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原創:牛媽彭小蹦

這兩天,一個“嬰兒趴睡窒息而死”的消息刷屏了。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因為媽媽迷信“自主入睡引導”,導致沒滿4個月的嬰兒,一直趴著哭了一個多小時,媽媽還在群裡問:“這樣沒事兒吧?”有群友回答:“不是大哭就沒事。”就這樣任由嬰兒撕心裂肺地大哭,就是不去安撫他,最後孩子被活活悶死了!看完我真是心痛無比,花了一整天時間,查詢了無數資料,整理出這篇關於嬰兒睡眠的科普文。希望能幫助更多新手媽媽,避免悲劇重演。

孩子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十年前,哭聲免疫法盛行,那會移動設備還不是很發達,我依然在各大母嬰論壇,看到各種各樣宣傳這個方法的文章,這讓剛成為新媽媽的我困惑不已。

但是憑著媽媽的本能,我認為那樣做不對,聽到一個只會哭啥也不會的嬰兒哭,我沒法做到不理會。馬伊琍是11年前當媽,也在微博上談到過,因為哭聲免疫法而深受其害,後悔不已。

▽摘自馬伊琍的微博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直到第二次當媽,接觸到西爾斯博士的親密育兒法,當時我的老二正好是個高需求寶寶,落地醒。這本書真的是徹底解脫了我和孩子,雖然體力上看起來付出更多,但我們感到很愉快。雖然也會遭到一些不理解的人的質疑,但關他們什麼事呢?憑母愛的直覺,這不會錯!

事實證明,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我,都受益巨大。

所以,當媽不但要學習科學,更要學會甄別“偽科學”,有時候,母親要相信自己的本能,那些讓自己感到不舒服、違反人性的方法,都要斟酌一二。據說新聞裡的母親為了學習這個訓練法,還交了六千元學費,真的替這個小生命感到惋惜。

新媽媽為何要進行獨立式睡眠訓練,不外乎兩個原因:

第一、毫無疑問,沒有白天黑夜地照顧新生兒,真的很辛苦,媽媽自己很可能體力不支,希望自己能睡得更好;

第二、擔心孩子不夠獨立,從小進行訓練。

持有第二個信念的父母,他們會認為,從小獨立訓練,長大就獨立,從小給孩子很多挫折,長大就會更加扛挫折,從小對孩子多一些懲罰,長大心理素質更好,從小把孩子管住,長大才能管得住……總之,都是想當然,這樣的父母實在太多。不過,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懂得,依戀關係是安全感的基礎,安全感是人一生的基礎,兒時親密,長大才能獨立。

今天重點說說第一點,嬰兒獨立自主式入睡,媽媽真的更加輕鬆嗎?孩子不哭,就是睡得好嗎?不需要任何的嬰兒睡眠訓練,那我們能做些什麼?

所謂深度、獨立的睡眠,增加了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


在1994年發表在美國兒科學學報的一個進化醫學實驗,表明,當孩子睡在旁邊(比如和成年人連著的嬰兒床上),照料者的睡眠和清醒的節奏,容易和孩子趨於一致。

什麼意思呢?當媽媽的都知道,只要我們不在深度睡眠,就會下意識去摸一下孩子,親一下孩子,檢查一下被子還正常嗎,甚至……還有呼吸嗎?(我相信,很多媽媽都做過這樣的事,用手指去探孩子的鼻息。)

那麼,當我們這一系列動作發生時,孩子也可能受到刺激,和我們一樣,進入到淺睡眠。這樣有什麼好處呢?試想一下,如果嬰兒在另一個房間進入到淺睡眠,就會感受到媽媽不在身邊而大哭,這個時候媽媽可能正好在深睡眠,就會被突如其來的哭聲驚醒,睡眠質量,反而受到了影響。當媽媽跑去另外一個房間,那就徹底清醒了,整體的睡眠反而更少了。這一點,我太有感觸了。Mini小時候,只要手一揮能揮到我,就放心了,繼續睡!我也會在她翻身時趕緊輕輕拍拍她,或者讓她吃幾口母乳,很快就會立即入睡,我也能立即入睡。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在另一項關於“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腦幹中的神經化學異常”的研究報告中,研究者認為,嬰兒的喚醒系統出現問題,可能是猝死綜合症的一個病因。研究發現,當孩子在夜裡單獨睡眠,可能會睡得過於深度而更加不安全。

