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读一世界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命题,出自于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诚明》:

“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


显而易见,这里的“天人合一”,相通于周敦颐《通书·志学》所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都致力于阐述心性儒学视阈下的圣贤人格养成模式。

此处所谓“天”,含有“天理”、“天道”之意蕴。惟其如此,“天人合一”在这里就意味着人类良知发现过程中精神澄明境界的生成原理。


换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

遵循自然天性的发生原理和发展规律来实现人为修养的人格理想。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与人为的高度契合关系,尽管属于人类精神现象,但同时又在主观世界内部分解出另一种意义上的主客观关系,也因为如此,由宋代心性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命题,看似毫不涉及人与自然的主客观关系,实际上却隐含着与此相通的思想原理。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中华文明史上的“宋型文化”时代,是一个哲学与科学同步发达的时代,理学家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文学家苏轼所强调的“技道两进”,显然有着某种相通的性质。


比如沈括的《梦溪笔谈》,在阐明“阳燧照物皆倒”这一科学现象时,同时就引申到“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的心性哲学论题。


总之,正因为“天人合一”的完整命题是由宋人提出来的,而宋人的学术风格和思想精神,分明具有哲学与科学彼此相通的特性,所以,“天人合一”完全可以在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和阐发。


站在这样一种“天人合一”说的思想高度上,回望诸子百家的“天人之学”,透过各执一端的话语交织网络,人们自会发现,从《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之言云: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到《荀子·天论》指出: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语而隐含“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


实际上可以分解为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同样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精神。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今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精神时,千万不能脱离其社会与自然交融一体的大历史语境,尤其要注意一个涵涉多元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情怀和社会理想。


略尽


最简单的天人合一,例如:天气预报腿,夏天中暑,冬天生冻疮等。深入一些的,例如:过敏性~~,季节性癣,老话说,吃麦不吃秋,吃秋不吃麦等。再深入些,有些特殊病症随节气波动,十五天周期,或者六十天即甲子周期等。天人合一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某些人追求的正向,有利方向的天人合一,理论上也是可以有的,九死一生罢了。不值得刻意追求。道者,无为而无不为。道者,途也,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道也不同。佛家讲因果。西语有云:~~关上门,会打开一扇窗。天人合一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人不在。知识者,天文地理术学医药。天文居首位,演天以立人。天有不测风云,可地理以凭借,解人之旦夕祸福。天地,人之根本也,万物之根本也。人之所以为万物之主,因,术也。人掌乾坤之术远大于多于其它万物,故而人为主,术学之功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则阴阳行,万物消涨循环,人不得独善其身,故而医药助力人之生也。然,道者,广途也,其广不知界,故人之行者,前后左右皆可为前,庸碌之人喜左右之行,虽非正道,也在途中,且坦途也。故而左道之行者巨。前行者,需克艰,非坦途,认可者细。左道之极,克壁者,锵。逆道退着,掩。故而,天人合一者,即合道者之能。然,合道者,须有克艰之才,方能得天人合一。欲天人合一之利,先练合道之才。合道先须知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天文地理术学医药习之


紫气东来诗情画意


天有形,人亦有形,有形的天与人怎么能合二为一呢?水与水能合,因为它们是同类,水与油则不能,所以,欲体验天人合一,必需找到天与人能合的共同之处。

天有正气,人有义气,正义之气本是一气,所以,天之正与人之义能合一,正义凛然。天公正无私,人若是自私,则天人不能合一,人若与天合一,必当除其私,大其公,人能忘我才能与天合一,否则,公与私难以合一。

天大气磅礴,人若是小气,则难以合一,所以,人需要养正养大,成为君子大丈夫,才能与天合一。天有好生之德,养育万物,所以,人若是杀生缺乏仁爱之心,则难以与天合一,人能像天一样爱护万物,则天人能合一。

一言以蔽之,天人合一不是靠打坐冥想所能实现的,而是凭其品德品质才能达到的。惟有人法天修身成人,才能达到天人合一。除此之外,皆是歪门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