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烹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環節,而食用油也是每日必不可少的烹調料。但是,食用油的種類繁多讓人應接不暇,商家更是炒作出各種好壞。如果結合現實的使用方式,比如炒菜、油炸或涼拌,更是一臉懵~

所以這一次

我們簡單直接的準備了新鮮出爐的

2019年食用油排行榜

家用食用油怎麼選,有下面這幾個排行就夠了,你只需要根據多數情況下的烹飪方法去不同的排行榜,然後記下排名靠前的幾種油即可。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01 煙點均大於200度

最適合高溫爆炒、油炸、高溫烤箱、燒烤、烙等烹飪方法的食用油前19名: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02 煙點均大於180度

最適合普通炒菜的食用油前20名: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03 煙點均大於160度

最適合燉、蒸、煮的食用油前20名: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04 煙點約90度

最適合涼拌菜或微加熱的食用油前20名: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其實,沒有一種油是“最健康”,每種油含脂肪酸不同,對人體功能也不同。新營養學推薦的是均衡油脂攝入比例,尤其是Omega-6和Omega-3的比例,所以不同的烹飪方法用不同的油(這主要是根據發煙點和飽和程度來決定)。

Dr.左小課堂

常見的食用油加工可依植物油與動物油區分,動物油大多以水加熱後蒐集而成;植物油,則會照原料的含油量來決定採用的取油方式。

從成分來看,一般食用油中有99%是三酸甘油酯,其他微量成分包括碳氫化合物、遊離脂肪酸等,但不同的食用油,最主要的區別就是脂肪酸的組成。

脂肪酸又分為三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越高,表示這個油越安定;

不飽和脂肪酸越高,則表示這個油越不安定。

安定的油遇高溫後不易氧化,從而有害物產生概率越少,烹飪時相對越健康。

說到食用油,就不得不提反式脂肪,一般反式脂肪有兩種:

NO.1 人造反式脂肪:

臭名昭著,大量應用於市售的煎炸食品,如某些快餐、方便麵、微波爆米花、冷凍披薩、甜甜圈、植物奶油等。

這些都是由人工對植物油進行“氫化”,改變了其化學結構,使油變得更耐高溫,還能增加貨架期和產品穩定性,增加食品酥脆口感。但是它對人體有害無益,能導致血液膽固醇增高,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NO.2 天然反式脂肪:

奶製品、紅肉

對人體是否有害,目前還有足夠的證據,目前有少數研究表明天然反式脂肪並不會像人造反式脂肪一樣,導致心血管疾病和致癌。

2019年食用油排行報告!你家油上榜了沒?

以上數據來自《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其風險評估》

如何通過食物標籤來辨別人造反式脂肪?

通常食品標籤上列出以下成分即可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

代可可脂、植物黃油、人造黃油、氫化油、部分氫化油、固體菜油、雪白奶油、起酥油等。

數十年前,荷蘭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能使人體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危險。隨後的許多研究資料表明,過量攝入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等疾病的發病危險。

近年來的調查研究發現,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與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反式脂肪酸結合於腦脂質時,將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商家貌似因為明白反式脂肪酸並不健康且不受歡迎,所以在很多產品的配料當中,將它美其名為“高檔奶油”、“黃奶油”、“蛋糕油”、“酥油”、“麥淇淋”等,但無論再怎麼美化,其本質還是反式脂肪酸,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最後,建議大家不必花太多精力去擔心天然反式脂肪來源,多留意人造反式脂肪才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