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後經濟條件不太好,應不應該求助公婆?

Y_______平源


我認為這事不能用應該或不應該非黑既白的方式來回答,應該或不應該都有它的理由,要視情況而定。

所謂求助不外乎兩點,一是財力支持,二是人力支持。

我認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應該堅持自力更生。記得我家大寶剛出生的時候,正是創業初期,且背井離鄉,生意上摸索前行,缺經驗缺資金缺人手。這時老家父母打電話主動要求把孩子送回去,放在他們身邊,好減輕我們的壓力,當時就被我和愛人雖然心動但還是拒絕了,因為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不能做到膝前盡孝,反而把自己的責任甩給他們,於心何忍?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自己的責任要勇於承擔才對。

當然也有一些極端情況,在亟需幫助才能渡過難關的時候,求助於自家人的公婆,希望他們在經濟上援助一些,或者在人力上幫自己照顧一孩子,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父母子女是一家人,是一個整體,不管是誰遇到困難都要互相幫助,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這有個前提條件,一是不要超出公婆能力的承受範圍。能當上公婆的人,一般情況下都已經步入老年行列,不管是他們的體力還是精力都已大不如前,慢慢到了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這時求助他們要量力而行。二是要在母賢子孝家庭和睦的情況下,才能求助。試想如果和公婆視同水火矛盾激烈,天天雞飛狗跳,老人不知自尊自愛,小輩不知感恩孝順,還怎麼求助?還是少點往來,各自安好吧!


緣來是國


不可以,公婆有自己的生活,他們也不一定有能力幫助你們。你開這個口,讓老人左右為難。

現在這個時代,如果家裡沒有人生重病,養一兩個小孩也不會那麼苦。有錢有有錢的活法,沒錢有沒錢的活法。公婆養育孩子時,也是這樣過來的。那個年代更苦,沒有人指望公婆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好歹,是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的。你有能力賺錢,就有資格享受生活。沒有能力賺錢,就不要追求吃喝享樂,更不應該讓別人為你的生活買單。

別拿孩子做幌子,誰都生過孩子,養過孩子。都辛苦過,節約過。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別把老人扯進來。

老人有眼睛,也有愛心。如果你們遇到真正的困難,不用你開口他們自然會幫。如果你們花錢大手大腳,不好好規劃生活 。眼裡盯著老人的錢,老人有錢也不會給你。

他們沒有那個能力,承擔不起你們高品質的生活 。他們自己不是花不來錢,只是覺得以後用錢的地方多,有點錢不敢花而已。

你們都是做父母人了,學會承擔責任,不要有困難就想著老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活成這個樣子會讓別人愁不起。那麼活著,即是有吃有喝,也沒有意義,你說是嗎?


彩霞


中國文化

當然,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中國人的生活安排是考慮家族整體利益的,不是西方只有三口之家,甚至只是一個個人的利益的。儘管我們現在正在西化,但還沒有變過去。

生活成本

孩子的開銷很大,對於多數普通工薪族來說,大概是1~1.5個成年人的生活成本,而我們成年人可能需要儉樸一點,兩口子合在一起的生活成本,從2.0壓縮到1.5個成年人.

如果孩子出生前考慮不夠全面,則出生後只能求助於長輩了。

當前工薪族的生活,一個成年人的成本大概在5w元/年,再考慮房貸,大概又是一個成年人的生活成本。成年人儉樸一點的,一個人也要2w/年,養車大概也是2w/年。也就是,年收入不夠15w的兩口子,要孩子後會生活下降較多。如果兩口子年收入不夠7w,理論上不能要孩子。

如果一開始收入是夠的,但2020年因為疫情,家庭經濟惡化,可是孩子已經出生,那麼只能求助與家裡的直系親屬了。但是,老人的生活也不能下降太多,否則他們也會有怨言的。所以要全家族來合計這個生活開支。

怎麼談

計算中,孩子的開銷不要藉機上升,否則就是推卸責任了。

計算中,應該考慮哪些是可以降低的,哪些是不能降低的。比如房貸,養車費用,孩子的營養費,孩子的學前班等等,這些費用緊急程度不是都一樣的權重。如果將該砍的砍了,不該砍的保留之後,缺口是否老人能承受呢?

多數情況下,老人能提供是費用要比年輕人低,因為他們當年生活主要不是靠資金解決,而是靠雙手DIY,因此現在退休的老人,你要他們拿現金出來是困難的。一般老人負擔費用不要超過2w/年,同時,更多的是請他們提供少量的人工支出,比如接送孩子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