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1955年2月8日,經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由國家主席毛澤東批准公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簡稱《軍官服役條例》),標誌著經過5年時間醞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橫空出世。

早在戰爭時期,我軍就曾3次醞釀籌劃軍銜制度,均因客觀因素終止,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又被提上日程。而這一等,又是近5年時間。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1955年授銜儀式現場

1955年9月27日,中央軍委專門發出電報文稿,並通過國務院舉行的將官授銜典禮大會,公佈授予粟裕等1,038 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以將官軍銜的命令。

其中包括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元帥和將軍命令的公佈,標誌著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的內容已完全落到實處。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此次軍官軍銜評定的主要從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五個方面進行,耗時之長,牽涉面之廣,也是歷史僅有。

我軍主導,蘇聯顧問參與協作制定軍銜方案

早在1950年9月4日,中央軍委就設立了與三總部職能平行的總幹部管理部,統一領導全軍的幹部管理工作,由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兼任部長,賴傳珠、徐立清任副部長。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徐立清

該部下設3個局和5個處,其中就有管理全軍軍銜和獎勵工作的專門機構軍階獎勵處。這標誌著我軍正式開始研究、籌劃軍銜制的問題。

9月13日,朱德總司令在總幹部管理部成立的祝賀大會上提出:"部隊三等九級的等級制度必須建立","應儘量爭取明年在服裝上便能把階級表明出來","階級在指揮作戰時是很重要的,尤其在聯合作戰時便更重要了。"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朱老總和彭老總在授銜儀式上

在那個時候,中蘇關係還沒那麼緊張,鑑於蘇聯軍事政治在世界的領先地位,毛主席特意強調:"一定要將蘇聯的一切先進經驗學到手,建設我軍成為世界上第二支最優良的革命軍隊。"

在這一學習浪潮下,軍銜制度的設計研究,也參照蘇聯當時現有的軍銜制度,甚至在之後的一定時期裡,我方人員還特意和蘇聯顧問一起商討擬定中方軍銜制度方案。

當然,與蘇方顧問一起商討,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在於,蘇方顧問對他們的軍銜制度很瞭解,我方人員可以快速全面地瞭解蘇聯軍銜制定的相關情況。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授銜儀式現場

壞處在於,一旦我方出現讓蘇聯感到不舒服的設置時,他們就會嚴加阻撓。比如說,當時我方總幹部部認為,應該在少將與上校之間,設立一個"准將",避免較弱的軍長和副師長都合併為少將一級,在這一級內存在的懸殊比較大。

但是蘇方為了讓我軍軍銜與其對等,特別是不能超過他們,堅決不設立"准將"軍銜。為此,莫斯科還特意發來電報,表明態度。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授銜儀式現場

經過中央謹慎研究決定,最終取消了"准將"這一級的設置。但是在之後的方案修改中,總幹部部以第一個軍銜方案為基礎,參考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的軍銜制度,並結合我軍的具體情況,最終在少將與上校之間增設了一個"大校"軍銜,以替代過去中方曾想設置的 "准將"軍銜。

這一軍銜的設定,讓蘇聯顧問再沒話說,基本上滿足了幾方面的需要,同時,軍銜設置裡面也就多了"大將"、"大校"、"大尉"。隨後,我方人員對方案又經過多次優化,慢慢形成了1955年授銜時的樣子。

軍銜制度方案制定,有外軍軍事顧問參與,結合我軍實際情況,堅持原則,是我軍軍銜制度設定的一個特色之一。

理智勝過感情,合理設置女軍官數量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授銜儀式上唯一的女將軍李貞

在部隊中,有男兵,也有女兵。在女軍官的授銜問題上,蘇聯顧問提出:"婦女幹部不宜大量留在軍隊工作,留軍隊工作者應與男子同樣要求,並能隨時奉令調動,否則不授予軍銜。"

我方一些制定政策的同志也強調:"婦女同志由於生理、生育等方面的原因,難以適應正規化現代化軍隊的嚴格要求。"

在授銜前,大批長期以來一直在軍隊工作的女同志,被轉業到地方工作,或到地方院校學習,有的則直接復員處理,這讓她們中的許多人想不通。因為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這些女軍人同男軍人一起趴冰臥雪,並肩戰鬥,絲毫不比男同志差。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授銜儀式現場

但感情代替不了理智,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保證我軍能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中,更加規範,更加合理。根據統計,1955年授銜時全軍女軍人僅有近1萬人,授銜的只有4665人,到1965年撤銷軍銜制時,累計授予、晉升校級軍銜的也就數百人。這裡面,有不少女校官都是開國將帥的革命伴侶。

如譚政大將的夫人王長德、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授予了大校,許世友上將的夫人田普、徐海東大將的夫人周東屏等授予了上校,等等。授予校官的女軍官,一方面參加革命時間早、功績大,另一方面都與開國將帥們結成了革命伴侶。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譚政和王長德夫婦

博採眾長,與其他國家有同有異,旗幟鮮明

另一個特色就是我軍博採眾長,取精華去糟粕,制定符合我軍的軍銜制度。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制,在縱向上既與中國近代歷史上實行的幾次軍銜制不同,在橫向上也與世界軍銜制中的"西方型"、"東方型"等幾種類型有所區別,可謂獨樹一幟。比如說: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王長德

與舊中國的幾種軍銜類型相比,多設"元帥"這一等這一級,在將、校、尉官中多設"大將"、"大校"、"大尉"這一級,雖然在理論上少設"准尉"這一等這一級,但在實際中卻把"准尉"當作臨時軍銜來應用,兵則少設一級。

與世界其他幾種軍銜類型相比,儘管主要參照東方的蘇聯軍銜制,但元帥比他們少設"軍兵種主帥",校官比他們多設"大校"一級。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與朝鮮的軍銜制很相似,但元帥也少設"次帥"這一級,軍士少設"特務大士"這一級,兵則少設兩級。

與"西方型"的美國軍銜制相比,多設"大元帥"這一級,"元帥"與"五星上將"相當,但叫法不同,在將、校、尉官中多設"大將"、"大校"、"大尉"這一級,少設"准將"這一級,雖然在理論上少設"准尉"這一等這一級,但在實際中卻有"准尉",兵則少設一級。

1萬女軍人開國授銜不足半數,女校官少之又少,不少丈夫是將帥!

總之,中國軍銜獨樹一幟,既結合中國軍隊實際情況,達到了軍銜制度應該有的作用,又合理地設置軍銜銜接,充分彰顯中國特色。

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橫空出世,標誌著中國邁入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行列,從此軍隊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一步步發展壯大,躋身世界軍事強國。

文/TLS


分享到:


相關文章: