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

引語: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再延續。父母全身心無條件的愛,讓每個人最幸福的回憶停留在襁褓中,而這段時光總是被我們遺忘。為人父母后,我們通過錯位才能感知。

透過小孩,我們重新活了一次。

慢慢地當孩子長大,我們開始放手,孩子組建新的家庭,順利從我們手上接過這一棒。然而,是什麼力量讓人類的繁衍生息成為“使命”?為什麼我們的父母能樂此不疲地交接自己手中的接力棒,而不是選擇掉鏈子?

帶著這些疑問,我一直想從一些根源性的東西探尋生命本質。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偶讀《進化心理學》,心中竊喜,在這本書裡我找到了想要答案。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一、透過《進化心理學》看兩性擇偶觀

進化心理學是一門融合了生物學和心理學的新科學。這門科學的演變起源於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從這個角度,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適應機制都圍繞兩個方面:生存和繁殖。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兩性不同的擇偶觀。

男性視角的擇偶觀:年輕漂亮,身材勻稱。

年輕代表繁殖能力強,未成年人都能意外懷孕生出寶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這一點。漂亮的標準傾向於面部對稱,也就是五官端正。漂亮代表後代擁有良好的基因。身材勻稱的標準是腰臀比0.7,這樣的比例對異性更有吸引力,繁殖機會更多。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在親代投資理論中,雌性對後代的投資遠遠高於雄性,因此雌性在選擇配偶時更加謹慎和挑剔。


女性視角的擇偶觀:資源,財富,年長,品質,相貌。


遠古時代的生活就是“男性狩獵,女性採集”。肉類是比較稀缺的資源。相比之下,男性擁有更多的資源。

為了後代的投資,女性會傾向於選擇資源富足,財富相當的男性。同時,比自己年長2-4歲的男性也是很好的選擇。他們更具有經濟實力且年齡上的差距所造成的代溝基本上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相貌依然是遵循了“好基因”的理論。只不過,男女雙方的擇偶觀有長期和短期之分。以上探討的都是長期擇偶觀。在女性的長期擇偶觀中,相比相貌,男性的品質更加重要,因為這是婚姻是否持久的一個重要指標。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產生了男女短期擇偶觀的適應機制。

這部分解釋了愛情不等同於婚姻,以及遊離在婚姻之外的現象。

在短期擇偶觀中,女性會為了短期利益,例如稀缺性資源,職場的晉升等遊離在婚姻之外。也會為了後代擁有好的基因選擇相貌不錯的男性,無論是愛情階段還是婚後階段。

在短期擇偶觀中,男性擺脫承諾的束縛,會放低要求,尋求更多異性的可接觸性。相比較而言,女性懷胎十月,且對小孩的照顧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女性對後代有更多的投資。並且女性不用懷疑自己作為母親的身份。

而自古以來,男性就有自身作為父親身份的不確定性,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資源浪費在別人的後代身上。

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的資源會傾向於接觸更多的異性。

所以,很多時候,小孩剛生下來,很多媽媽會無意識地說“孩子他爸,你看寶寶多像你,額頭,耳朵都很像”。其實,這種做法很好,可以讓丈夫對父親身份更加自信,雖然多數情況下這是事實。

透過心理學看男女不同的擇偶觀。明白了這些之後,面對現實,我們又將如何在婚姻中經營守護好我們的親密關係呢?

二、親密關係的經營之道:好好說話,不抱怨不嘮叨。


踏入婚姻殿堂的時候,每個女人都覺得自己彷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然而,結婚只是婚姻的開始,僅此而已,眼下還有生活。

即便是一個漂亮的女人,如果不懂得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不知道如何保持良好的溝通,當荷爾蒙的作用漸漸退卻,就是把一副好牌開始打爛的時候。


在親密關係中,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好好說話,有需求有要求大聲說出來。有意見說出來,說事情本身,但是不要指責,不要抱怨,也不要嘮叨。因為沒有人喜歡聽別人喋喋不休。

場景一:

妻子:你怎麼又在打遊戲了?天天打天天打有意思麼?你就這麼閒嗎?閒得慌就找點事幹啊?人家某某又幫家裡做家務,又會賺錢。你呢,家裡沒米了都不知道。什麼事情都是我在操心。真是氣死了。


場景二:老公,又在打遊戲啊。你最近好像很忙,忙著打遊戲,都沒有時間和我聊聊天,家裡沒米了也沒有發現。我希望你工作的時候想賺錢的事情,下班了能多騰出點時間和我說說話,偶爾幫我分擔些家務,讓我覺得這個家是我們兩個人的。你覺得呢?


