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託德·雷斯利的研究,就是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的調查。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這個研究耗時2年半,跟蹤了42個家庭,記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對話。最後得到結論是

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四歲時,與出生在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到3000萬個英語單詞。

由此,“3000萬字的差距”成為貧富兒童之間一個差距的縮影。於是為了填補這個所謂的差距,家長開始給孩子開啟的漫漫的早教路。

但是,麻省理工最近的研究發現這個差距後面的秘密: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詞彙量,而是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方式,直白地說就是聊天。

交談具有強大驅動力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一了個項目。他們以波士頓地區30多名4~6歲的孩子作為研究對象,在孩子聽故事的時候掃描他們的大腦活動,且回顧孩子與家長在家中聊天的錄音。然後發現,孩子與家長溝通的頻率越高,大腦中語言相關的區域活動性越強。這跟孩子的家庭背景、家長的學歷沒有關係。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中說:父母和孩子談話可以影響孩子大腦的生物成長,這非常神奇!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研究人員指出,聊天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所以,當我們的家長想讓孩子成績更優秀,或者是彌補“3000萬字的差距”的時候,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孩子多交流,因為聊天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影響更大。對大腦來說,互動最重要!

那麼,什麼樣的聊天才是有效的呢?

首先每一步,注意孩子的舉動;其次是與孩子充分交流

第三步,輪流談話。這是麵包括傾聽,等待,而不總是直接給交流的答案。

舉個例子,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休息日有些孩子玩到很晚卻不肯做作業,對家長不止一次的催促很反感。這是我們注意到孩子的舉動。然後可以用共情的方法與其溝通:“我知道催你寫作業,你很煩。”或者“我知道你還想玩。”這樣,懂事的孩子會感到愧疚。等孩子情緒平息後,可以再說:“可是我擔心再晚沒時間做作業,作業寫不完啊。“類似這些話。這此可以等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長,雙方互相溝通後,問題迎刃而解!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最好的教育,都是在生活的點滴裡。聆聽、交流是每個家庭都消費得起的教育!請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3-6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給孩子一個好的“指導老師”無疑是事半功倍。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兒童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這套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分別講述了: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有很大的幫助。

父母可以把它當做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和孩子聊故事裡發生的故事,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母嬰好物推薦#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小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家長們不妨讓孩子探索繪本里的奇妙世界,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學會分享,做個有禮貌的“小大人”。

習慣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卻對孩子的成長是受益匪淺的!

麻省理工調查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辦法,並非是靠“閱讀”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