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詠月詩,有什麼樣的思想價值和審美特徵?

佐書妍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凝視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深秋的夜裡,涼氣逼人,地上已經鋪滿了一層薄薄的秋霜,空曠的天際,只有一輪明月懸掛在深藍色的夜幕中,寂靜而蕭索,在這樣一個明月夜裡,詩人雖身穿裘衣,錦被鋪塌,依然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於是索性起身,走到屋外,憑欄遠望,皎潔明亮的月光照在秋霜之上,泛著淡淡的韻藍光輝,抬頭望著那遙不可及的月亮,不知月宮桂花樹下的嫦娥是否也有詩人一般的落寞和鬱郁不得志的胸懷?天上的神仙是否能懂人世間的種種?詩人輕輕搖搖頭,發出一聲無奈的輕嘆,“何人知我心?我何以報國?”詩人低下頭,看著地上發白的秋霜,我何時可以告老還鄉,在故鄉頤養天年?這白秋霜又何似我那鬢白的髮絲。

《靜夜思》表象看似詠月思鄉,古時人們一般都好詠物明志,表達詩人的思想。《靜夜思》李白詠月,藉助明月,潔白的光芒,正是寓意詩人內心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胸懷,不與朝中權貴們同流合汙,魚肉百姓,空有一腔熱血和滿腹經綸,不但不能報效國家,反而遭人排擠,不得經世之志,與其在這種環境中掙扎,借酒消愁,我都一把年紀了,鬢角都熬出白髮了,不能將才華奉獻給國家,那我還在長安做什麼?還不如回到故鄉,飲酒作詩,逍遙自在,快快樂樂地生活。但這不是我的的性格啊,我李白從遙遠的西北邊境到京都長安來,就是想借助這個更大舞臺,來施展自己抱負啊。繼續待長安還是回到故鄉去,這是個問題,我還要糾結多久啊?


龍山種田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李白的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語言清新自然,其中詠月詩大約有二百多首,流傳最廣,最為複雜、全面和完美。

李白的詠月詩表達了情感的幻想跨越。《把酒問月》一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闋,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在古人、今人與古月、今月的大時空的跳躍下,跨越了時空的界線,掘發了“人若流水,明月如斯”的感知。

李白的詠月詩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無限鍾愛。《蜀道難》一詩:“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從概嘆遙遠的歷史開始,進入對於風光的描述,不僅集中展示了李白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以及通過這兩種能力展現出來的個性,通過對自然風光的描述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鐘愛之情。

李白的詠月詩表達了對理想社會形態的神往。《夢遊天姥吟留別》一詩:“海客談贏洲,煙波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撥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潺潺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匍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況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蘊藏在他身上的自由精神與道教理想和思維匯合,注入了自己豐富情感的思想內涵。

李白的詠月詩表達了在特定環境下所產生的各種情感。《江上贈竇長史》一詩:“漢求季布魯朱家,楚逐伍胥去章華。萬里南遷夜郎國,三年歸及長風沙。聞道青雲貴公子,錦帆遊戲西江水。人疑天上坐樓船,水淨霞明兩重綺。相約相期何太深,焯歌搖艇月中尋。不同珠履三千客,別欲論交一片心。”用月亮這一意象表達了朋友間共同的人格內涵和心靈的共通。《別中都明府兄》一詩:“吾兄詩酒繼陶君,試宰中都天下聞。東樓喜奉連枝會,南陌愁為落葉分。城隅綠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雲。取醉不辭留夜月,雁行中斷惜離群。”表達了親友的眷戀與不捨。《靜夜思》是最為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婦孺皆知的名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字裡行間流露出自己淪落天涯、眷戀故土的那份深情。

李白的詠月詩,把作者的深情溶入了月亮這一物象之中,並通過獨特的描述和語言,付於月亮活著的生命,從陰晴圓缺中悟出道理,產生遐思。


秋風學詩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個純客觀的物體,但自從人類意識到它的存在,它便成為原始神話或傳說的內容之一,如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由此可見,月亮這一物象早已進入了人的審美視野,詩人李白將月亮作為寄寓詩人主觀感情的載後,“月亮”這一意象便有了複雜的思想內蘊,起到了一般詞語難以替代的傳情達意的作用。

古往今來,很多文人都鍾情於“月亮”意象,李白詩文中寄情於月,在李白現存的一千多首作品中,詠月詩約有三百多首。李白的詠月詩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高,首首都是傳世佳作。那麼在李白的詩作中,“月亮”這一意象有什麼樣的精神內核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月亮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與夜互相輝映、互相襯托,這種美麗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皎潔的月光更使人聯想到月亮的高潔,在這種情況下,詩人的文思如泉湧。《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一個“上”字和一個“攬”字就表達了對高潔理想境界的嚮往與追求。《贈孟浩然》:“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現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繪其超群脫俗、風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達了詩人的敬慕之情。 

月亮是孤獨與失意的象徵,寄託著詩人思鄉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悶。 

月亮與故鄉有著一種天然的聯繫,人一旦離開故鄉,便會感覺到一種深沉的孤獨和感傷,詩人往往借望月來寄託對故鄉的思念,以緩解遠離故鄉的孤苦無依感。李白在《靜夜思》中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僅以月寄思鄉之情,更將其闡發到對親人、友人、家國的思念。如《對雪醉後贈王厲陽》:“清晨鼓棹過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樓。”“明月”意象是思友之情的象徵,表達詩人在感嘆人生苦短之時對友情的懷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詩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詩人通過它將自己的關切與同情帶到遙遠的夜郎西,交給不幸的友人王昌齡。又如《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嵋山月”的意象寄託著作者“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時,對故國故人的深深依戀之情。 

月亮高高懸掛在天上,可望不可即,於是月亮常常成為孤獨與失意的象徵,詩人在仕途失意之際,總是以月為知己,藉以自我安慰。如《長相思》:“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在這裡,以月喻美人,又以美人隱喻皇帝,隱含了詩人被放逐還山,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 

月亮是宇宙永恆的象徵,寄寓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月亮是亙古不變的,象徵永恆的月亮常常作為生命有限的對照物出現在詩人的構思中,它喚起了人們蒼茫浩渺的宇宙與歷史意識,喚起了面對廣大時空的人生喟嘆,觸發起悠遠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現總伴隨著闊大蒼涼的宇宙情懷、浩渺悲壯的天問意識和雄渾高古的審美境界。 

以《把酒問月》為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以其永恆的存在閱盡歷史滄桑,因而引發對人事匆匆、宇宙無窮、人生有限的思考。詩人將自我與明月融化到宇宙間,感悟月亮對人生的啟迪,從而淨化自我、超越自我。 

李白對明月的描寫,貫穿了他的一生。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古朗月行》)的童稚遐想,直到在“故國見秋月”後病老逝去,月亮始終照著詩人的身影,照著詩人的足跡,照著詩人的心靈,伴著詩人走過了曲折的一生。李白創造的符合中國人深層文化心理的富有文化內涵和情感意蘊的“月亮”意象,成為古典詩詞審美領域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