以上兩個場景,你覺得哪個更有利於維護親密關係呢?顯然,答案是場景二。

《非暴力溝通》中的溝通三段論就是:講事實-說感受-表達需求。也許我們羞於直接表達感受,但是事實和需求是需要表達出來的。因為你不說,真的沒人知道。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抱怨呢?因為抱怨帶有強烈的消極情緒,而消極情緒就像流感,會傳人。所以,人人避之不及。

婚姻生活中日常的瑣碎最容易讓女人無意識地心生抱怨。所以,在親密關係中,當我們說話的時候,需要先過過腦,因為不抱怨確實反直覺。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三、親密關係的潤滑之道:保留儀式感,找回愛情的記憶。


儀式感是婚姻的潤滑劑,折射出愛情的回憶。我們喜歡用相機將美好的瞬間永存,然後細細回味。

還記得長大後的我們看到小時候照片時候的那種驚歎嗎?還記得多年後我們翻看高中同學錄的那份感動嗎?還記得步入中年的我們看到當年婚紗照的那種溫暖嗎?

婚姻更需要儀式感。本來婚後的生活就是如此瑣碎,更需要儀式感作為潤滑劑增加新鮮感延長保質期。

到現在為止,我還記得當初的三亞之旅。我和丈夫去了三亞的呀偌達熱帶雨林。樓頂涼亭的柱子上拴著長長的鐵鏈,鐵鏈上掛著成千上萬的同心鎖。其中,有一把刻了我和丈夫的名字。

當時的初衷只是為了趕個潮流留紀念一下。沒想到這把同心鎖住進了我的心裡。我還清晰地記得那個位置,對面是一座丘陵。我一直覺得,那裡埋藏了我們的愛情。

有時候當我感到迷茫的時候,當我感到憤怒的時候,想到那把同心鎖,心情頓時得到平靜。有生之年我想再去一次三亞的呀諾達尋找曾經的愛情,看看當年留下的那把同心鎖。一不留神,那裡成了不朽的回憶。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四、親密關係的防護之道:不可忽視的界限感和關鍵對話


電視裡非常熟悉的場景:

男人開車回到家,久久不上樓。一個人在車裡待了30分鐘,什麼也不幹。只是靜靜地發著呆,或者抽完煙吐著菸捲。


電視取材於生活。事實上,現實中的男人也是這樣,也需要獨立的空間,即便什麼都不做。職場到家庭的過渡,角色的轉換,他們需要時間緩衝。因為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裡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親密關係的防護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把握分寸,掌握界限感。

人是獨立有差異性的個體,決定了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界限感。為了更好的融入,我們需要做的是把握好分寸。夫妻之間的界限感表現在:給彼此多一點點自處的時間和空間,給彼此多一點維護自身圈子的自由

同樣,和周邊親近之人保持界限感,也是為婚姻築起的一道防護牆。首當其衝,這種界限感表現在性別意識。

場景:假如你是一位男性,散步的時候,左邊是妹妹,右邊是老婆。請問你走哪邊?牽誰的手?這裡的妹妹可以是親妹妹,表妹,或者要好的異性朋友。


毫無疑問,有分寸的人都是牽老婆的手,走右邊或者中間。唯獨不能走左邊,更不能走左邊牽妹妹的手。否則,後果很嚴重。

方鴻漸道“妹妹之於夫人,親疏不同。助教之於教授,尊卑不敵” 《圍城》


原生家庭或許會讓我們對家人的性別意識淡化,但是建立了新的家庭,這種性別意識需要引起重視。

閨蜜和我說,她丈夫家人的界限感就比較低。她小姑子00年,去年還和父母睡一起。有時候會爬到她丈夫床上躺著玩手機。她的丈夫比小姑子大8歲,似乎已經免疫,絲毫不覺得怪異。閨蜜說她想發火不知道怎麼發,心理鬱悶不舒服,想讓我支支招。


