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為何對入境人員實行“3+1”檢測

2020-04-29 10:30

譚湘竹

本報28日訊(記者譚湘竹)近期我省強化了對疫情的監測篩查工作,對入境人員一律實行“3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IgM和IgG)檢測”,為何要3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IgM和IgG)檢測?判定確診患者需要幾項指標?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孫巍為大家答疑解惑。

孫巍介紹,針對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新的重大變化,我省對入境人員一律實行“3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抗體(IgM和IgG)檢測”,目的就是做到凡進必檢、不漏一人、萬無一失,堅決守住國門線,發揮“防火牆”作用,加強航空口岸疫情輸入防範,降低陸路、水路口岸輸入風險。

判定確診患者需要幾項指標?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結果等做出綜合判斷。流行病學史是指發病前14天內有無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居住史或與發病前14天內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有無流行病學關聯等。臨床症狀指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CT檢查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徵;血常規檢查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等。實驗室檢測是指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者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或血清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判斷一個人是否確診病例,我省本著科學謹慎原則,結合流行病學史,根據病例病情進展、臨床症狀及核酸檢測結果等進行綜合判定。

為何要在3次核酸檢測的基礎上加1次血清抗體(IgM和IgG)檢測?孫巍說,病毒侵入人體後,人體會產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進行防禦,其中特異性抗體IgM最早產生並進行早期防禦,隨後產生IgG抗體。而血清學檢測便是通過檢測血液樣本中的特異性抗體IgM和IgG的存在及含量,來間接判斷體內有無病毒及病毒感染情況。抗原進入機體需經過一定的潛伏期才會產生IgM與IgG。在這一期間,血清無法檢出IgM與IgG,這時就體現了核酸檢測的優勢,能檢測處於窗口期的患者是否受到感染。與血清學檢測相比,核酸檢測能夠檢測到處於窗口期的患者,及早發現感染者;與核酸檢測相比,血清學檢測的血液標本更易獲取且標本質量有保證、操作簡單快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醫護人員在標本採集和檢測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更易於基層實驗室展開篩查工作等。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各有千秋,一個是用於疾病的鑑別診斷,確保“不錯”,一個是用於疾病的初篩,確保“不漏”,二者聯合進行檢測,綜合判讀,彌補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