而且在另一個房間睡,夜間哺乳就會減少,夜奶對新生兒也是極其重要的,起碼有三分之一的營養,需要在夜奶中攝取。從母乳供應的角度,孩子攝入少,母乳的供應就會更少,這樣又造成母乳不足,增加了母乳餵養難度。

嬰兒可能“解鎖”獨立睡眠嗎?


答案是肯定的,否則6000塊怎麼收得到呢?但是……

一項獨立研究測量了嬰兒頭一個月中皮質醇的含量,這是一種應激激素,當人處於壓力狀態下,需要這個東西來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做出有效反應。

啥是皮質醇呢?網上是這樣解釋的:

若沒有皮質醇,當獅子從灌木叢中向我們襲來時,我們就只能嚇得屁滾尿流、目瞪口呆動彈不得。然而藉由積極的皮質醇代謝,身體能夠啟動起來逃走或者搏鬥。

這項研究發現,單獨睡眠的嬰兒,在5周內對皮質醇的反應增加。換句話說,他們在白天,應付能力比較差,會更不好帶!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除了新生兒,還有一項研究,涉及4-10個月大的嬰兒,他們接受了5天的睡眠訓練計劃。該研究測量了母親和嬰兒的皮質醇水平變化,結果發現,頭兩天,母親可能和孩子是同步的變化,因為都受到了明顯的壓力。但是幾天後,嬰兒就不哭了,母親以為“解鎖”了,不被打擾的母親自然容易進入到深度睡眠,可是孩子的壓力卻仍然在繼續,只是不被人發現了。

這樣的成果,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嗎?


“不哭”其實是絕望,是自救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不哭就是安全感好,其實不然。會撒嬌的孩子,是因為他感受到有人愛,否則呢?撒嬌給誰看?有人愛的孩子,才會感到安全。

人類是群居動物,是必須依靠成年人的愛,才能長大的!所以,嬰兒自帶兩種自我保護程序。

第一個程序,是呼救模式,也就是哭。

當他們感到需要幫助時就會哭,而促使照顧他的成年人行動。如果哭沒有用,他們就會啟動第二個程序,那就是自救模式,也可以稱為”省電“模式。停止哭泣,節省體力的消耗,爭取生存下來。他們會盡可能地交替使用呼救模式和自救模式。如果說求救是抗議,那麼自救就是絕望。當一個孩子不哭了,就是絕望了。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至今,沒有睡眠訓練的研究表明,不哭的嬰兒是否已經擺脫了被忽視的壓力,但是有研究已經表明,哭泣會導致嬰兒的生理狀況發生消極變化,從血壓到呼吸,都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在過去的推送中,無數次談到,發展心理學中提到的,對嬰兒予以及時、持續、一致的回應,可以停止生理上有害的哭泣行為,對孩子的安全感培養十分重要。

同一間房,不同床,是最佳的護理方式

美國兒科學會(AAP)對嬰兒睡眠安全的相關建議:建議嬰兒最好在第一年,至少在頭六個月內,和父母同房間不同床睡。有證據表明,這樣的護理方式,可將嬰兒夜間SIDS的風險降低多達50%。

AAP不推薦使用家庭呼吸和心率監測儀,以及嬰兒睡眠監測儀和監視器,這些東西均未顯示出可以減少SIDS風險的增加。

AAP建議,同房間不同床的原則,嬰兒床放在母親方便照料的位置,如果父母不得已和孩子同床入睡,要確保以下幾點:

  • 不吸菸的母親
  • 一位清醒的母親(不服用會影響我們通常有清醒或睡著覺的藥物或酒精飲料)
  • 晝夜自由護理
  • 一個健康的嬰兒
  • 嬰兒不哺乳時背對背
  • 嬰兒不會被捂到,手腳不被束縛、纏繞,可以自由活動
  • 安全的床

什麼是安全的床?

