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导语

我国虽然自秦代起一直到1912年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才结束了长达两千年多年的封建历程,但是这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并不代表了政治制度、文学艺术、思想发展、经济走向等也是具有全面的封建特色,可以说在那某一个时期,封建社会之中依旧蕴含着与封建社会相不匹配的经济文化等。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宋元明清时期,在经济思想之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宋朝其由于在陆上面临四面环绕的少数民族,连年战争,导致彼此之间商业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宋朝不得不转而开辟海上贸易,进而促进了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南宋疆域

而当时由于宋朝面临了大量的战争赔款,所以在面对商手工业的时候,并没有像之前王朝那样竭力打压,重农抑商,所以在宋代诞生了大量的商人以及因此而崛起的商业城市例如扬州等地。因此这一时期市民阶层迅速崛起,转而则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发展,开始逐渐下移,同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封建思想之中走了出来。经济文化的变化逐渐影响人们的审美状态,审美对象也逐渐下移,呈现出一种世俗审美的全新观念,而且也由之前的对伦理道德的关注继而转到了对与个体自由的审美态度上。开始大胆的表述属于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初步具备了近代审美观念。

世俗审美心态的勃兴

在宋代,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文学艺术等的中心已经不再围绕于上层的知识份。对于文学越来越具有商品的倾向的时候,尤其是小说等文学体裁,显然上层仅有的知识分成的难以满足他们。,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素养上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小说的创造者也发现了市民阶层的巨大消费能力,这种变化使得世俗文学开始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审美情趣开始下移,呈现出一种围绕市民阶层的世俗审美心态。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宋代的商业城市

首先宋代美学追求一直呈现出一种平淡的意味,非常重视日常的生活趣味,不会刻意的去追求所谓的华美。崇尚从平淡之中有所顿悟,这种平淡境界充斥于各类审美对象文章的平易,诗歌的淡雅,书画之中的淡泊、悠远等。欧阳修主张诗文"古淡而有真味",崇尚平淡;苏轼认为文章的最高境界乃是平淡。这种平淡不是盲目的平白叙述,而是在平淡之中使人可以找寻到言外之意,获得更深层的理解,获得全新的审美理念。例如朱熹的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平淡无奇,毫无修饰,但是在其中我们不仅仅能够体会到对人生的感悟还有宇宙中的思考。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沧浪诗话》

而且宋代的审美形态还受到了佛家禅意的影响,尤其是"以禅喻诗"。严羽的《沧浪诗话》便是以禅宗哲学为基础,向我们展现了诗歌的审美特征,认为诗歌审美就如同佛家在理解佛经之时的妙悟,是以一种以自我精神感悟得来的结果。这种妙悟,是基于诗歌的无限蕴含性,一首诗歌我们可以在其中领悟到天地草木之变化多端,也可以预见宇宙万物之广阔,而这种感受皆不是诗中直面所言,而是我们自我感悟所得。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禅宗之辩

为何在这一时期禅宗对审美形态的影响更多呢乃至直接掩盖了之前道教对审美形态的影响。其实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更加注重本身,或者说更加关注自我的利益。道家的思想存在一种虚无飘渺的理念,要求超脱自我,追求天道。但是禅宗却更加关注人的内心的修炼,希望获得内心世界的解脱,而且在禅宗的思想理念之中,不论世间万物如何的壮丽雄伟,婀娜多姿,只有真正的进入了人的本心,才具有了真正的美的意义。

浪漫色彩的新思潮

明代可以说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思想最为多样性的时期,而且已经初步具备近代思想的雏形。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开始具备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所以在思想上也开始出现近代思想的影子。另一方面是继宋代朱熹为主的理学之后又在明代兴起了王阳明的心学,以及一大批离经叛道的文人例如李贽等人。虽然总体上没有脱离儒家学说的影响但是子啊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那种沉重的思想氛围。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王阳明

