不單個評論了。我覺得都是當時的年代及社會大格局所造就的。不應該一下把水滸扔進垃圾桶,既然水滸傳被納入四大名著,先賢所為肯定有一定的道理。

馮智學一己之見希望回答令你滿意[祈禱][祈禱][祈禱]




馮智學


水滸的三觀我看不懂,就連宋江的“領袖級別”我都迷糊著呢。

我一直納悶,為什麼人們習慣把方臘和宋江列為同級別人物,一個“上市公司”一個“個體工商戶”怎麼就能連鑣並軫,並駕齊驅呢?

方臘城略地數十個州縣,轄區人口百萬,買賣做的風生水起,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宋江無立錐之地,沿途擺攤設點混個營生,艱難度日,步履維艱。倆人有可比性嗎?同在一個級別嗎?

《水滸傳》看歷史,不是真實的歷史,是篡改的歷史,演繹的歷史,執筆人幻想的歷史。

當年幾百支起義軍中,宋江那點家底根本上不了榜。在偌大的“起義”市場份額中,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幾乎等於零,可以忽略不計。成千上萬兵馬滿目皆是,而宋江只有區區之36人。

歷史上的宋江和《水滸傳》裡的宋江大相經庭,完全不是一碼事。真實的歷史,宋江手下就36個人,是一股盜匪流寇,騰挪轉輾,東躲西藏,靠打家劫舍過活;《水滸傳》裡的宋江統轄108將,個個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無所不能,身懷絕技,各有奇招,能征慣戰,能討善伐。

真實歷史是,公元1119年,幾十個漁民扎堆在一起,不甘寂寞,鋌而走險,領頭的就是宋江。

兩年後海州知州張叔夜集結1000多名官將這夥流寇剿滅,牽頭的“把頭”宋江被活捉。然後就被“招安”了。

豬改不了拱地,狗改不了吃屎,不長時間,宋江再次重操舊業,這一次就沒那麼幸運了,被政府連根拔出,累犯的宋江被數罪併罰判處死刑。這股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作亂犯上的“黑惡勢力”就此在這個地球上消失。

就是這樣的一個小人物,被標榜成時代英雄,的確毀了我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