  • 足夠堅硬,嬰兒可以抬起頭,不能滑入母親太軟的床墊
  • 沒有鋒利的邊緣,沒有可能纏結的繩索或細繩
  • 沒有空隙可以困住嬰兒
  • 嬰兒不要太靠近床邊
  • 沒有重物蓋在嬰兒頭上,也沒有柔軟的枕頭可能會塞入嬰兒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遇到一個睡渣寶寶,可以做什麼呢?

什麼是睡神呢?一項研究發現,新生兒睡眠時間為9到19個小時不等,都是正常的!所以,你家是睡神還是睡渣呢?

那什麼是睡渣呢?首先檢查一下你是不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總體而言,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對他們進行任何睡眠訓練:

1、在1到4個月之間,嬰兒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睡眠節律,逐漸拉長一次睡眠的時間,到3個月時,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嬰兒開始鞏固自己的睡眠,但仍有一半會出現倒退現象,然後又繼續鞏固,時而又倒退,很正常。

2、直到一週歲,一半嬰兒在大多數夜晚,都需要媽媽安撫一次以上。

3、很多媽媽的奢望就是睡整覺,但是大多數研究人員將整覺,定義為從午夜到凌晨5點。估計,那些喊著孩子從來沒睡過整覺的媽媽,一半可以歇歇了。


睡渣寶媽試試以下方法,或許有一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1、如果你遇到了睡渣寶寶,他就是沒那麼多覺睡,通過訓練是不太現實的,如果你自己晚上睡不好,儘量考慮用白天的時間,例如午睡來補充;

2、學會躺喂孩子,堅持純母乳餵養,你就知道晚上哄睡有多好了。但記住要在床上學習,不要在沙發上,因為如果在沙發上你和孩子睡著了,可能會增加窒息風險;

3、如果你是職場媽媽,不要輕易斷夜奶,因為這是保持奶量、重建親子連接的重要一環。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4、儘量保持睡前處於放鬆狀態,對高需求寶寶,可以考慮背巾,天氣好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散個步,說真的,我很懷念這段時光,揹著Mini一家人去散步。再不行,開車出去兜風,很多孩子吃這一套!

5、 不必絕對安靜,有些孩子更喜歡日常的喧囂和談話,甚至喜歡吸塵器的噪音分貝。

6、睡前要多抱嬰兒。有研究證明,向後傾斜,使寶寶的前部靠在胸前,可釋放雙方的鎮靜激素。

7、放心奶睡吧,不會寵壞孩子,這是嬰兒的權力,是媽媽的哄睡利器,吃飽了入睡,也能拉長間隔時間。

8、孩子睜開眼睛後,抱至少20分鐘,能增強你們之間的連接,孩子會睡得更放心;


訓練自主入睡,3月齡娃被悶死,真的需要睡眠訓練嗎?

9、給半歲以內的孩子進行撫觸,有助於孩子入眠。

10、固定一套睡眠程序,例如刷牙(洗牙齦)、洗澡、撫觸、閱讀、搖籃曲、熄燈、睡覺。

11、入睡時,固定一個音樂,最好是胎教音樂。


其實,我們和孩子這麼親密的時光又有多少呢?

三年後,你的孩子就會入園,然後你需要面對除屎尿屁外的更多養育責任,你需要面對孩子的性格培養、社交引導,還要考慮上什麼培訓班。然後你的孩子要進入到小學,你要開始面對輔導作業的雞飛狗跳。比起嬰兒時期,餵飽了就睡,你就會發現,這個時候有這個時候的幸福。

依戀關係良好,安全感良好,這兩個因素在之後漫長人生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起到積極的效果。讓孩子獨立自主入睡,看似省事,其實給養育帶來無限麻煩,孩子看似獨立,其實只不過是絕望了。

本文參考資料:

Moon, Rachel Y., and Task Force on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ibid.