所以在明朝时期的思想领域和文艺领域都兴起了一股具有浪漫色彩的新思潮,突破了原有的封建道德伦理的束缚,更多的是开始关心自我情感的抒发、自我的感受。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审美观念也开始具有这种浪漫主义的色彩,更加注重个性解放在其中的意义。在宋明之前的审美,我们会发现其审美的出发点主要集中与集体观念上,也就是从对集体具有约束力的道德礼制为审美标志。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牡丹亭

但是到了明代,这种审美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多的时候不再可以从道德礼制的层面来出发,而是从个性解放出发形成了新的审美观,将个人情感寄托于文艺创作那只审美对象的直接层面。不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日常生活在,都直接了当的将自己丰富多样的情感寄托、展露出来,这种情感显露是真实的直接的不加雕琢的,更加具有独创性,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充满了相似。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李贽的《焚书》

例如李贽所提出的童心说,这里的童心当然不是儿童之时的所思所想,李贽认为优秀的文章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其中作者的真实情感的流露,礼制主张一切诗歌文章都应该真实的表现人的自然性情。而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甚至将情看作与生死一般,认为因为情可以生者死、死者生,而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便集中展现了他的学说,使得世人对于情的审美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向我们反映了一个现实就是古典审美的审美对象逐渐下移有高高在上的天回到了人本身,看到了人自我的价值。

实学为根基审美形态

到了清代,我们发现之前那种高度自由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观念随着统治阶级的变更荡然无存,而这种变化既有着经济上的变化变动也有着文化上的重塑。首先在经济清朝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使得商品经济受到了限制继而也影响相应思想的发展,其次是清代统治者严酷的思想统治,大兴文字狱对读书人大加迫害,使得众多文人士子避世不出,所言皆离开朝政。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书法赏析

虽然清朝的审美思想更加注重实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受到了明代那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对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清代的审美思想依旧是以情为主,不论是文章诗歌还是书画都在尊崇着情感的约束。黄宗羲、李渔、叶燮等人都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了感情的因素,以及情感的重要性:"诗以道性情"、"王道本乎性情"。在他们看来情是艺术的本源、是艺术的最终走向,情也是我们审美时的主要对象。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郑板桥的竹子

之所以有了这样的审美理念其实还是受到了明代时期重视自我重视情感的影响,哪怕清代施行严格的思想管控,依旧不能阻挡思想的传播。王夫之在他的审美理念之中,甚至提出看情乃是我们自我生命的本体以及根基,情始终都是伴随着我们本身的,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歌的内容就是我们情感的表露。而且王夫之还将情和景放在了一起,认为情与景二者之间不可分割,不可相离。情景交融成为了诗歌创作的重要方式,一首好的诗歌必然是情景皆为佳,相辅相成的。

个性解放之下所带来的全新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审美

王夫之

可以说虽然在清朝时期思想得到了压制,但是物极必反,在这样高压的思想政治之下必然会催发出全新的思想浪潮,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美学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古典美学自先秦时期起步发展以来,便一直处于横向与纵向的双线发展,审美观念更加的精致、更加的深刻。而且逐渐由天转移到了集体的伦理道德审美之后又回到人的自我的审美观念,对于心性的重视,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会发现其最终依旧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人的肯定依旧发现实则是对人融入于天地的肯定。

总结

就从整个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的转变来看,在唐宋时期尤其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审美主要对象是生活,而逐渐到了明清时期,审美对象变为了人的自我的心性。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古典审美观念有了更大范围以及更深层次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文人审美理念,尤其是伦理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挖掘了新兴的世俗文化发展之下所带来的审美变化。这种全新的审美观念具有更加瑰丽而且浪漫的特点,更加关注人的自我,对人的心性有了新的发现。

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世俗文学的兴起,使得人们的审美对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审美体验使得人们开始逐渐唤起自己内心的时间,这种情感的迸发,让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感,开始不再被原有的伦理道德所束缚。

参考资料

李渔的《闲情偶寄》

黄宗羲《马雪航诗序》

严羽《沧浪诗话》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