我和她說“每個人界限感的尺度不一樣,你可以和你的丈夫探討界限感這個話題,然後委婉說下你看到的現象,表達你的感受,說你覺得有點怪怪的。”

後來,閨蜜告訴我,他的丈夫開始保持界限感了。

2.偶爾需要關鍵對話。


婚姻裡不可能一直甜蜜蜜。

當你感到危機的時候,需要一場關鍵對話。

場景:對於異地的夫妻或者情侶,平時聯繫緊密。突然有段時間幾天不聯繫或者一個消息沒有回,就會莫名其妙地捲入冷戰。憑著女人的第六感,強烈感覺哪裡不對勁,但是又說不上來,只是無盡的猜測。


這個時候,你準備好了一場關鍵對話嗎?

關鍵對話的兩個核心:一是內容,二是氛圍。當感覺氛圍不對,過於嚴肅,需要及時調節氛圍,然後繼續說內容。因為氛圍不對的時候,偉大的思想頓時也是空洞的廢話。

內容有固定的句式,本質是:求同存異,解決問題的姿態。

比如,你可以說:親愛的,你最近工作忙嗎?找你談談心。和你談話的目的不是要抱怨你,而是主動解決一下我們之間的感情問題。沒辦法呀,你不主動聯繫我,那就只有我來主動聯繫你唄。最近發給你的消息你都沒有回我?工作很忙嗎?忙一點挺好的,說明業務繁忙。你每天都需要抽點時間維護我們之間的感情,如果還要花同樣的時間放在別人身上,你的工作肯定做不好的,畢竟人的精力有限。當然,我只是擔心你,打的比方不恰當不要介意,我希望你不被亂七八糟的事情所困擾,也希望能幫你分擔一些……


點破不完全說破,如果心存愛意,你的丈夫會“迷途知返”的。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五、親密關係的升級之道:人格獨立,同步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婚姻中,家庭不應該是我們的全部。我們的孩子終將長大,有自己的家庭。孩子的人格不斷獨立,我們更需要人格獨立。

我們的丈夫有他不同的角色,不應該是我們的“私有財產”。丈夫在工作的歷練中,技能不能精進,心智更加成熟。我們也需要持續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和丈夫同步成長。

曾經,我們勢均力敵。婚姻裡,我們漸漸被雞毛蒜皮所束縛。此刻,我們應該覺醒:哪怕兼顧家庭,我們的付出更多,我們也不放棄學習,不放棄遇見最好的自己。因為,今後我們還要勢均力敵。

《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觀有何不同?|探討幸福婚姻的奧秘


結語:對於人類生生不息繁衍生命的使命,我們似乎從《進化心理學》更能探尋到本質: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行為主要圍繞兩個方面:生存和繁殖。

透過《進化心理學》,兩性呈現不同的擇偶觀。男性傾向於年輕漂亮,身材勻稱的女性;而女性傾向於資源財富豐富,年長,有品質,相貌佳的男性。而兩性的短期擇偶觀部分解釋了遊離在婚姻之外的現象。

婚姻裡,兩性的親密關係需要經營,好好說話,說事實,表達需求,不指責不抱怨不嘮叨。

婚姻裡,需要儀式感為愛情保鮮,定格幸福的瞬間,找會愛情的回憶。

婚姻裡,我們需要給予對方獨立的空間,重塑界限感,築起親密關係的防護牆。偶爾,我們需要開場關鍵對話。

婚姻裡,就像升級打怪一樣,我們需要不斷精進自己,同步成長,一起遇見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是鏡花水月一剪梅,關注情感領域和邏輯思維領域,關注我,讓我們一起遇見溫暖而又理智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