Wiessinger, Diane, Diana West, and Teresa Pitman. Sweet sleep, op. cit.

McKenna, James J., and Sarah S. Mosko. “Sleep and arousal, synchrony and independence, among mothers and infants sleeping apart and together (same bed): an experiment in evolutionary medicine.” Acta Paediatrica 83 (1994): 94-102.

Machaalani, Rita, and Karen A. Waters. “Neurochemical abnormalities in the brainstem of 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Pa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s 15, no. 4 (2014): 293-300.

McKenna, James J., Helen L. Ball, and Lee T. Gettler. “Mother–infant cosleeping, breastfeeding and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what biological anthropology has discovered about normal infant sleep and pediatric sleep medicin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134, no. S45 (2007): 133-161.

Gettler, Lee T., and James J. McKenna.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mother–infant sleep proximity and breastfeeding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44, no. 3 (2011): 454-462.

Waynforth, Davi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fant cosleeping, nursing, and childcare on cortisol and SIgA immunity in a sample of British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49, no. 6 (2007): 640-648. Tollenaar, M. S., Roseriet Beijers, Jarno Jansen, J. M. A. Riksen-Walraven, and Carolina de Weerth. “Solitary sleeping in young infants is associated with heightened cortisol reactivity to a bathing session but not to a vaccination.”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7, no. 2 (2012): 167-177.

McKenna J, Thomas EB, Anders TF, Sadeh A, Scehchtman VL, Glotzbach SF. Infant -parent co-sleeping i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infant sleep development and the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leep 1993;16:263e82.

Quillin, Stephanie IM, and L. Lee Glenn. “Interaction between feeding method and co‐sleeping on maternal‐newborn sleep.”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 33, no. 5 (2004): 580-588.

Tollenaar, M. S., Roseriet Beijers, Jarno Jansen, J. M. A. Riksen-Walraven, and Carolina de Weerth. “Solitary sleeping in young infants is associated with heightened cortisol reactivity to a bathing session but not to a vaccination.”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7, no. 2 (2012): 167-177.

Middlemiss, Wendy, Douglas A. Granger, Wendy A. Goldberg, and Laura Nathans. “Asynchrony of mother–infant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activity following extinction of infant crying responses induc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sleep.” Early human development 88, no. 4 (2012): 227-232.

Bergman, Nils, in Genna, Catherine Watson. Supporting sucking skills in breastfeeding infant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6.
Jenni, Oskar G., and Mary A. Carskadon. “Normal human sleep at different ages: Infants to adolescents.” SRS basics of sleep guide (2005): 11-19.

Coons, Susan, and Christian Guilleminault. “Development of sleep-wake patterns and 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stages during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life in normal infants.” Pediatrics 69, no. 6 (1982): 793-798.

Moore, Terence, and L. E. Ucko. “Night waking in early infancy: Part I.”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 32, no. 164 (1957): 333.

McKenna, James J., and Sarah S. Mosko, op. cit.

Moore, Terence, and L. E. Ucko, op. cit.

Goodlin-Jones, Beth L., Melissa M. Burnham, Erika E. Gaylor, and Thomas F. Anders. “Night waking, sleep-wake organization, and self-soothing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JDBP 22, no. 4 (2001): 226.

Adams, S. M., D. R. Jones, A. Esmail, and E. A. Mitchell. “What affects the age of first sleeping through the night?”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40, no. 3 (2004): 96-101.

Uvnäs Moberg, K., and Danielle K. Prime. “Oxytocin effects in mothers and infants during breastfeeding.” Infant 9, no. 6 (2013): 201-206.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理事、阿德勒心理指導師,出版育兒漫畫集《成長不慌張》,關注我,一起讓育兒更從容,讓媽媽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